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典籍探源之禹、汤篇

蒋志格

典籍探源之禹、汤篇

视频加载中...

一、夏后氏有《夏书》、《政典》、《夏易》、《洛书》、《小正》、《大》、《山海经》诸书。

1、按《尚书·禹贡·蔡传》:夏禹有天下之号也,书凡四篇,《禹贡》作于虞时,而系之《夏书》者,禹之王。以是功也,引征政典。

注:夏后为政之典籍,若周官六卿之政治典也。

五子之歌,有典有则。

注:典,谓经籍。

《洪范》:天锡禹洪范九畴。

注: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之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正义》《汉书》谓:为九章。刘歆以为,禹治洪水,锡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

2、按《周礼·春官》:太上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

(订义)郑锷曰:连山以艮为首,夏人之易,其卦艮上、艮下,故曰连山,言如山之相连也。

3、按《礼记·礼运》: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时焉。

注:郑元曰:得夏四时之书,其存者有小正。

4、按《史记·夏本纪》: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

5、按《汉书·艺文志》:大三十七篇。(见杂家)

注:《传》言:禹之所作,其文似后世语。师古曰:,古禹字。

《山海经》十三篇。〈见形法〉

6、按《帝王世纪》:禹观于河,始受图。

7、按《论衡》: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闻见作《山海经》。

二、殷有《商书》、《商颂》、《商易》诸书。

1、按《书经·汤誓·蔡传》:契始封商,以为有天下之号,书凡十七篇。

2、按《诗经·商颂·朱子集传》:契为舜司徒,而封于商,传十四世而有天下,其后武王封微子启于宋,其后政衰。商之礼乐曰以放,失七世。至戴公时,大夫正考甫得商颂十二篇于周太师,归以祀其先王。至孔子编诗,而又亡其七篇,然其存者,亦多阙文疑义。

3、按《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二曰《归藏》。

《订义》郑锷曰:归藏以坤为首,商人之易,其卦坤上、坤下,故曰归藏。言如地道之,包含万物,所归而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