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格

視訊加載中...
一、夏後氏有《夏書》、《政典》、《夏易》、《洛書》、《小正》、《大》、《山海經》諸書。
1、按《尚書·禹貢·蔡傳》:夏禹有天下之号也,書凡四篇,《禹貢》作于虞時,而系之《夏書》者,禹之王。以是功也,引征政典。
注:夏後為政之典籍,若周官六卿之政治典也。
五子之歌,有典有則。
注:典,謂經籍。
《洪範》:天錫禹洪範九疇。
注:天與禹、洛出書,神龜負之而出,列于背有數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正義》《漢書》謂:為九章。劉歆以為,禹治洪水,錫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
2、按《周禮·春官》:太上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
(訂義)鄭锷曰:連山以艮為首,夏人之易,其卦艮上、艮下,故曰連山,言如山之相連也。
3、按《禮記·禮運》: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
注:鄭元曰:得夏四時之書,其存者有小正。
4、按《史記·夏本紀》: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雲。
5、按《漢書·藝文志》:大三十七篇。(見雜家)
注:《傳》言:禹之所作,其文似後世語。師古曰:,古禹字。
《山海經》十三篇。〈見形法〉
6、按《帝王世紀》:禹觀于河,始受圖。
7、按《論衡》:禹主治水,益主記異物,海外山表,無遠不至,以所聞見作《山海經》。
殷
二、殷有《商書》、《商頌》、《商易》諸書。
1、按《書經·湯誓·蔡傳》:契始封商,以為有天下之号,書凡十七篇。
2、按《詩經·商頌·朱子集傳》:契為舜司徒,而封于商,傳十四世而有天下,其後武王封微子啟于宋,其後政衰。商之禮樂曰以放,失七世。至戴公時,大夫正考甫得商頌十二篇于周太師,歸以祀其先王。至孔子編詩,而又亡其七篇,然其存者,亦多阙文疑義。
3、按《周禮》:太蔔掌三易之法,二曰《歸藏》。
《訂義》鄭锷曰:歸藏以坤為首,商人之易,其卦坤上、坤下,故曰歸藏。言如道地之,包含萬物,所歸而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