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月天气预报
6月中旬平均气温为26.4℃,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偏高,接近上年同期值;旬总降水量为0.6mm,比历年和历年同期值均偏少。适宜棉花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棉叶螨和棉盲蝽。预计6月下旬气温正常,降水量略偏多。旬平均气温为26.5℃左右,接近历年同期平均值,比上年同期值略偏低;旬降水量预计为8mm左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略偏多,比上年同期值明显偏多。适宜棉蚜的发生。
二、当前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后期趋势预测
1、棉铃虫:
据田间近期调查,棉铃虫有虫株率0.05-1%。落卵量较少,比上年同期值偏小,6月中旬一代棉铃虫进入入土化蛹盛期,部分早期棉铃虫开始羽化,预计6月底7月初进入一代棉铃虫羽化盛期
2、棉叶螨:
由于近期温度适宜棉叶螨的滋生,同时机力和人工田间作业增多、风频,利于棉叶螨的传播,加快棉叶螨田间数量的递增,据本站定点调查日增长量为58%,有红叶现象,个别单株危害较重,出现叶片脱落,近日棉田调查有螨株率2-8%,百株螨量6-120头,卵粒4-35粒,较去年同期数值偏高,预计6月下旬棉叶螨有加重危害的趋势。

3、棉蚜:
由于防治棉盲蝽使用药剂吡虫啉和啶虫脒,抑制棉蚜的滋生,棉田天敌数量上升,棉蚜在田间增长速度极缓慢,以中心株形式存在,田间种群数量偏少,近期调查有蚜株率0.05%,接近去年同期值,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近期阴雨天气会加速棉蚜的增殖。
4、棉盲蝽:
棉花进入盛蕾期,棉盲蝽田间数量递增,近期调查有虫株率2.1%,百株虫口3-5头,危害株率10%,蛀蕾率0.1%,特别是偏旺棉田,蛀蕾率达到0.5%,比去年同期危害重,由于棉花生育期比去年偏晚,未见开花,预计6月下旬棉盲蝽持续危害。
5、双斑萤叶甲:
由于6月上旬高温天气,田间湿度减弱,适宜双斑萤叶甲的发生,6月9日在棉田发现双斑萤叶甲危害,近期调查,百株虫口3头,危害株率5%,未达到防治指标,双斑萤叶甲轻度发生。
6.棉花“两病”:
近期温度偏高,随着灌水的开展,田间湿度增加,棉花“两病”有增加的趋势,近期调查发病率0.5-3%,品种繁多,氮肥投放增加,棉花即将进入初花期,预计病害会有所增加。
三、天敌调查
近期棉田调查:百株瓢虫1.5头,,小花蝽0.5头,蜘蛛4头,天敌呈增长趋势。
四、下阶段植保工作建议
认真做好田间调查工作,综合各种病虫害发生趋势,提高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精确度。深入抓好综合防治,开展好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发展,宣传好科学用药,对症下药,精准施药,交替使用农药,提升防效。落实好农药控害减量
1、 棉铃虫:利用诱集技术,摆放杀虫灯、飞蛾诱捕器、杨柳枝把、食诱剂等,从源头降低基数;搞好预防,提高预测预报能力,喷磷降低田间落卵量;科学用药,优先选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或Bt.制剂(抗虫棉田禁用)、茚虫威等生物源药剂防治;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防治。
2、棉叶螨:采取治早、治少、治了的原则,做好田间普查工作,对棉叶螨要狠,加强中心株和点片的防治。发现棉叶螨插好标记,采取围圈打点。科学用药,对症下药。对有螨株率达5%以上,人工和机力配合,采用卵和幼螨、成螨共杀的长效专性杀螨剂药剂,注重交替使用农药,避免产生抗性,6月底把叶螨控制在中心株阶段。
3、棉蚜:摆放黄牌,阻挡棉蚜的迁飞,推迟棉蚜进地时间,采用生物制剂,保护天敌,达到以益控害的目的,控制棉蚜的发生和蔓延。
4、棉盲蝽:认真做好田间普查工作,实行达标防治,百株虫口达到5头,抓好防治方法、时间、药剂、间隔期等。打药时间在早9点以前,晚21点以后。药剂有啶虫脒、噻虫嗪、阿维菌素和氟啶虫胺䝼等。打药间隔期7-10天。
5、两委多带领职工开展好农药管理条例的学习,当好生态卫士,禁止使用剧毒农药,对农药包装物做好集中清理工作。
作者:李红利,来源:128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