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12日报道称,立陶宛近日似乎想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他们明显诚意不够,甚至试图把两国交恶的锅甩给中国。该国总统顾问斯凯吉里特还表示,她感到很遗憾,因为中方尚未准备好讨论恢复大使工作的事宜,换言之,他们希望双方大使都能重返岗位,然后把前面的纠纷一笔勾销,让我们单独承担所有责任,想得可真够美的。
今年7月份的时候,立陶宛政府坚持同意台当局以“台湾”名义在该国设立“代表处”。随即,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作出回应,强调台湾地区是中国的一部分,并敦促立陶宛恪守“一中原则”,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可惜的是,立陶宛却偏要在该问题上一意孤行,最终外交部决定召回驻立国大使,并要求对方也将驻华大使给撤走。在国际关系中,互相召回大使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也极少作出上述举动,这意味着如果关系继续恶化,两国不排除会断交。
在这个过程中,立陶宛始终展示出非常强硬的对华态度,好像与中国断交并不会有什么损失一样。比如,该国有些政客鼓动政府放弃与中国5G供应商的合作,其国防部更是干脆出具了一份所谓的报告,怂恿民众扔掉中国制造的手机。斯凯吉里特本人更是公然宣称,中立两国之间贸易额规模很小,与中国关系不友好不会给立陶宛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但是,立陶宛实际做的事情和他们宣称的并不相符。9月23日,立总统在接受采访时声称,希望能修复双方外交裂痕,通过对话交流使两国关系回归正常。如今,该国总统顾问也做出了类似的发言,从这一点来看,立陶宛已经开始为之前的种种举动后悔了。
只是他们不想承认,所以哪怕是要求和,也依旧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把两国关系紧张的责任推给中国。却对自己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立场置之不理,试图以此来混淆视听。不过,立陶宛民众可比该国政客清醒得多,早就看清了当前局势。
据相关媒体报道,立陶宛商人对该国政府的行为非常不满,因为他们的草率导致中立两国之前为贸易合作作出的努力付之东流。而且,立政府不仅惹怒了中国,也得罪了俄罗斯。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前后两三个月的时间就主动得罪两个大国,以一挑二,不得不让人佩服立陶宛的勇气。按理说,立陶宛和俄罗斯之间一般不会有什么大的冲突,可他们偏偏要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插上一脚。
2014年,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投决定地区归属,最终的结果是加入俄罗斯。由于克里米亚问题十分复杂,所以哪怕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只是名义上支持基辅方面,不会真的因此冲上去和莫斯科大打出手。但立陶宛却没看明白这一点,不断对俄罗斯喊话称,如果不把克里米亚归还给乌克兰,将会同美西方一起制裁俄罗斯。
另外在本月11日,有两架美军B-1B轰战机在立陶宛和英国的引导下展开军事训练,俄军事专家科罗特琴科认为,B-1B在飞越立陶宛期间,演练了用自由落体式核弹打击俄罗斯。很明显,这两架轰炸机醉翁之意不在酒,训练是假,实际目的是想要威慑俄罗斯。而且虽然这两架军机是从英国空军基地起飞,但立陶宛无疑是帮凶,所以莫斯科肯定会在小本本上记他们一笔。
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近段时间立陶宛会如此“活跃”,他们自恃已经抱住美国大腿,所以即便得罪中俄也无妨。但是,对于经历过格里包斯凯特总统执政的立陶宛民众而言,现任总统的做法实在是令他们反感。
格里包斯凯特曾在2009年到2019年担任立陶宛总统一职,她在任期间积极推进中立关系,发展对华合作,尤其对“一带一路”项目非常感兴趣。而在她的努力下,两国的贸易合作范围越来越广,但这一切随着新总统瑙塞达的上台戛然而止。
如今在立政府口中,中国不再是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甚至成为了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并且在两国关系恶化后,还把自己塑造出无辜的受害者形象,假惺惺地宣称是中方未准备好恢复两国关系的准备。
对于立陶宛的表现我国的态度非常明确,外交部发言人不止一次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而这也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任何妥协和让步。所以,立陶宛不纠正错误的话,也不需要考虑恢复外交关系,至于他们同中俄两个大国先后交恶,一切苦果都将由自己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