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编舟记》: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

作者:熠熠生辉的平凡时光

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第一句是这么写的。那么幸福是什么呢?他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们理解的世俗意义上的幸福,不外乎袋里有粮,身边有爱。简而言之,就是物质和情感的保障。今天要讲的小光,告诉我们的是幸福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编舟记》讲得是以小光为男主的一群人编写一部叫做《大渡海》的辞典的故事。

小光是语言学硕士生,对语言有着几近偏执的热爱。毕业后进了一家出版社跑业务,租在一个叫竹婆的房子里。平时除了上班,就是买书回来看,整个卧室堆满了书。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10年。天生木讷不善言辞的小光,跑起业务来也是够呛。

一个偶然的机会,辞典编辑部的老部长想编辑一部新的辞典,不仅将以前的基本词汇收录进去,也将容易用错的和时下最新的词汇纳入其中。用老部长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必须要为活在当下的人,编纂一部辞典。”

《编舟记》: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

部长希望《大渡海》是一部与时俱进的辞典

然而,编辑社的得力干将荒木到了退休的年纪,选择回家陪老婆。剩下的只有做事浮躁的西冈和临时工佐佐木。一时间老部长面临“蜀中无大将”的局面。

在经过多番物色以后,小光独特的nerd(书呆子)气质吸引到了荒木和西冈的注意,于是将其拉到了辞典编辑部。

《编舟记》: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

小光的书呆子气息吸引到了辞典编辑部的注意

在那个电脑以及搜索技术都不发达的年代,收集采编词汇的工作几乎完全是依靠人工完成。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贯穿电影始终的词汇收集卡。

《编舟记》: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

贯穿整部电影的词汇收集卡

面对浩瀚的词汇海洋,完全依靠人工进行词汇的收集、整理、释义、校刊,可想而知是多么大的工作量。

于是,西冈问荒木,那这得多久才能编成一部辞典?荒木说,以前其他出版社编纂一本同样的中型辞典花了28年。西冈听了一震,说:“搞不好你死了都看不到这本辞典问世。”荒木回了句,说不定到你死了也看到它问世。

《编舟记》: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

编纂一部辞典需要数十年,能不能活着看到它问世都是个问题

哪知道小光听了这番对话,不仅没有纠结自己是否可以活着看到这本辞典问世。反而来劲了,条件反射般地立马埋头苦干。

晚上回到家,竹婆邀请小光一起晚餐,看着小光没精神的样子,以为他有什么烦心事。

小光告诉竹婆,编撰辞典真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但是他好像找到了一生的事业。

竹婆说:“年纪轻轻就找到了毕生的事业,仅此一点,小光就很幸福了,接下来只要一个劲儿地向前走就好了。”

《编舟记》: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

竹婆说,仅此一点,小光就是幸福的

竹婆不愧是活了大半辈子的人,短短几句话,就启发了我们关于幸福的另一种形式---找到了值得奋斗一生的事业,那种内心踏实坚定的感觉,真是想想就让人觉得日子有盼头。

这种盼头,不是等待收获果实式的盼头,而是想着,有一片果园,值得我花一生的时间去耕耘,不断美化它,丰富它。路就在脚下,方向已经指明,我只需要去走就可以了。

朴树有首歌,叫《平凡之路》,大概就是小光编撰辞典前后最好的写照。编纂辞典前,小光是蹩脚的业务员,去书店推销书籍,只会拿着书傻愣愣站在书店老板面前,被老板拒绝后,依然拿着书傻愣愣杵在那里,不会任何推销的说辞,完了回来老老实实地给领导汇报糟糕的结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机械般地重复原本应该非常灵活的销售工作。

《编舟记》: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

只会像一个筷子一样杵在那里的小光在向书店老板推销书籍

那个时候的他,是狼狈的,笨拙的。尽管业务跑得这么糟糕,但是小光还是安安静静地继续做着这份工作,大概真的太喜欢书籍了,所以舍不得离开出版社。前路在哪里,他并不清楚,书是他的爱好,也是他逃避世俗压力的避风港。就像《平凡之路》前半部分唱的“沸腾着的,不安着的,你要去哪,谜一样的沉默着的……”

辞典编辑部的前辈荒木临走前,送给小光一副工作时会用到的袖套(那个时候的图书编辑工作,大量的铅笔书写,因此会用到袖套,以防袖子被弄脏),并且勉励小光“去编辑一部自己的辞典”。

《编舟记》: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

前辈荒木鼓励小光去编辑一部属于自己的辞典

听完这句话的小光,浑身颤抖。第一次,在这个木讷的男人身上,出现了“热血”的状态。他想着一片由词汇组成的海洋,自己沉入其中,想抓住每一个词汇。于是,《平凡之路》的后半部分就变成了小光找到值得奋斗一生的事业以后的写照---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时间无言,如此这般,明天已在眼前。

《编舟记》: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

小光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词汇的海洋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所谓人生便是这么个东西,一如植物的种子被不期而遇的风吹走,我们都在偶然的大地上彷徨。说的是人生的际遇不可捉摸,生命的常态飘忽不定。于是,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迷茫和焦虑不安也时刻伴随着我们。努力、挣扎、犹豫、徘徊,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寻找冥冥中,自己唯一要走的路。

所以啊,就像竹婆说的,小光年纪轻轻,就找到了一辈子的事业,当然是人生至幸。

从此他可以伏案苦读,校订每一个词语的意思;听人交谈,收集时下最新的词汇;带领一群同事和大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校订整本辞典,一群人废寝忘食,把出版社当家;以一个工匠一样严苛的精神,要求着印刷厂,一定要给出最完美的纸张和印刷效果。

所做的这一切,大概是已经沉入词汇的海洋的小光,想抓住每一个词语所付出的实际行动。坚定且充实着,辛苦且快乐着。

《大渡海》前后编辑花了15年时间。辞典发布会上,荒木感叹,15年,真长啊。小光说,是吗,我还觉得太短暂了。说完,从兜里掏出一摞自己最新收集的词汇卡。

《编舟记》: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

15年编纂辞典的时间,小光不仅不觉得漫长,反而很短暂

海子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在这里,我想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早日找到自己的平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