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的,纪念离世之人的重要日子。在清明节,不少人会回乡扫墓祭拜,也有一些人会借此时节,去烈士陵园或者纪念馆缅怀英烈,来告慰无数英魂的在天之灵,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
然而,并非所有在清明节的祭祀都是那么的合适,有些纪念行为引起很多争议。就比如在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竟然盛行起了纪念张灵甫之风,对此粟裕之子选择写信怒斥。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孟良崮战役</h1>
孟良崮战役发生在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由毛主席做出重要指示,陈毅和粟裕将军共同指挥,作战地点在山东省临沂市孟良崮。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有“五大主力之首”之称的整编国民党第74师,是华东战场的转折点。
1947年,国民党对解放区放弃之前全面进攻的战略,改为重点进攻,收缩战线,对陕北和山东开始集中火力进攻。国民党在山东战场投放了24个整编师,在徐州设司令部,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统一指挥。
1947年5月11日,陈毅,粟裕得知第7军、第48师从河阳出发,向沂水进,整编第74师向坦埠进发。其中74师中的第51旅、第57旅、第58旅,都拥有全套美械装备,并且这几支队伍都受过美军的训练,有“五大主力之首”的称号。
陈毅,粟裕经过商议,决定采用“猛虎掏心”的方案。采用这个作战方案也是经过多重考量的。
一方面,第74师的师长张灵甫是个居功自傲的人,跋扈,自恃战功赫赫,和别的部队矛盾颇深,积怨已久,如果第74师被围困,周围部队大概率不会出手帮助74师脱困;
另一方面,沂水地区大部分是岩石山区,地形崎岖复杂,非常适合军队集结隐蔽,并且,华东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就在第74师的正面,不再需要重新调动大批部队,附近有比第74师多4倍数量的华东野战军,出其不意围歼第74师不在话下。
陈毅在此战役中,斩钉截铁地说“要有从百万军中取对方将领首级的气概”。粟裕将军下发命令,要求各部队集中火力歼灭第74师,宁愿放走第25师,也不能让第74师溜走一个。
强大的对手会激发更强大的潜力,成就更强大的胜利者,华东野战军和第74师是宿敌,是死敌,此前已经和第74师有过两次激烈的对决,俗话说“再一再二不再三”,第三次碰面,也确实该到了双方军队有个胜负的时刻了。
经过2天的围困,3天的激战,于16日,华东野战军终于攻上第74师顽强抵抗驻守的大崮顶,成功击毙张灵甫。17日,毛主席发来贺电。至此,国民党再也没有第二支部队能抵抗解放军部队了。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对打破了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的计划,扭转了战局,对陕西和其他战场的战争起了很大的帮助,极大的鼓舞了士气。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国民党将领——张灵甫</h1>
说起第74师军,不得不提起第74师的师长——张灵甫。张灵甫是黄埔军校第4期的毕业生,有着根正苗红的出身。要知道,蒋介石素来偏爱黄埔军校的学生,特别是第一期和第四期。第一次张灵甫进入蒋介石的视线中,却是因为一件不那么光彩的事情。
1936年,在一次打仗途中,张灵甫回家后,竟然选择亲手枪杀了妻子吴海兰。后来,本应被判处死刑的张灵甫,由于当时身患重病,逃过一劫。
刚好当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缺乏军事人才,王耀武便向蒋介石推荐张灵甫,经过蒋介石同意,张灵甫被释放,戴罪立功。
在抗战中,张灵甫身经百战,战功赫赫,一路晋升成为74师的师长。丰厚的战功,快速的晋升,装备齐全的部队也让张灵甫逐渐自大自负起来。
自诩兵强马壮装备好的张灵甫,在解放战争中,为了抢夺头功,孤军进攻,深入我军。陈毅司令当机立断,围攻张灵甫,全歼第74军,击毙张灵甫。
张灵甫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清明祭祀活动</h1>
虽说孟良崮战役取得了巨大胜利,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为了这场仗胜利,解放军在这场战斗中牺牲2000余人,伤员9300多人。如今,每逢清明节,孟良崮战役纪念地都会有大批群众自发组织纪念慰问活动。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建立,本意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牢记今日生活之不易。纪念馆的后面,是参与此次战争的烈士的墓地,墓地正中间安放着粟裕将军的骨灰。烈士墓的后面,建着一座烈士英名塔,上面刻着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战士的名字。
粟裕
这样庄严肃穆之地,数千位烈士长眠于此,本应被人严肃对待,然而却被一些不良商家用着纪念张灵甫的噱头,来吸引游客参观,这是对革命烈士的不尊重。
已经过世六十多年的张灵甫突然走红,也是近十年的事情。究其原因,归根到底一个字——钱。
近十几年,中国的影视行业可谓是发展迅速,大量电影、电视剧出现在,市场上。
有一些抗战片为了追求收视率和收益,藐视历史,对历史进行胡编乱造,给很多不明情况的人民群众造成了误解。在一些电视剧中,把张灵甫刻画成了一个有情有义,智谋双全的人,再加上,演张灵甫的男演员都比较帅气,甚至如今的张灵甫在观众心中是个“男神”。
这些影视作品美化了张灵甫,夸大了张灵甫在战争中的作用,张灵甫在抗战中并不能对战争局势起太大的影响作用。
张灵甫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并不高,一些影视作品中,编剧把属于张灵甫的上司——王耀武的功绩,安放在张灵甫身上,给观众以很大的误导,认为张灵甫是个抗日名将。
王耀武
观众在看影视作品时,也过于信服,把影视剧当成历史来看,没有自己的思考,跟着营销号的思路走。
除了影视作品的影响,还有对孟良崮战役的发生地的争夺。
蒙阴县,是几十年来国民党和共产党双方共同确认的孟良崮战役的战场,而沂南县作为后起之秀的“孟良崮”来势汹汹,为了孟良崮这个旅游资源,抓住张灵甫这个卖点,两地闹的很不愉快。
两地的干部对于张灵甫的定位发生了偏移,对张灵甫进行大篇幅宣传,起了一个很不好的引导带头作用。
这件事,明面上是为了发展旅游业,实际上远不止于此。除了门票,拉动当地旅游业收入,还有大量的国家补贴和资金扶持。在两地争夺战的推动下,张灵甫的知名度也逐渐响了起来。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4">粟裕之子痛斥——新时代,更要守好舆论阵地</h1>
粟裕是孟良崮战役的指挥官,而粟裕之子粟戎生自己也亲身经历战争,知道战争的残酷。粟戎生参加过抗美援越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亲身体验过和平年代战火的考验和洗礼,也亲眼见过自己亲密无间的战友倒在自己眼前,更深知和平的来之不易。
粟戎生中将听说了两地为了旅游资源,为了门票收入,吸引游客前来,拿张灵甫作为卖点,十分生气愤怒。
粟戎生中将曾表示,张灵甫葬在孟良崮,家人前来祭拜,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中公开纪念张灵甫,这对不起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将士们,我们打张灵甫,打第74师是绝对没错的。
我们可以认为张灵甫是个有军事才能的将领而对他表示钦佩,也可以对张灵甫将军有一些纪念活动,但绝不应该是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如果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纪念张灵甫,那就否定了我们华东野战军打张灵甫。
试想,若是没有当时的解放战争,我们大概率也不会有现如今的幸福生活。若是没有那些革命英烈的流血牺牲,也不会有我们的和平年代。
在新冠疫情来袭的日子,如果不是我党的果断决策,我们的生活还是一片混乱之中。对比某岛如今的混乱局面,再回顾100年我党的奋斗历程,更应该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粟戎生中将在之后的一些重要场合,也发表过一些演讲,做出了重要指示:战斗还在继续,不能麻痹大意,我们要提高警惕,要守住战斗阵地。
在后来,粟戎生中将给山东省委书记和山东军区司令政委写信,要求彻底查清这些问题,并予以纠正。通过调查,景区做了整改,也处分了一批人。
粟戎生
粟戎生中将说,建设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初心就是要宣传这次战役,要教育我们的年轻人,我们要守住战地,扩大战果,意识形态的斗争不能停。
青年人的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有属于自己的分辨能力。如今的自媒体发达,每天有海量信息轰炸而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要被营销号文章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