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位,是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李靖既不属于李唐元老旧臣,也没有参加玄武门事变。甚至曾经和李唐王朝有仇,他能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八位,完全是靠自身“逆天”的军事才能获得的。他和英国公李勣是那个时代少有的能够入选武庙的大军事家。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李靖一生征战沙场,从烟雨江南到茫茫大漠,都流传着大唐“军神”不败的传说。

唐高祖李渊曾评价李靖“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把李靖的军事才能排在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之上。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对李靖评价如此之高的李渊,却不止一次想要杀掉李靖。也是靠着自己的军事才华,躲过了杀机。

<h1 class="pgc-h-arrow-right">戴罪立功,一统江南</h1>

李靖,字药师,陕西三原人。祖父李崇义,父亲李诠,都是隋朝官员。出身官宦,长大以后,初仕隋为长安县功曹,后历驾部员外郎。虽然当得都是小官,但已经名声在外。隋朝左仆射杨素,刑部尚书牛弘都对李靖大加赞赏。

李靖不同于贞观朝其他将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领,如果说尉迟恭,秦琼等人是猛将,是先锋。那么李靖就是儒将,是元帅之才。他自少年时便跟随舅父,隋朝名将韩擒虎学习兵法,修文习武,是个文武全才。他常常感叹,大丈夫当生逢明主,以功取富贵。

靖姿貌瑰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旧唐书·李靖李勣列传》

一个人就算是有天大的本领,没有施展的机会,一身的本身也会被埋没。所幸的是,他等到了,然而伴随他的还有杀身之祸。

大业十三年,李渊任太原留守,奉命抵御突厥。此时天下已经大乱,瓦岗李密,河北窦建德,洛阳王世充等人,纷纷起事。看着这大乱的情形,李渊不禁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趁着自己“表哥”隋炀帝杨广,巡幸扬州。他也开始谋划怎么在这乱世分得一杯羹。(他也倒是真对得起他表哥杨广)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然而李渊的一举一动,都被心思机敏的李靖所觉察。此时的李靖正在李渊的手下做马邑郡丞。但李靖吃的是大隋的粮,拿的大隋的俸禄,李渊虽是李靖的上司,可本着忠于大隋的原则,李靖决定告发李渊这个“反骨仔”。

从山西太原到扬州,路程遥远。为了尽快报告隋炀帝杨广,这位日后的李大将军,把自己打扮成囚犯,坐着囚车出发。到达长安以后,因为道路阻塞,无奈只能停在长安。

大业末,累除马邑郡丞。会高祖击突厥于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旧唐书李靖李勣列传》

李渊太原起兵,攻克长安,就把企图告密的李靖抓了起来。李靖出身陇西李氏丹杨房,李渊同样也自称出身陇西李氏。可李渊可不打算放过同族的李靖。正是李靖差点坏了李渊的大事,没说的,那就把李靖干掉。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李渊太原起兵示意图

想想自己还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李靖在刑场大呼"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李渊听李靖这番话倒是很雄壮,再加上李世民知道李靖的名声,多次求情,李靖免于一死。被李世民招入幕府。武德三年,跟随李世民讨伐王世充。

江南萧铣割据荆州,庐江王李瑗讨伐不利,多次兵败,李渊派李靖讨伐,李靖与李瑗设伏,打败贼兵。行军至硖州,被萧铣所阻,久不能进。李渊对李靖畏敌不前,大为愤怒,他觉得李靖言过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军事能力。密令硖州刺史许绍杀掉李靖,许绍爱惜李靖的才华,为李靖求情,李靖才又保住了一条命。

靖与瑗设谋击之,多所克获。既至硖州,阻萧铣,久不得进。高祖怒其迟留,阴敕硖州都督许绍斩之。绍惜其才,为之请命,于是获免。——《旧唐书李靖李勣列传》

此时恰逢李孝恭兵败于冉肇之手,李靖率精兵八百,袭击敌军。后又设伏,阵斩冉肇,俘虏五千余人。捷报传到长安,李渊这时才开始信任李靖。借坡下驴,下诏慰劳李靖,并且对群臣说:“朕闻使功不如使过,李靖果展其效。”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唐平萧铣之战

李渊对于李靖始终是不信任的,无时无刻不想着杀掉李靖。之所以不杀李靖,是因为在打天下,需要人才。李靖也知道,只有展示自己的价值,才会取得信任。

武德四年,李靖上书李渊献平铣十策。李渊大喜,命李孝恭为统帅,李靖为行军总管,兼任行军长史。虽然是李孝恭的副手,但具体平定萧铣,是李靖指挥。同年八月,于夔州出兵,萧铣以为此时江水泛滥,猜测李靖必定不会于此时进军。唐军诸将也认为,此时不宜出兵。而然李靖反其道而行之,兵贵神速,于是渡江至夷陵。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今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孝恭从之,进兵至夷陵。

萧铣大将文士弘领精兵数万,屯兵清江。李孝恭不听李靖劝阻,贸然出兵,为文士弘所败。文士弘所部大胜之后,忙于掠夺财务,乱作一团。李靖抓住机会,反败为胜,大破文士弘。敌军溺死被斩首者数万人。之后,李靖领先锋五千人,再破杨君茂、郑文秀,俘甲卒四千余人,兵围萧铣。次日,萧铣投降。

李靖以功拜以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招抚岭南,授岭南道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武德六年,辅公佑于丹阳起兵,李靖再次作为李孝恭的副手,讨伐辅公佑。辅公佑大将冯惠亮屯兵三万于当涂,陈正通、徐绍宗屯兵二万青林山,封锁长江,唐军被阻。李靖与李孝恭商议,出其不意,先打掉冯惠亮,然后亲率精兵奇袭丹阳。唐军击破冯惠亮以后,李靖领轻骑突然到达丹阳城下,辅公佑逃至吴郡被擒,江南彻底平定。

李渊这个时候,才说出了:"李靖是萧铣、辅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假如李靖没有百战百胜的本领,按照李渊小心眼的本姓,早就不知道被干掉多少次了。李渊的胸怀真的要跟他儿子学学,我从来都不相信李渊的宽宏大量,他只是在利用李靖而已。李靖真正发挥军事才能,是在贞观时期。

<h1 class="pgc-h-arrow-right">北定突厥</h1>

唐朝刚刚建立之时,百废待兴。突厥几次扣关,都是采取被动防御的措施。直到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三年以后,才慢慢改变这一军事态势。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唐灭东突厥

贞观三年,以兵部尚书任代州行军总管,领精锐三千骑兵,出马邑,直逼恶阳岭。这是一次军事试探。突厥不明唐军底细,见到唐军,大为恐惧。李靖趁机离间匈奴。突厥可汗亲信康苏密投降。

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李靖雪夜克定襄

贞观四年正月,李靖再次领兵三千,冒着风雪,进军定襄,趁夜色攻入定襄,俘虏隋齐王暕之子杨正道及萧皇后,颉利败逃碛口。在白道又与李勣遭遇,唐军奋力冲杀,把突厥军打得溃不成军。颉利一败再败,损失惨重,遂退守铁山,收集残兵败将,只剩下几万人马。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颉利

颉利派遣执失思力入朝请罪,请求归顺唐朝。顺便探听唐朝虚实,想要退到漠北,养精蓄锐,卷土重来。唐太宗李世民再次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前往迎接颉利。同年二月,又派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去抚慰颉利。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大唐疆域图

颉利是没有重来的机会了。李世民派遣使者只是想暂时稳住颉利,他是想最终全部消灭突厥力量。从碛口赶来回合的李勣也和李靖商议说:“颉利虽然败了,可主力并没有被全部消灭,假如让他退到漠北,得到九姓铁勒的庇护,恢复实力路途遥远,以后想要消灭他,就更难了,不如趁此时唐俭招抚颉利,颉利没有戒备,我们跟随使者身后袭击颉利。”李靖大喜,这可太好了。(哈哈,果然够阴)李靖又对张公瑾说:“挑选精骑一万,携带二十天的口粮,奇袭阴山。”张公瑾对李靖说道:“现在唐俭在颉利那里,陛下已经同意请降,这样不太好吧”。李靖说:“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比起消灭颉利,死了一个唐俭又算的了什么。”随后出兵阴山。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阴山

其年二月,太宗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慰谕,靖揣知其意,谓将军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宽。遂选精骑一万,赍二十日粮,引兵自白道袭之。"公谨曰:"诏许其降,行人在彼,未宜讨击。"靖曰:"此兵机也,时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等辈,何足可惜。"督军疾进,师至阴山——《旧唐书李靖李勣列传》

此时的颉利正在被唐俭忽悠,放松了警惕。李靖兵至阴山遇突厥斥候,全部擒获。李靖麾下先锋苏定方领两百余骑,趁大雾急行军。直到牙帐七里处,颉利才发现唐军神兵天降。慌忙骑马逃走,突厥军四散而逃,李靖大军随后赶到。杀敌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缴获牛羊数十万只,并擒获颉利之子叠罗施,杀死隋义成公主。颉利在碛口被李勣所阻,封锁漠北道路。其部将纷纷投降。颉利本人不久也被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所擒。东突厥灭亡。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颉利败退

靖军将逼其牙帐十五里,虏始觉。颉利畏威先走,部众因而溃散。靖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杀其妻隋义成公主。颉利乘千里马将走投吐谷浑,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之以献。俄而突利可汗来奔,遂复定襄、常安之地,斥土界自阴山北至于大漠。——《旧唐书李靖李勣列传》

顺便说一下唐俭,唐俭比较鸡贼,突厥军队大乱,他趁机躲了起来,并没有被乱军所杀,脱身而还。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颉利被擒,东突厥灭亡。李世民非常高兴。终于一雪渭水之耻。

太宗初闻靖破颉利,大悦,谓侍臣曰:"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款塞,耻其雪乎!"于是大赦天下,酺五日。

<h1 class="pgc-h-arrow-right">灭吐谷浑</h1>

贞观九年,吐谷浑犯边。此时患有足疾的李靖请命西征。唐太宗李世民大喜。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兵部尚书、任城王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右卫将军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三总管征之。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吐谷浑烧掉野草,让唐军战马缺少草料,退守大非川。李靖力排众议,率军越过积石山,前后数十战,敌军死伤惨重。不久变发生内讧,吐谷浑可汗被杀。其部在慕容顺的带领下投降。吐谷浑之乱平定。

九年,军次伏俟城,吐谷浑烧去野草,以餧我师,退保大非川,诸将咸言春草未生,马已羸瘦,不可赴敌。唯靖决计而进,深入敌境,遂逾积石山。前后战数十合,杀伤甚众,大破其国。吐谷浑之众遂杀其可汗来降,靖又立大宁王慕容顺而还。

<h1 class="pgc-h-arrow-right">晚年闭门谢客</h1>

常年的戎马生涯让李靖患上了足疾,在平定吐谷浑之战时,又因为斥责利州刺史高甑生,而被其诬陷谋反。于是李靖晚年闭门谢客。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贞观十一年,改封卫国公,授濮州刺史。贞观十四年,李靖妻子病逝。依照汉朝卫青,霍去病。在其妻子的陵墓建造突厥铁山,吐谷浑积石山形状,用以表彰其功。贞观十七年,图形绘于凌烟阁之上,命列功臣第八。贞观十八年,进位卫国公、开府仪同三司。贞观二十三年,病逝,终年七十九岁。赠司徒、并州都督,赐予班剑四十人、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曰景武。

<h1 class="pgc-h-arrow-right">历史评价</h1>

对于李靖的历史评价,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很高的。毫无疑问,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他本人曾著有兵书《六军镜》、《玉帐经》等,但多已遗失。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戴罪立功,一统江南北定突厥灭吐谷浑晚年闭门谢客历史评价

武庙

唐肃宗时入武成王庙,位列武庙十哲。同是被列入“武庙十哲”的只有英国公李勣。宋徽宗宣和五年,李靖入古代七十二名将庙。

李靖可以说是大唐战无不胜的军神,从漠北,到江南。他就像大唐勇武精神的一面旗帜。其军功之盛,彪炳史策,赫赫威名,流芳千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