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这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留下的一个流传至今的哲学命题,时至今日,人们依旧对它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存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当这句话被改成“我思考,所以我踢足球”,却没有人对这句话的主人提出质疑,因为他是本自传的名字,自传的主人公叫安德烈亚·皮尔洛。
他就像足球场上的一位智者,任凭身边狂风骤雨,依旧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如同敌兵攻破城池,利剑抵住咽喉,却依然忘我的沉浸在学术思考中。思考,贯穿着皮尔洛整个足球生涯,如果没有对人生的思考,年幼的安德烈亚也会也许会在父亲的斥责声中放弃对足球的执着。
当他穿上布雷西亚地区弗雷洛小镇少年队那件黄色的球衣,他的笑容里绽放着光芒,那时他并不知道自己会成为让这座小镇引以为傲的两个名人之一,另一个是画家迪诺·德卡,可谁又能否认皮尔洛同样是一位画家,他的双脚从这个只有不到1万人的小镇开始绘出了意大利足球最美的一幅画卷。
优越的家庭条件,让皮尔洛从小有机会就能去不同的国家旅行,也让他和许多出身贫寒,希望靠踢球改变生活的孩子不同,足球对他来说只是热爱,不是赚钱的工具,但这丝毫没有削弱他踢球的动力,16岁时便在布雷西亚上演了意甲首秀,三年后加入豪门国际米兰。

那时的皮尔洛在前锋身后负责制造杀机,但在大牌云集的蓝黑军团,他很难获得出场机会,先后被租借到雷吉纳和老东家布雷西亚。在流离中,皮尔洛也收获了最宝贵的财富,与罗伯特巴乔在布雷西亚并肩作战,从巴乔身上,皮尔洛学到了很多,他在思考中适应更多的位置,也学会了那种优雅的领袖气质。
2001年夏天,皮尔洛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他重新回到圣西罗球场,只是身上的球衣已改变了颜色。从蓝黑变成了红黑,那是一个日后很多年都被AC米兰球迷津津乐道的交易,在这里他幸运的遇到了安切洛蒂,安切洛蒂将他的位置回撤到后腰位置,皮尔洛天赋的灵性,沉稳的头脑,再加上前期的磨练,使得这一改变立见功效,就像巴乔说过的,皮尔洛成为了意大利足球防守时铜墙铁壁上插着的那把锋利的尖刀,就像后人来描述的,皮尔洛的改变,也是足球世界发展中一次重要的变革。
被认可的喜悦无以复加,皮尔洛用稳定且出色的发挥回报的信任,2003年5月29日的老特拉福德,AC米兰时隔九年再次捧起欧洲冠军杯,这也是皮尔洛在俱乐部收获的第一座奖杯,两天以后,AC米兰击败罗马夺得意大利杯,三个月后的欧洲超级杯皮尔洛再次和球队一起站上领奖台,那是AC米兰又一个巅峰的起点。
即使米兰阵中拥有鲁伊科斯塔,里瓦尔多和卡卡等多位中场大师,但皮尔洛的位置从未动摇过,细心的人会发现作为球队获胜的功臣,每当庆祝的时候,皮尔洛总是显得比身边的队友平静许多,就连摄像机镜头也很难捕捉到他狂欢的画面,但这就是皮尔洛,球场上低调的让人时时感到他的沉默,也许只有他一起在场上并肩作战或是针锋相对过的人才能体会,他的沉默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意大利球迷把曾经属于阿尔贝蒂尼的绰号送给了皮尔洛——中场节拍器,因为皮尔洛爱上了AC米兰,但也因为这份爱而在2005年的伊斯坦布尔之夜备受煎熬,皮尔洛的助攻成就了马尔蒂尼欧冠决赛,最快也是最年长的进球纪录,但那一晚奇迹属于红色利物浦,点球大战中皮尔洛迷失在了杜德克的门前舞蹈前,对手的欢呼犹在耳畔,却仿佛远在天边,当整个球场被红色的潮水淹没在白色的身影中,我们看到皮尔洛摘下了刚刚戴上的银牌,一如既往的沉默。
有人说,皮尔洛沉默的性格背后是冷静的头脑,是他敏锐的洞察和判断能力,他的传球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一次次刺穿对手的防线,不仅如此,皮尔洛的任意球也越来越为人称道,无论是完美的弧线,还是诡异的落叶球,无论在俱乐部还是国家队。
2004年欧洲杯,尽管意大利折戟小组赛,但皮尔洛的个人,则经历了从替补到首发的蜕变,也奠定了未来十年蓝军团的核心地位,他与托蒂组成的前场双核,驱动着蓝衣军团这辆强悍的战车,2006年世界杯小组赛首战加纳,正是皮尔洛打进了意大利在这届世界杯上的第一粒进球,开启了属于蓝色的梦想,半决赛面对东道主德国,格罗索沸腾的怒吼声后,是皮尔洛轻描淡写的致命传球,柏林奥林匹克球场的终极对决,马特拉奇扳平比分的头球之前是皮尔洛开出的角球,精确的找到了落点,点球大战是皮尔洛最先走上前去面对挑战,而在格罗索一锤定音,振臂呐喊的同时,皮尔洛和身边的卡纳瓦罗一跃而起的画面永久留存
在我们的记忆中,这似乎是皮尔洛仅有的如此纵情欢呼的时刻,这个时候即使拥有再冷静的内心世界,也无法阻挡登顶世界的心潮澎湃,作为那届世界杯的铜球奖得主,庆祝中的皮尔洛很快就淹没在狂喜的队友中间,只有短短的一瞬,人们才发现他在皮耶罗的背后偷偷拭去了激动的泪水,埋下头,然后融入柏林奥林匹克球场的梦境。
梦远未结束,一年后的雅典与利物浦再次约战欧洲之巅,皮尔洛开出的任意球打在因扎吉身上,变线入网,他这把后腰位置上的尖刀再次出鞘,奥林匹斯众山神见证了米兰对红军的复仇之夜,两年前难以置信的梦魇,都随着马尔蒂尼高高举起的奖杯化作尘烟,但在2011年夏天,俱乐部的决绝让皮尔洛无奈的离开了AC米兰,留给红黑球迷无限伤感,而都灵城则一片欢喜,中场大脑皮尔洛为孔蒂的铁血斑马带来的精致的气息,布冯把皮尔洛的签约加盟比作“世纪之签”斑马军团的新生,由此开启,皮尔洛在尤文图斯的四年里,球队四次问鼎联赛冠军,阿莱格里执教AC米兰时曾与皮尔洛交恶,在他后来转投尤文挂帅之后,也不得不低下头承认皮尔洛的伟大。
越老越妖的皮尔洛,在场上更加随心所欲,跑位,传控,调度都进入到一种收放自如的境界,睡眼惺忪中化繁为简,闲庭信步,让人不得不叹服,他已修炼成精,当意大利足球陷入低谷,皮尔洛等一干老将支撑着亚平宁的脊梁,2012年欧洲杯,他的勺子点球,轻描淡写,将三狮军团斩落马下,但意大利却没能越过四年前的老对手西班牙,皮尔洛眼含泪水望向德劳内杯,那是他唯一缺欠缺的荣誉。2014年在巴西,皮尔洛与蓝衣军团,再次迷失于南半球,2015年他和尤文图斯重回柏林奥林匹克球场,在欧冠决赛的战场挑战霸主巴塞罗那,实力的差距只能让他又一次泪洒沙场。
那也是他在欧洲中心舞台的最后演出,繁华落尽,洗却铅华,远赴纽约享受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时光,球场之外他还经营着自己的酒庄,“老板皮尔洛”的酒庄里一瓶瓶红酒上挂着他长发飘飘的标签,标签上他的眼神睿智,仿佛看破红尘,球员皮尔洛的职业生涯如同一瓶陈年美酒,看上去温婉不失光彩,品下细腻却又回甘,他并不猛烈,就像球场上的他少言寡语,却在清雅醇厚中迷醉了所有人。
他依旧沉默,但早已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