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2019年《哥斯拉2:怪兽之王》上映,哥斯拉大战王者基多拉,视觉效果确实够震撼,然而,内核呢?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不禁让人想起4年前庵野秀明执导的《新哥斯拉》,更从某些角度来剖析这部被忽视的佳作!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依旧是熟悉的音乐,依旧是熟悉的东京,但来的却不是熟悉的使徒,而是新·哥斯拉。

与其说《新·哥斯拉》成功,不如说《新·哥斯拉》是个传奇:东宝时隔13年的重启之作,庵野秀明首次跨界指导真人大制作,樋口真嗣联合执导。在整个2016年,这只略显呆萌的怪兽在日本狂揽80亿日元票房,问鼎日影年度真人电影票房冠军;票房口碑双丰收,2017年年初更是一举横扫日本奥斯卡。

毕竟有庵野秀明的大名,所以自《新·哥斯拉》开拍始,对这部作品的关注就没有停歇过。无二君想到了《新·哥斯拉》会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还是万万没想到:一个浸淫动画世界几十年的导演,居然拍出了一部如此优秀的真人(怪兽)电影!看来能拍出EVA的男人果然是海水不可斗量,考虑到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之间巨大的调性,庵野秀明居然可以以小白姿态完胜,这样的惊喜实在是让人猝不及防,堪称一扫《新·福音战士剧场版:Q》口碑失利的阴霾。一部《新·哥斯拉》,不仅成就了东宝在2016年的霸业,同时也再度让无数人对来年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请不要问我这符号到底是啥)燃起了巨大的兴趣。

<h2 class="md-end-block md-heading">不想拍真人电影的动画监督不是个好声优</h2>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2013年,宫崎骏大师出人意料的宣布庵野秀明担任《起风了》主角声优,也就是间接宣告了自己心目中接班人的“适格者”。随后,将由庵野秀明指导的《风之谷2》企划案也赫然出现在各大电影网站,当时着实引起了一阵骚动。作为回应,庵野秀明则通过在当年暑期档动画大作《新·福音战士剧场版:Q》贴片播出特摄片《巨神兵降临东京》(樋口真嗣执导)。说实话,知道《新·哥斯拉》开拍之前,无二君一直认为《巨神兵降临东京》是庵野对大师的回敬和对拍摄《风之谷2》的回应。但现在看来,拍摄《巨神兵降临东京》恐怕还有更现实的目的:为《新·哥斯拉》做准备。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但即使有《巨神兵降临东京》的铺垫,《新·哥斯拉》还是来的有些突然。《EVA:Q》留下的大坑要填,《风之谷2》更是万众期待,庵野自己还在筹划《EVA》真人版,如此紧凑的计划中居然突然加入了《新·哥斯拉》这部投资巨大的真人企划,庵野的确一如其“痞子”之名,绝不按常理出牌。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我们并不知道当时庵野秀明是否已经开始盘算开拍《新·哥斯拉》,但樋口真嗣执导、庵野秀明编剧的《巨神兵降临东京》确乎为今日的《新·哥斯拉》打下了拍摄的基础。

《新·哥斯拉》的另一位导演是樋口真嗣,早年和庵野秀明一同制作《蓝宝石之迷》,随后迈进真人电影导演行列,这样的履历决定了几乎没有人比樋口真嗣更加适合与庵野秀明搭档。

如果说是预算吃紧让《巨神兵降临东京》的成色略显不足,那么在预算充足的《新·哥斯拉》中,特摄与特效的结合则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特摄给人带来的上世纪昭和怪兽片的陈旧既视感恰好点燃了观众怀旧的肾上腺素,特效的水准虽然不算惊艳,但和特摄的巧妙结合营造出了不输于美国特效大片的既视感。两位“动漫”色彩浓重的监督居然能够将特摄与特效的相互权重把握的如此恰到好处,实在让无二君大吃一惊。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在无二君看来,《新·哥斯拉》整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成熟”+“细节”:摄影、运镜、剪辑、节奏控制、细节安排都是如此的成熟,节奏毫不拖泥带水,巨量的细节在迅速的切换中依然保持着澎湃的节奏感。即便《巨神兵降临东京》让樋口真嗣已经提前尝了鲜,即便类似的节奏感庵野秀明再《新世纪福音战士》中已经轻车熟路,但这种程度的成熟还是有点让人难以置信,毕竟真人电影的掌控需要的更多的是合力,而不是监督个人的脑洞。

的确,庵野秀明创作的剧本确实有明显的EVA的影子,但这个剧本在人物塑造、台词串联等方面的风格也与EVA有着明显的差距,不得不说,这个剧本实在是太有料了,怪兽混搭现实政治的题材为剧本提供了巨大的深度,一个极具纵深感的世界观为影像化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玩儿跨界能玩儿到这种地步,无二君表示拜服!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尽管2016年年底宫大师低调的宣布自己又双叒叕复出江湖,但庵野秀明执导《风之谷2》的计划似乎并没有发生变化,严苛甚至是挑剔的宫大师能够愿意把自己创作十余年的漫画巨作《风之谷》的续作改编权交给庵野秀明,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至高的肯定。动画监督、编剧、真人电影监督、声优,甚至是演员,庵野秀明的所能胜任的工作之多、调性之大着实让人折服。结论就是: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天才,比如庵野秀明。

谈《新·哥斯拉》就不能不谈《新世纪福音战士》,至少在形式上来说,前者是后者的继承和发扬,但绝对不是简单的复制。

在形式上,两部作品确实是太像了,以至于看完《新·哥斯拉》,无二君的一位损友在第一时间就吟诵起了那段著名的广告: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全球粉丝众多的《新世纪福音战士》改名《新·哥斯拉》!

好吧,无二君必须承认,至少从表面上看,《新·哥斯拉》简直就是《新世纪福音战士》的翻版,看开场的时候我差点开始期待初号机大战哥斯拉的桥段。

<h2 class="md-end-block md-heading">怪兽(使徒)来袭and哥斯拉来袭</h2>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庵野秀明版《新·哥斯拉》是如何继承《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我想应该是:怪兽(使徒)来袭。使徒来袭,是《新世纪福音战士》中著名的经典桥段,同时也指鹭巢诗朗为此创作的经典配乐。在《新世纪福音战士》中,每一次使徒出现,都会有鹭巢诗朗无比经典的鼓点与它相伴而行,与他们同时存在的还有NERV那亮起的红色投影、NERV职员们一波又一波听不懂的嘴炮和碇元堂千年不变的风骚坐姿。

很多人说,EVA里他们最喜欢eva和使徒的各种大战,但相比之下,无二君却更加喜欢“使徒来袭”,每一次使徒来袭,节奏感都在伶俐的画面切换和音乐的烘托下快速升温,也让每一次eva的出现都不至于冷场。很多人享受高潮的快感,但无二君却更享受高潮到来前的蓄力(此处不污)。

武断点说,《新·哥斯拉》的三段式节奏感几乎就是“使徒来袭”的桥段的放大版和升级版,以下为证明过程:

使徒 = 哥斯拉(自带暴走功能)

喋喋不休的NERV技术员 = 喋喋不休的内阁官员+以市川石日子演的那个环境省女官员为代表的更加喋喋不休的“矢口”小组成员

各种没有什么卵用但一定要浪费炮弹的常规武器部队 = 各种没有什么卵用但一定要浪费炮弹的自卫队 + 自以为有用但最终也没有什么卵用的美军

鹭巣诗郎的配乐 = 升级版鹭巣诗郎的配乐(鹭巣诗郎根本用的就是同一段旋律好不好!)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我喜欢把《蓝宝石之谜》”的音乐用到EVA里,把EVA的音乐用到《新·哥斯拉》里……)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市川实日子演出的这个语速超快、不苟言笑的环保部“冷门”官员气场强大,简直抢了不少女主角石原的戏!嗯,不苟言笑,无二君已经开始脑补凌波丽了……)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至于竹野内丰饰演的内阁官房长官,额,碇元堂和加持良治,到底谁该对号入座?)

更大的投资给了更大的舞台,庵野秀明借此在《新·哥斯拉》里把由自己开创的模式玩儿到了新高度。所以,偷师自己的点子不算偷……但无二君同时也必须表示,尽管外在相似,但内核层面的《新·哥斯拉》其实是和《新世纪福音战士》完全不相同的电影。相比《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宏伟的世界观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新·哥斯拉》则要现实的多,它更加写实、更加细节化、对现实的讽喻也更加接地气。更重要的是,《新·哥斯拉》对国家机器所做的深刻的政治批判则让它彻底脱离《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模式,成为另一个次元的存在。

在无二君看来,“政治诉求”才是《新·哥斯拉》的灵魂。对于政治议题的大胆探讨,是《新·哥斯拉》能够折桂日本奥斯卡的最重要原因。

———分割线———

在无二君看来,“政治诉求”是《新·哥斯拉》的灵魂。对现实政治议题的大胆探讨,是《新·哥斯拉》最大的价值所在,也是《新·哥斯拉》能够折桂日本奥斯卡的最重要原因。

但凡敢于深入涉及政治因素的电影无二君都会高看一分,毕竟讲政治是个相当冒险的诉求,阴谋诡谲的政治世界注定线索纷繁复杂,绝非一般的制作班底可以驾驭。日本动漫界向来不缺少深刻的政治寓言,押井守的两部《机动警察》剧场版、冲浦启之1999年的《人狼》都是都是达到相当深度的政治题材作品,这些作品对于政治局势的刻画、对人心叵测的细致描绘甚至大大超越了同类别的真人电影。想要说透《新·哥斯拉》的政治诉求,就不能不提押井守著名的《机动警察剧场版1:东京毁灭战》与《机动警察剧场版2:和平保卫战》,这两部作品对于《新·哥斯拉》的实在影响是太大,无二君不能无视。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犹记当年《机动警察:东京毁灭战》,“剃刀”后藤与总警司的博弈,后藤巧妙的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隔山打牛,让总警司默认了他拆除“方舟”的大胆计划:

“那么我还有一个问题:只要有台风做挡箭牌的话,我想那就没有所谓的责任问题了,毕竟都是台风造成的嘛。”——后藤

“当然了,只要是天灾那也就没有办法了。”——总警司

“后藤警部辅,现在返回原单位。”——后藤

这段对话给无二君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聪明人的对决真是表面波澜不惊实则狂砂走石,也让无二君从此成为编剧伊藤和典的粉丝。在无二君看来,政治题材的难度很大方面在于背景,在于台词之外的潜台词,想要拍好整政治题材的作品,这些潜在的背景线索就必须构建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角色和台词站得住脚。还是再举一个《机动警察:东京毁灭战》的例子:

“那位后藤先生,到底是什么角色?”——松井小跟班

“剃刀后藤,是总部有名的坏分子。”——松井孝弘

“那种厉害角色为什么会蹲在海浦新生地呢?”——松井小跟班

“所以说,锋利过头了嘛。”——松井孝弘

四句台词,勾勒出了后藤的背景,也为之后后藤在警察总部和总警司的博弈打下了基础。这TMD就叫绝!!

令无二君感到相当振奋的是,庵野秀明做到了,而且完成的相当漂亮!让我们来简单的举个例子,请不要忽略电影中这个沉稳的男人:电影一再暗示,这个沉稳的角色是整个政治变革的幕后推手,在无二君眼里是整部电影中塑造最成功的角色。无二君认为,虽然哥斯拉的登陆不是他的计划,但哥斯拉登陆后日本政府的重新洗牌则极有可能是这位内阁官房长官的剧本: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与美国代表的对接原本应该是内阁官房长官的责任,但他把这个责任交给了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少壮官员矢口,他心里清楚:矢口是可以带来变革的人。

怪兽、国家机器、核子恐惧、日美同盟、政治变革,这些看似很难同时出现的元素居然在《新·哥斯拉》中被和谐的调合在一起,彼此产生了颇有点味道的化学反应,这方面,必须给庵野的剧本怒点100个赞!最后的效果虽不及《机动警察:和平保卫战》般深邃,但也达到了“耳目一新”、“引人深思”的地步。所以,请永远不要低估任何一位日本动漫大师的创造力,看似肤浅的题材,其实完全可以变得非常深刻。

<h2 class="md-end-block md-heading">核子“怪兽</h2>

在庵野煞费苦心织就的剧本里,哥斯拉是一只自带辐射的怪兽,但也是一个几乎无公害的绿色核能反应堆。哥斯拉的到来既带来了物质上的巨大破坏,但也为未来的清洁能源带来了无尽的可能。这种矛盾的设定影射了人类在面对核能时的两种状态:核能可以成为造福人类的能源,当然也可以成为恐怖的杀人兵器。而最后日美在处理哥斯拉的方式上的分歧也似乎在揭示:核技术这把双刃剑的利弊与否的重点不在于核能本身,而在于这把剑的执剑人。

当然,这只怪兽的意义远非如此简单,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一剂猛药,一剂针对几十年日本政局沉疴痼疾的猛药。哥斯拉打碎了日本社会表面的平静,让这个民族不得不直面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就这一点而言,本片和《机动警察:和平保卫战》何其相似。

在《机动警察:和平保卫战》里,柘植行人仅用一枚诱导弹就扯掉了日本战后几十年赖以维系“和平假象”的遮羞布:一时间分属不同阵营的国家暴力机关——自卫队和警察——在这枚诱导弹的“诱导”下开始了一出争夺政治权权力的闹剧,而隐藏在自卫队内部的所谓“皇族派”趁机将整个国家推向了分裂和失控的边缘,他们的野心正中了柘植的下怀,“虚假的”和平在无休止的闹剧中露出了它本来的面目…………

对于柘植行人的计划,后藤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如果柘植这个男人是这次事件的主谋,那么他就是一个很厉害的战略家,只利用一枚导弹就可以制造出这么多状况,而且情况还在日渐恶化当中。”

《新·哥斯拉》于此恰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也可以如此评价牧悟郎元教授:教授也是一位战略家,他用一个具有两面性的核子怪兽——哥斯拉——考验了日本的国家机器。他用这个怪兽给了这个民族重新选择的机会,要么走向光明的未来,要么滑进无底的深渊……教授看透了日美关系的本质,日本是一个美国可以随时放弃的棋子,日本想要保全自己,就必须学会团结、学会高效、学会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

<h2 class="md-end-block md-heading">国家机器</h2>

无二君在前面说,《新·哥斯拉》给无二君的最大印象之一就是:细节化。而这种细节化,着重的体现在对于整套国家机器的描写。

电影中的日本政治中枢虽有一定程度的夸张,但还是尽量做到了客观真实的展现政治决策的全貌。

不知是不是我脑洞太大,“开会-换办公室-再换办公室开会”的内阁班子简直就是日本大地震时菅直人内阁的缩影:实心办事,效率有限。当然,讽刺也是相当辛辣:台面上的都是草包,被排挤的反而是人才。这既是人的悲剧,更是制度的悲剧。几十年的逡巡不前,已经快要消磨掉这个国家政治家的锐气了。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这里就不得不提石原里美饰演的美国总统特使了。庵野秀明巧妙的偷换概念,表面上这个一个日裔美国人,被美国总统派来干预哥斯拉事件也没有什么不妥;但内在的暗示在于:同样是日本人,在两种文化和政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政治家是如此的不同,石原里美干练、高效的形象和日本内阁中的一片老态龙钟和迂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不管怎样,《新·哥斯拉》都表现出了一个国家机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竭尽全力、绞尽脑汁拯救生命、对抗灾难的形象。这部电影中的台词如连珠炮一般迅猛密集,说明了这台国家机器正在高速运转,不管国家机器的决定是否正确,但政治考量的复杂和政治家的谨慎作风在影片中树立起了严肃的形象。一言以蔽之,保守并不等同于所谓的“国家机器无能论”。这部影片接地气的描写方式虽然不至于达到“洗白”的程度,但却也让人耳目一新。

说句题外话,这几年,韩国电影人在黑自己的国家机器的道路上已经要上天了……比如《釜山行》《熔炉》《隧道》《阿修罗》《局内人》等等。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那么,国家机器是否真的如此无能?至少在庵野秀明看来,国家机器即使无能,也不是向某些韩国电影人所描述的那样愚蠢,在不考虑制度的因素的情况下就随意批判国家机器,无异于暴露自己的智商。

当然,在电影中批判现实无可否非,但是把黑政府当成赚票房的手段,甚至开始比赛谁黑的更奇葩,这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了。披着批判社会现实的外衣,做着赚票房的生意,我对最近两年的韩国电影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失望。无二君并不否认很多涉及韩国政府的韩国电影拍的都相当不错,但是,有些作品(我就不点名了,省得惹众怒),你们黑政府黑的实在是太多了,你们都快成为科幻片了,你们就算是想黑,能不能多搜集点资料、多弄点接地气的东西?

对不起,可能有不少人不同意,但无二君还是想说:一个国家的电影作品天天动不动就黑政府,对不起,我认为这是一种社会性的病态心理。

<h2 class="md-end-block md-heading">心中的怪兽</h2>

哥斯拉的到来,让这个民族不得不直面心中的恐惧。在庵野秀明看来,这份来自内心的恐惧,可能比现实中的怪兽更加棘手。

如王阳明所说: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在庵野的眼里,真正的怪兽,不仅仅是面前可以观察到、攻击到、并最终冷冻的生物体,更是半个多世纪来日本对核子的心理恐惧,以及由于这种恐惧所带来的整个社会的“瞻前顾后”和政治上的“畏缩不前”。恐惧可以让一个社会永远远离战争,但也可能阻碍显而易见的进步之路。经过粉饰的太平固然掩盖了心中的恐惧,但却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保守、老人当道与逡巡不前。

《新·哥斯拉》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一个表面上的怪兽电影,但实际上却是在诉说推政治革新——让政治重新洗牌,让“积极作为”取代“逡巡不前”,成为这个曾经锐意开拓的民族的政治主旋律。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哥斯拉所象征的其实是日本人内心对于核武的恐惧,用恐惧去压抑恐惧只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一如影片中美国人企图用核弹“终结”哥斯拉的做法),而真正的面对恐惧、思考应对之策,甚至是拥抱恐惧,才能真正走出恐惧(这就是所谓的失口计划的精髓)。

核弹也罢,核技术也罢,日本这个岛国对于核的副作用恐怕最有发言权。两颗核弹、一次严重的核泄漏,核令人恐惧的负作用就像影片中横行无忌的哥斯拉,它所带来的物质的破坏让人触目惊心。人类的作茧自缚,人类被核所捆绑的恐惧,都在《新·哥斯拉》的最后一个镜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作死还是救赎,往往就在一线之间。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最后,借用《惊动警察:和平保卫战》中最后的一句台词来诉说《新·哥斯拉》吧:

“能不能问一下,你既然引起了这么大的事件,为什么不自裁呢?”——松井孝弘

“也许是因为想再多看一些吧……”——柘植行人

“你想看什么?”——松井孝弘

“这个城市的未来。”——柘植行人

这才是怪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