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7年,一個外國人冒着生命危險,義無反顧的救下了25萬中國人約翰·拉貝救助25萬難民《拉貝日記》晚年生活後人求助

約翰·拉貝,他是德國商人,也是德國納粹黨員,不過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納粹黨員,也正是他納粹黨員的外衣,才讓他能夠順利救下20多萬難民。

1937年,一個外國人冒着生命危險,義無反顧的救下了25萬中國人約翰·拉貝救助25萬難民《拉貝日記》晚年生活後人求助

約翰•拉貝

<h1 class="pgc-h-arrow-right">約翰·拉貝</h1>

1882年11月23日,約翰•拉貝出生于德國漢堡。

一戰結束後中德回恢複貿易,1908年8月18日,拉貝來到中國北京從事貿易工作。

1911年拉貝進駐德國西門子公司,北京分部工作。

1931年11月,約翰·拉貝任德國納粹黨南京分部副部長,開始書寫《拉貝日記》,(當時納粹黨在德國是以緻力于幫助窮人,和勞工革命的黨派,還有當時拉貝要辦學校,為了孩子們不得不加入納粹黨)。

1934年,約翰·拉貝主動在南京他的住處附近建造了一所德國學校。

1937年11月,侵華日軍開始襲擊南京時,拉貝把自己工作的地方改成避難所,開始救助南京的貧苦群眾。

1938年2月,因救助難民,中國國民政府授予拉貝三色彩玉勳章。

1938年4月迫于壓力回國,回國後因釋出南京大屠殺報告,被德國政府逮撲并關押,(德國和日本當時是盟約國,在德國是不能出現批判日本人行為的。)

1945年二戰結束,拉貝因納粹黨的身份先後被蘇聯和英國逮撲。1946年6月,在證明沒有犯錯之後被同盟國去納粹化和釋放。

1950年1月5日,因中風去世。

1937年,一個外國人冒着生命危險,義無反顧的救下了25萬中國人約翰·拉貝救助25萬難民《拉貝日記》晚年生活後人求助

約翰•拉貝和建立安全區的朋友

<h1 class="pgc-h-arrow-right">救助25萬難民</h1>

1937年日軍進攻南京前夕,拉貝就和他的十幾個外國朋友,建立起來專門收留南京難民的南京安全區,拉貝擔任安全區主席。丁永慶、宗有琴、李世珍,當年都在這裡得到過拉貝的保護。

建立安全區初期,拉貝就以德國納粹黨員的身份和日軍多次交涉,希望日軍不要轟炸貧民區,不要亂殺無辜(因日軍進攻南京前夕,國民政府就已決定遷都重慶了,是以南京城留下的都是些窮苦百姓和少量維持秩序的警察部隊。當然拉貝也接到了撤離中國的通知,但是他不願意看到,他喜歡的國家人民受到傷害,是以決定留下幫助這些窮苦百姓,拒絕了離開)。經過多次交涉後,日軍顧忌他納粹黨的身份當時表面也同意了。

12月31日,日軍進攻了南京,進行的是無差别攻擊,根本沒有履行承諾。攻下南京後,日軍對南京進行了血腥屠戮。拉貝不忍看到無辜的百姓被殺害,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險,從日軍槍口下救人,也許是他的納粹黨袖标起到了作用,每次也都能順利救下要被殺害的人。

至于躲進他安全區的百姓開始還算安全,但是後來日軍以裡邊有軍人為理由,多次進入安全區抓人處死。拉貝雖然想救但是沒有辦法,如果強行阻止的話,他自己也可能沒命,日軍隻是不想和納粹黨起沖突,并不是怕他拉貝。雖然沒能救下這些人,但是他的安全區,依然給20多萬人提供了庇護,使這25萬人能夠活命。

1937年,一個外國人冒着生命危險,義無反顧的救下了25萬中國人約翰·拉貝救助25萬難民《拉貝日記》晚年生活後人求助

約翰•拉貝一家

<h1 class="pgc-h-arrow-right">《拉貝日記》</h1>

《拉貝日記》共有20本,其中10本是關于“南京大屠殺”的。是他在1937年(丁醜年)9月19日至1938年2月26日撰寫的日記,2460頁,名為《敵機飛臨南京》“戰時日記”,記錄了他親身經曆的這一段曆史。

1996年12月,《拉貝日記》由拉貝的外孫女萊茵· 哈特夫人奉獻給世人。對于這些揭露日軍南京大屠殺罪行的重要證據,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的7位德文教師進行了整理翻譯,于1997年《拉貝日記》中文版在南京得以公開出版,著名史學家胡繩撰寫了序言,(無論是德文版還是英文版、日文版,都是日記原文的部分節選,章節選擇略有不同,而中文版出版的則是日記全本。)

拉貝本人所著的《拉貝日記》被公認為是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數量最多、儲存得最為完整的史料,也是揭露日本暴行的有力證據。

1937年,一個外國人冒着生命危險,義無反顧的救下了25萬中國人約翰·拉貝救助25萬難民《拉貝日記》晚年生活後人求助

在日軍轟炸下帶着鋼盔的拉貝

<h1 class="pgc-h-arrow-right">晚年生活</h1>

1946年拉貝被釋放後,回到家後,因他的納粹身份,處處被打壓。過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每天隻能啃菜葉,勉強生存。

當這些事傳回國内後,南京人民和政府沒有忘記他,分分為他捐款捐物。最後通過郵寄和瑞士銀行送到了拉貝手中。收到來自中國的捐贈後,拉貝很是感動,沒想到南京人民還記得他這這個外國人。此後南京政府每個月都會郵寄物資給他,一直堅持很多年,這就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這是救命之恩。

雖說溫飽問題解決了,但納粹的身份讓他也隻能是艱難度日。1950年1月5日在家中去世。

1997年,應中國駐德國大使館請求,拉貝墓碑被南京政府接會南京儲存。拉貝的墓碑,至今仍儲存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儲存。

1937年,一個外國人冒着生命危險,義無反顧的救下了25萬中國人約翰·拉貝救助25萬難民《拉貝日記》晚年生活後人求助

中國捐助拉貝後人物資

<h1 class="pgc-h-arrow-right">後人求助</h1>

2020年,德國疫情爆發肆虐,國内缺少有效藥品。這個時候拉貝的家人,托馬斯·拉貝(拉貝孫子)及其家人不幸被感染新冠。在沒有藥物治療的情況下,無奈向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求助。當國内知道消息後,浙江某制藥公司無常捐獻藥品,南京政府和人民也是積極捐獻,各種醫療和防護物資。因疫情原因交通不便,南京政府果斷專機送達。不為别的,隻為不能讓幫助過我們人傷心,我們是一個知道感恩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