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太平洋上,台湾又在搞什么小动作

作者:观察者网

温/观察家.com专栏作家袁晔

让我们来看看新闻。

据《环球时报》3月13日报道,台湾"外交部副国务卿"许世坚12日上午宣布,蔡英文预计将于3月21日至28日访问南太平洋"朋友"帕劳、瑙鲁和马绍尔群岛。至于这次旅行是否会穿越美国,许志永说他"仍在联系"。

南太平洋上,台湾又在搞什么小动作
南太平洋上,台湾又在搞什么小动作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台湾媒体指出,蔡英文此行没有前往南太平洋另一个"国与国"的基里巴斯。台湾外交部解释说,蔡英文将于3月29日出席台湾"春节",同时也是斐济太平洋大学校长的基里巴斯总统需要主持毕业典礼,这不能同时举行。台湾《中国时报》12日回顾说,蔡英文去年4月访问了非洲的"国与国"斯威士兰,但没有安排访问非洲另一个"国与国"的布基纳法索。"外长"吴伟声称,布基纳法索总统"有重要的国际出访,不方便接待",布基纳法索去年5月底宣布与台湾"严正外交关系",并与大陆建立外交关系。

就连台湾的深绿媒体评论栏目也嘲笑蔡英文总统所谓的"海上民主之旅",说"'友谊'真的少了一个"。是的,最近有传言说台湾当局即将遭遇"大洋洲外交关系危机",南太平洋六个"友"即将"弃台登陆"的说法也属实。但我们也需要看到南太平洋令人不安的事态发展。

(1)台湾和美国在南太平洋频繁迁徙

蔡英文宣布的时机很有趣。3月11日,蔡英文刚刚召开"国家安全会议",提出对抗"一国两制台湾计划"的指导平台,12日早早宣布将"拜访朋友"并进行反击。蓝营"立法委员会"曾明宗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国与国"不稳定的警告,所以在这一段的骨眼访问中,希望巩固"国家友谊"。时代力量"立法委员会"徐永明表示,如果出现"国与国"的不稳定或危机,除了报告之外,还应该寻找突破的机会,过去像桃园市市长郑文灿、基隆市市长林右昌的"城市外交",有很好的回声,不要太被动的辩护。

美国的举动是真正的警惕和密切关注,而不是岛上的小咆哮。2月19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帕劳举行的密克罗尼西亚国家元首峰会上公开支持台湾,对有关国家支持台湾的决定表示"尊重和支持"。

南太平洋上,台湾又在搞什么小动作

图片来源:美国驻斐济大使馆

密克罗尼西亚峰会于2月20日在帕劳最大城市科罗尔举行,19日,美国驻斐济、瑙鲁、汤加、基里巴斯和图瓦卢大使馆(滑稽地说,斐济只有一个地点)向峰会发表了蓬佩奥的书面致辞。该消息称,台湾是"一个成功的民主故事,一个可以依赖的伙伴,以及世界上一股向善的力量","正如副总统彭斯所说,美国一直认为台湾拥抱民主是值得国际社会支持的典范。我們尊重並支持那些決定繼續支持台灣的人。

美国之音强调,蓬佩奥引用的彭斯的言论在其他公开露面中没有看到,可以证实是彭斯的最新言论。"这是美国政府向南太平洋国家重申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的价值的意图,"美国之音援引华盛顿几位外交官的话说。

一些台湾媒体听到了弹劾,认为蓬佩奥的言论既是对这个打算"放弃台湾登陆"的南太平洋岛国的警告,也是其他国家与台湾关系的进一步进步。特别是台湾媒体认为,"密克罗尼西亚国家元首峰会"在公开喊叫之际,指点不言而喻。

一些南太平洋岛国确实闻到了风的味道。21日峰会结束时,帕劳、瑙鲁、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国家元首在论坛年会期间签署了一份联合公报,"强烈鼓励"太平洋岛屿论坛"平等承认台湾和中国",并支持台湾"与中国平等对待"。

南太平洋上,台湾又在搞什么小动作

图片来源:第19届密克罗尼西亚国家元首峰会公报

太平洋岛屿论坛是一个有太平洋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是南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多边领域之一。台湾和中国大陆都不是论坛的正式成员,台湾是该组织唯一的"发展伙伴",而大陆则被认为是论坛的众多"对话伙伴"之一。联合公报还建议,从2019年开始,与"发展伙伴"和"对话伙伴"的会议应在同一地点举行,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分开举行。

南太平洋上,台湾又在搞什么小动作

第48届太平洋岛屿论坛领导人会议

如果五国方案获得通过,无疑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挑衅,是对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客观事实的直接挑战。特别是五国之一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不是台湾的盟友,而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根据1989年8月两国签署的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去年11月,密克罗尼西亚总统彼得·克里斯蒂安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会见了中国领导人。

目前,除了台湾媒体上蹿下跳,其他各方都没有就这一消息发表明确表态,可想而知,在台下正在进行密集的沟通和斡旋。但有一点值得一提:2019年太平洋岛国论坛将于8月在台湾"国与国"国家之国图瓦卢举行,这显然增加了一些势力制造麻烦的可能性。

(b) 中国在南太平洋的现状和挑战

南太平洋岛屿的一些政治力量发出的杂音确实说明了"嗡嗡作响,几声凄美,几声啜泣"的含义。然而,有充分的理由珍视这些小国,它们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南太平洋是台湾最后的"友谊堡垒"。台湾目前只剩下17个"邦",其中六个在南太平洋,分别是帕劳、基里巴斯、所罗门群岛、图瓦卢、瑙鲁和马绍尔群岛。南太平洋国家有权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中投票,控制着广阔而资源丰富的水域,位于太平洋东西向和南北交通的交汇处,地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正因为如此,南台岛国也是新时代中国完美外交战略的重要对象,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14个南太平洋岛国中有8个已与中国建交。2018年11月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第26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在相互尊重、深化合作和人文关系的"三个坚持"基础上,继续加强战略互信,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帮助岛国加强经贸联系和互联互通,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中国在南太平洋的影响力正在增长。澳大利亚智库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发现,2011年至2017年间,中国向南太平洋地区提供了13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赠款,超过新西兰,成为该地区仅次于澳大利亚的第二大捐助国(66亿美元)。中国建立影响力的方法不仅仅是资金:12月21日,它向斐济赠送了一艘水文测量船,中国国防部的一个小组参加了移交仪式。

南太平洋上,台湾又在搞什么小动作

外交部:中国协助斐济水文测量船交接仪式举行

人们的心去向何方,如水。2月16日,在蓬佩奥发表涉台言论的三天前,太平洋岛屿论坛秘书长、"太平洋地区最资深外交官之一"、巴新外交官梅格·泰勒(Meg Taylor)表示,现在是时候讨论与北京"集体"接触,为大陆争取市场准入、技术、融资和基础设施。她说:"探索中国通过我们的蓝色太平洋扩大海上丝绸之路的机会,可以为创建区域基础设施和渠道提供机会,从而刺激亚洲,太平洋和拉丁美洲之间的新贸易市场。"

据《每日电讯报》分析,泰勒的言论表明,六位"台湾朋友"正在寻求与中国大陆发展"更牢固的新关系"。澳大利亚的ABC新闻还报道说,中国曾试图说服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在密克罗尼西亚峰会之前将台湾排除在太平洋岛屿论坛之外。这一消息可能会吓到台湾当局,外交部长吴玉莲说"外交关系稳定","应该保持"。在蓬佩奥和密克罗尼西亚接连发声响后,蔡英文政府和绿营的反应不那么热情,蔡英文的基里巴斯之行让他们更加担心。

但还是那句话:敌人来自广阔。一旦"西风落在长安之下,飞来飞去",我们就无法想到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外交,毕竟一些政治力量刚刚发出杂音,而且相当刺耳。毫无疑问,二月份的《五国联合公报》比中国在上届九月太平洋岛屿论坛上代表个别国家的无理困难更为严重。

台灣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不容小觑。为了保住这座"友谊的堡垒",台湾可以说是以牺牲工作为代价,打出了真正的金银。《卫报》援引维基解密消息人士的话说,台湾每月向瑙鲁高级官员支付5000美元的津贴,以换取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台湾当局还大力宣传"台湾原住民和朋友属于南岛语言文化圈","如此努力地称呼兄弟",令人大开眼界。

南太平洋上,台湾又在搞什么小动作

蔡英文与瑙鲁总统屠呦呦/中央通讯社共进盛宴

"金元外交"和"血亲关系"确实起到了作用。台湾当局与"国与国"国家之间的"高层互访"频发,蔡英文即将对帕劳、瑙鲁、马绍尔群岛的访问已经对台湾进行了半年多的访问。2018年7月,马绍尔群岛女总统希尔达·希尼访问台湾。11月,帕劳总统汤米·雷门绍访问台湾。今年1月,瑙鲁总统瓦卡男爵在媒体面前唱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陈水扁2005年访问马绍尔群岛时,还随时任马来西亚总统登上了台湾海军的"拉法耶"级巡洋舰,炫耀着军事实力。在聯合國大會、世界衛生大會等場合,這些國家也經常發表聲稱支持台灣。

加强研究,迎接挑战迫在眉睫

两岸问题从来都不是中國和台灣的事,南太平洋的遊戲也不是。南太平洋的两岸权力斗争,其实是中美这场博弈的一个组成部分,中美才是这片茫茫海洋中真正的棋手。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太平洋地区国家对中国的警惕、防范和遏制已不再是新闻,相关行动不胜枚举。近年来,日本、印度等国也扩大了在该地区的存在,法国和德国不愿意单独来这里插队。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在南太平洋活动了一个多世纪,与区域岛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具有强烈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认同感,在经济和安全方面严重依赖后者。显然,中国很难赢得这些国家之间的友谊。

一些南太平洋岛国采取平衡大国的战略,在几个大国之间徘徊和摇摆,这是很常见的。在南太平洋地区,为了获得利益而在政治上打"台湾牌"并不罕见,并且发生了一场丑陋的戏剧和闹剧。在台湾的六个"国与国关系"中,有三个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然后与台湾"建立了外交关系":瑙鲁于1980年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2002年与中国"断绝外交关系",但2005年马绍尔群岛于1990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于1998年转移到台湾,基里巴斯于1980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003年11月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外媒称,基里巴斯的举动导致中国失去了它同意建造的卫星监测站,导致神舟载人航天计划中断。

随着南太平洋地区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山地"更多的南太平洋小国自然会有更多的外交筹码,不少点也不会更有"摇树"的勇气。虽然一场或多场闹剧可能不足以让人害怕,但闹剧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缠必须敲响警钟。如果掉以轻心,这些势力可能会在统一指挥下,在台海乃至整个西南太平洋地区联动、联合起来,给我们制造麻烦。

本文为 Observer.com 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