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月天氣預報
6月中旬平均氣溫為26.4℃,比曆年同期平均值偏高,接近上年同期值;旬總降水量為0.6mm,比曆年和曆年同期值均偏少。适宜棉花病蟲害的發生,特别是棉葉螨和棉盲蝽。預計6月下旬氣溫正常,降水量略偏多。旬平均氣溫為26.5℃左右,接近曆年同期平均值,比上年同期值略偏低;旬降水量預計為8mm左右,比曆年同期平均值略偏多,比上年同期值明顯偏多。适宜棉蚜的發生。
二、目前病蟲害發生情況及後期趨勢預測
1、棉鈴蟲:
據田間近期調查,棉鈴蟲有蟲株率0.05-1%。落卵量較少,比上年同期值偏小,6月中旬一代棉鈴蟲進入入土化蛹盛期,部分早期棉鈴蟲開始羽化,預計6月底7月初進入一代棉鈴蟲羽化盛期
2、棉葉螨:
由于近期溫度适宜棉葉螨的滋生,同時機力和人工田間作業增多、風頻,利于棉葉螨的傳播,加快棉葉螨田間數量的遞增,據本站定點調查日增長量為58%,有紅葉現象,個别單株危害較重,出現葉片脫落,近日棉田調查有螨株率2-8%,百株螨量6-120頭,卵粒4-35粒,較去年同期數值偏高,預計6月下旬棉葉螨有加重危害的趨勢。

3、棉蚜:
由于防治棉盲蝽使用藥劑吡蟲啉和啶蟲脒,抑制棉蚜的滋生,棉田天敵數量上升,棉蚜在田間增長速度極緩慢,以中心株形式存在,田間種群數量偏少,近期調查有蚜株率0.05%,接近去年同期值,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近期陰雨天氣會加速棉蚜的增殖。
4、棉盲蝽:
棉花進入盛蕾期,棉盲蝽田間數量遞增,近期調查有蟲株率2.1%,百株蟲口3-5頭,危害株率10%,蛀蕾率0.1%,特别是偏旺棉田,蛀蕾率達到0.5%,比去年同期危害重,由于棉花生育期比去年偏晚,未見開花,預計6月下旬棉盲蝽持續危害。
5、雙斑螢葉甲:
由于6月上旬高溫天氣,田間濕度減弱,适宜雙斑螢葉甲的發生,6月9日在棉田發現雙斑螢葉甲危害,近期調查,百株蟲口3頭,危害株率5%,未達到防治名額,雙斑螢葉甲輕度發生。
6.棉花“兩病”:
近期溫度偏高,随着灌水的開展,田間濕度增加,棉花“兩病”有增加的趨勢,近期調查發病率0.5-3%,品種繁多,氮肥投放增加,棉花即将進入初花期,預計病害會有所增加。
三、天敵調查
近期棉田調查:百株瓢蟲1.5頭,,小花蝽0.5頭,蜘蛛4頭,天敵呈增長趨勢。
四、下階段植保工作建議
認真做好田間調查工作,綜合各種病蟲害發生趨勢,提高病蟲害的預測預報精确度。深入抓好綜合防治,開展好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融合發展,宣傳好科學用藥,對症下藥,精準施藥,交替使用農藥,提升防效。落實好農藥控害減量
1、 棉鈴蟲:利用誘集技術,擺放殺蟲燈、飛蛾誘捕器、楊柳枝把、食誘劑等,從源頭降低基數;搞好預防,提高預測預報能力,噴磷降低田間落卵量;科學用藥,優先選用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或Bt.制劑(抗蟲棉田禁用)、茚蟲威等生物源藥劑防治;化學藥劑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氟蟲雙酰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防治。
2、棉葉螨:采取治早、治少、治了的原則,做好田間普查工作,對棉葉螨要狠,加強中心株和點片的防治。發現棉葉螨插好标記,采取圍圈打點。科學用藥,對症下藥。對有螨株率達5%以上,人工和機力配合,采用卵和幼螨、成螨共殺的長效專性殺螨劑藥劑,注重交替使用農藥,避免産生抗性,6月底把葉螨控制在中心株階段。
3、棉蚜:擺放黃牌,阻擋棉蚜的遷飛,推遲棉蚜進地時間,采用生物制劑,保護天敵,達到以益控害的目的,控制棉蚜的發生和蔓延。
4、棉盲蝽:認真做好田間普查工作,實行達标防治,百株蟲口達到5頭,抓好防治方法、時間、藥劑、間隔期等。打藥時間在早9點以前,晚21點以後。藥劑有啶蟲脒、噻蟲嗪、阿維菌素和氟啶蟲胺䝼等。打藥間隔期7-10天。
5、兩委多帶領職工開展好農藥管理條例的學習,當好生态衛士,禁止使用劇毒農藥,對農藥包裝物做好集中清理工作。
作者:李紅利,來源:128團農業技術推廣站,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