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遥观一企业家扛着“大炮”追踪鸟影3年辗转5个国家 “定格”鸟类1000多种

<h1>3年辗转5个国家 “定格”鸟类1000多种 </h1>

老鹰捉鱼、翠鸟冲水……这些都是鸟类在大自然中活动的精彩瞬间,亲见一次已属不易,而要用镜头捕捉下来更是难以想象。然而,宣夏良却乐此不疲,他扛着摄影“大炮”,静静地等待快门按下的最佳时刻。

45岁的宣夏良是常州市华骏丰物资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11月,酷爱旅行的他去四川西部帕姆岭游玩,途中突然邂逅了一只眼睛红红的血雉,憨态可掬的模样瞬间打动了他。“咔咔咔”,他急忙按下快门连拍,顿觉鸟类可爱至极。

爱鸟的朋友告诉宣夏良,雉的种类很多,除了血雉,还有绿尾虹雉等70多种。他突发奇想,要把这70多种雉拍全。从此,他便四处追逐鸟的身影。

这样一来,他把一年之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到了鸟类摄影上。“野生鸟类的警惕性普遍较高,只要人一露头,90%的鸟都会飞走,所以要想拍到精彩瞬间,只能靠蹲守。”宣夏良表示,这样的蹲守往往是一整天,午餐就靠面包充饥。当然,蚊虫叮咬是少不了的,他的身上经常密密麻麻几十个包块,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消肿。

为了拍到更多鸟类,3年不到的时间里,宣夏良先后去了马来西亚、泰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内也去了内蒙古、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区。

为了拍摄稀有鸟类藏雀,他专门跑去青海海拔4600米的额拉山口寻找。“那山真的很难走上去,每走100步,我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尽管这样,宣夏良第一趟登顶,还是没有寻找到藏雀的踪影。但是,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前后去了3趟,最后成功拍到了中国濒危动物、稀有种类藏雀。

“有时候自己也有点纳闷,放着舒适的日子不过,抛家舍业地一头钻进蚊叮虫咬、沉闷湿热的原始森林,一呆五六个小时,弄得衣湿人乏。然而,一想到可能捕捉到的惊艳瞬间,便又信心满满地撑下去了。”

钻过热带雨林,走过高原草甸,艰苦跋涉过林海雪原……从事鸟类摄影近3年,宣夏良拍摄的鸟有1000多种。

每当摄鸟爱好者告诉他哪里有珍稀鸟类,他都会认真做好准备,筹谋下一站的行程。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他冒着零下30多℃的严寒,拍摄白色猫头鹰;在新疆阿勒泰小东沟,他拍摄过岩雷鸟;在马来西亚,他拍摄过棕腹燕、啸鸫……

“这些鸟类大多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每次拍摄对我而言,都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享受。为了拍鸟,宣夏良每年花去的费用多达五六十万元。而且,由于花去了大量的时间,这两三年里,企业没有开发新的客户,年销售维持在1.5亿元左右。然而,他无怨无悔。9月20日,宣夏良将启程奔赴下一个目标:巴西。“世界上共有1.1万种鸟,巴西就有4000多种。”他的朋友们都期待着,看到他更好的鸟类作品。

沈澎澎 记者 王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