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鲫鱼如何养殖

鲫鱼的养殖技术

  1、品种选择

在选择品种的时候,可以选择那种生长迅速,产量高的、适合我们那地区养殖的以及有很强抗病能力的优质品种。

 2、养殖条件

池塘面积在3亩—5亩,水深1.5米—2米,保证水源充足、稳定、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排灌方便,不渗不漏,池底淤泥保持在10厘米—15厘米厚度即可,每个池塘要求配备增氧机等设备。

 3、合理放养

一般放养冬片鱼种每亩2000尾左右,夏花鱼种2500尾左右。放养时间要尽量早,规格要大而整齐,冬片鱼种宜在5厘米—6.5厘米,夏花放养要尽量大。为利用池塘有机碎屑及浮游生物,可搭配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搭配比例控制在10%—20%。放养时不宜搭配鲤鱼草鱼。

鲫鱼如何养殖

 4、投饵施肥

在给鲫鱼喂食施肥的时候,应该以“投喂精饲料为主,结合施肥培养水质为辅”为原则,进行科学高效的进行投饵施肥。

在离池埂3米—4米处每亩搭设2个饵料台。在投饵前5分钟用同一频率的音响 (如敲击饲料桶的声音)驯化鱼类,一般5天—7天。根据水温定时投喂,当水温在20℃以下时,每天投喂1次,时间在上午9时或下午4时;当水温在20℃—25℃时,每天投喂两次,在上午8时及下午5时;当水温在25℃—30℃时,每天投喂3次,分别在上午8时、下午2时和6时;当水温在30℃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2次,选在上午9时。

 5、养殖管理

注意清塘,鱼种消毒,工具和食场消毒,适时进行水体消毒及鱼病流行季节的药物预防等。鱼类发病时要及时诊治,对症下药。注意日夜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行鱼类轮捕上市,调节养殖密度。

扩展资料:

鲫鱼(学名:Carassius auratus,简称鲫,俗名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细头、鲋鱼、寒鲋、喜头、鲫壳、河鲫 。常见于欧亚地区,为常见淡水鱼,属于辐鳍鱼亚纲鲤形目鲤科鲫属。

鲫鱼经过人工养殖和选育,可以产生许多新品种,例如金鱼就是由此产生的一种观赏鱼类,和食用的野生鲫鱼学名同为Carassius auratus。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鲫鱼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为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最大体长约30厘米,栖息深度为0~20米,无毒,经济型食用鱼类,物美价廉。多产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一带,其中洱海鲫鱼较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