天天看点

杜牧感旧伤怀的《张好好诗》,竟被改写成诗酒风流的《扬州梦》1 杜牧《张好好诗》2 乔吉《扬州梦》结语

杜牧感旧伤怀的《张好好诗》,竟被改写成诗酒风流的《扬州梦》1 杜牧《张好好诗》2 乔吉《扬州梦》结语

杜牧《张好好诗》手迹

唐代有一位名叫张好好的歌伎,因容貌出众,歌喉动人,受江西观察使沈传师赏爱,后被沈传师的弟弟沈述师纳为小妾。杜牧因在沈传师手下为幕僚,对当时的情境十分熟悉,后来杜牧被朝廷任命为监察御史,在东都洛阳任职,与张好好偶然相遇,发现张好好已沦落在一酒肆当垆卖酒。杜牧无限感慨,写下一首五言古诗,表现张好好起伏升沉的一生,诗名就叫《张好好诗》。

<h1 class="pgc-h-arrow-right">1 杜牧《张好好诗》</h1>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此诗开篇称“张好好”为“君”,显示了杜牧对张好好的尊重。从杜牧的诗中可以看出,张好好为江西人(汉代设豫章郡,隋代改为洪州,后豫章为南昌的别称),十三岁的时候,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美貌过人。“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说的是,张好好袅袅婷婷,就像一株翠绿鲜亮的凤尾竹,她姣好的面容,如一朵摇曳清波的红莲,含苞欲放。

杜牧感旧伤怀的《张好好诗》,竟被改写成诗酒风流的《扬州梦》1 杜牧《张好好诗》2 乔吉《扬州梦》结语

这样一个雏凤一样的美女,还被上天赐予一副好歌喉。她在一碧如染的赣江之畔、高耸入云的滕王阁中的一次试唱,惊艳了众人,也得到了杜牧的上司,当时任江西观察使的沈传师的赏爱。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主公,即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当时诗人正充当他的幕僚。“来踟蹰”,化用《陌上桑》“使君从东来,五马立踟蹰”之意,描写沈传师在座中初睹张好好风姿的惊讶失态的情景。

张好好的歌喉实在是美妙,“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当她像贞元间名妓关盼盼那样乍一摔袖,席间便顿时响彻雏凤般清润圆美的歌声。这歌声嘹亮清丽,竟使伴奏的乐师都感觉力不从心,以至于琴弦快要迸散关钮、芦管即将为之破裂,歌声穿透高阁,直上云衢。

杜牧感旧伤怀的《张好好诗》,竟被改写成诗酒风流的《扬州梦》1 杜牧《张好好诗》2 乔吉《扬州梦》结语

南昌东湖

观察使大人对张好好非常青睐,“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赏赐给她的都是精美稀见的珍宝,并把她编入乐籍,成了一位为官家卖唱的歌伎。从那以后,经常伴着沈传师在彩霞满天的秋日,登上“龙沙”山(南昌城北)观浪,或是在明月初上的夜晚,游宴“东湖”。不知不觉中,这位少女已长成风姿殊绝的美人:“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当沈传师调任宣歙观察使时,自然没忘记把张好好也带过去。于是每遇霜秋、暖春,宣城的谢朓楼,或城东的句溪,就有了张好好那清亮歌韵的飞扬。

诗之前二节极力描述沈传师对张好好的赏爱,可惜这种樽前的欢娱,对于一位歌伎来说,终竟只是昙花一现,并不能长久。杜牧之所以极力铺陈张好好美好欢乐的往昔,正是为了在后文造成巨大的逆转,以反衬女主人公令人惊心的悲惨结局。

张好好命运的转折,在于她被沈传师的弟弟,曾任“集仙殿”校理的沈述师娶为小妾,这对身为歌伎的张好好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件值得期盼的事情,况且沈述师在聘娶她的时候,出手相当阔绰,杜牧在诗序里说,“聘以双鬟”,双鬟即千金之意,诗中以“碧瑶佩”、“紫云车”等夸张之语,将这出“纳妾”喜剧着力渲染了一番。

做了别人的小妾,张好好自然不能在公开场合露面,也不能再与往日熟识的杜牧等人交往。“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二句,叙女主人公为妾景象,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孤清幽寂之感,它似乎表明,女主人公身为侍妾,生活过得其实并不如意。

说实在话,做大户人家的小妾,虽然是大多数歌伎期盼的归宿,但能被丈夫呵护赏爱、在家里不被其他人歧视和欺凌的概率小得可怜。

张好好的命运即是如此,嫁给沈述师做小妾没几年,她和杜牧在洛阳不期而遇:“洛城重相见,绰绰为当垆”。当年风姿绰约的张好好,才不过几年,竟已沦为卖酒东城的“当垆”之女,这令诗人十分震惊。

到底发生了什么,诗中没有交代,总之是张好好的命运再次发生了重大转折。

也许嫁人后的遭遇十分痛楚,令张好好即便面对杜牧这样的故人,也不愿启齿诉说;也许是杜牧实在不愿在诗里展示张好好的不幸;或者是杜牧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考虑,觉得没有必要具体展示张好好的苦难和不幸。

杜牧仅仅写张好好对他的问询:“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问诗人到底因为什么事,年纪轻轻须发就白了;问当年那些老熟人现在怎么样了?问诗人是否还像当年一样放荡不羁?

从诗的最后几句可以看出,张好好对着杜牧这位故人“恸哭”了一场,杜牧也为张好好的不幸遭际洒下了许多眼泪。

这首诗正以如此动人的描述,再现了张好好升浮沉沦的悲剧生涯,抒发了诗人对这类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苦难女子的深切同情。

《张好好诗》是我们了解杜牧和歌伎张好好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后来流传有关于杜牧和张好好的许多传说,比如说杜牧在沈传师手下为幕僚的时候和张好好相好;张好好在万般无奈嫁给沈述师做小妾的时候给杜牧写了一首很深情的诗;说杜牧在临死的时候,把自己写的许多诗文烧掉,唯独留下了《张好好诗》;说杜牧死后,张好好到杜牧坟上痛苦并死在杜牧坟前。

查了唐人孟棨的《本事诗》、范摅《云溪友议》和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及《新唐书》《旧唐书》中杜牧的传记资料,到目前为止,本人还是不知道这些传说的根据是什么,私以为很多人是在以讹传讹,把杜牧当成风流才子本身就是一种误解,由此幻想杜牧和张好好的风流韵事更是一种娱乐心态。

杜牧感旧伤怀的《张好好诗》,竟被改写成诗酒风流的《扬州梦》1 杜牧《张好好诗》2 乔吉《扬州梦》结语

乔吉像:360百科

<h1 class="pgc-h-arrow-right">2 乔吉《扬州梦》</h1>

乔吉(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元后期著名杂剧作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传世的剧作有《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玉箫女两世姻缘》,全为婚恋剧。

《金钱记》写诗人韩翊与柳眉儿恋爱婚姻故事,以私情始,奉旨完姻终。《两世姻缘》的故事,本于唐末范摅《云溪友议》,是写妓女(小说中为婢女)玉箫与韦皋的爱情,两世才得结为夫妇。

《扬州梦》全名为《杜牧之诗酒扬州梦》,以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命意,又采用了杜牧《张好好诗》的部分细节,虚构了杜牧与妓女张好好的恋爱故事。

《扬州梦》写杜牧与张好好初相遇于张太守家,当时张好好年方十三岁,善能歌舞。杜牧见其相貌姣好,赠她"瑞文锦一段,犀牛梳一副,诗一首" 。诗云:“汝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娇媚鹧鸪儿,妖娆鸾凤雏。舞态出花坞,歌声上云衢 " 。三年后,杜牧到扬州出公差,与张好好相遇于牛僧孺家,此时张好好被牛僧孺收为义女,杜牧再次赠给张好好一首诗:"仙人飞下紫云车,月阙才离蟾影孤。却向尊前擎玉盏,风流美貌世间无。"

牛僧孺察觉杜牧情思,此后杜牧访谒数次,再也不放张好好出来相见。后几经周折,杜牧与张好好"花月洞房春"。

对照杜牧的仕宦履历和《张好好诗》,发现剧作有许多令人发笑之处。

比如牛僧孺为晚唐“牛李党争”中“牛党”的领袖人物,牛僧孺任淮南节度使的时候,杜牧曾在他手下任职,乔吉的《扬州梦》竟然设置牛僧孺为牛太守,杜牧为翰林侍读,杜牧到扬州是出公差。

张好好和扬州没有一点关系,从杜牧《张好好诗》可以看出,张好好原为江西人,受江西观察使沈传师的赏爱,入了乐籍,后被沈传师带到安徽宣城,后做了沈传师弟弟沈述师的小妾。乔吉的《扬州梦》竟然说张好好有夫人命,杜牧最后娶了张好好做夫人。

杜牧感旧伤怀的《张好好诗》,竟被改写成诗酒风流的《扬州梦》1 杜牧《张好好诗》2 乔吉《扬州梦》结语

杜牧为人不拘小节,在扬州时经常出入青楼,和歌伎交往,曾写下《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后来在洛阳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写下《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其所遣之怀主要是说自己仕途落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也就是说,杜牧是把和歌伎的交往作为自己排遣政治失意的方式,并不认为和歌伎交往是一种“依红偎翠”的风流。

而乔吉的《扬州梦》却把杜牧当作风流才子去写,写他在扬州见到张好好后,便想和她“人约黄昏后”,做梦梦见张好好和四位名叫玉梅、翠竹、夭桃、媚柳的女子为他陪酒歌舞,杜牧自己说“我正是风流到老也风流”。

<h1 class="pgc-h-arrow-right">结语</h1>

元代文人在仕途上更加艰难,很多人把和青楼女子的交往看成是一种人生的风流,所以他们也经常写风尘女子和读书士子的爱情故事,乔吉的《扬州梦》便是这种心态的产物。

唐代的文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政教伦理思想非常突出的,比如杜甫、韩愈等,他们绝不会和歌伎发生关联;一种是才子词人型的,比如白居易、元稹、杜牧、温庭筠等,这些人不拘小节,会和歌伎发生关联,有时候也会付出一份感情,但最多不过是风月场上的一种排遣,要是让他们和歌伎谈婚论嫁,是不可能的事。

杜牧除了写《张好好诗》,还写过《杜秋娘诗》,写得是中晚唐时期另一位歌伎出身的女子的人生起伏。

所以有人说,张好好是杜牧一生牵挂的女人,私以为有点牵强。

由于歌伎身份的特殊性,他们的人生更容易跌宕起伏,多情善感的文人会对她们的命运遭际洒一鞠清泪,仅此而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