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飞不起来的童年》:十一岁的不良少年,担负着三十一岁的责任家庭——学校——家庭,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不亚于学校家庭是一所独立的小学校,社会是一所复杂的大学校,社会影响着学生当父母不负责任,社会充满不良诱惑,老师是归正学生人生道路的最后一道力量

作者:粗良有别

学生时代,班里好像总有个"坏学生"。上课传纸条的是他,扯女生头发的是他,和老师顶嘴的是他,经常打架斗殴的还是他。《飞不起来的童年》是一部古巴电影,上映于2014年。电影将镜头对准了一位性情叛逆的"坏学生",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个角度进行展开,观众可以通过画面看到培养一位"优秀的学生"有多么不容易。

《飞不起来的童年》:十一岁的不良少年,担负着三十一岁的责任家庭——学校——家庭,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不亚于学校家庭是一所独立的小学校,社会是一所复杂的大学校,社会影响着学生当父母不负责任,社会充满不良诱惑,老师是归正学生人生道路的最后一道力量

<h1 class="pgc-h-arrow-right">家庭——学校——家庭,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不亚于学校</h1>

长久以来,社会赋予了教师这一职业极其重大的责任,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三观。这也造成了一些父母有了逃避教育孩子的责任的理由,甚至以为将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

《飞不起来的童年》中,十一岁的查拉是六年级的学生,他和吸毒的单身母亲住在一起。母亲没有工作,经常醉酒至深夜才回家。查拉虽然年幼,但是已经担负起了挣钱养家的责任。他通过养鸽子获得一些零用钱,通过训练战犬来补贴家用。这种家庭环境和谋生手段使得他少年老成、性情暴戾,是同学和老师眼中的"坏学生"。

《飞不起来的童年》:十一岁的不良少年,担负着三十一岁的责任家庭——学校——家庭,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不亚于学校家庭是一所独立的小学校,社会是一所复杂的大学校,社会影响着学生当父母不负责任,社会充满不良诱惑,老师是归正学生人生道路的最后一道力量

一个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他已经在一个家庭中生活了多年。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最早的启蒙老师,此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这种状况基本上每天都在上演,一个学生的一天,离开家去学校,再从学校回到家,所以学生的"老师"其实是学校里的职业老师和家庭里的父母老师。

查拉在学校里有朋友,也有喜欢的老师。他或许成绩不够突出,举止有些出格,但都可以通过教育与引导得以改正。这种改正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严格要求,如果离开学校的这段时间没有人去监督,如查拉这样的孩子能够做到自我约束吗?放学之后,这部分责任必须要有负责任的父母去担起。可惜查拉没有,所以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飞不起来的童年》:十一岁的不良少年,担负着三十一岁的责任家庭——学校——家庭,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不亚于学校家庭是一所独立的小学校,社会是一所复杂的大学校,社会影响着学生当父母不负责任,社会充满不良诱惑,老师是归正学生人生道路的最后一道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老师需要开家长会,甚至需要单独约见家长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的原因。如果想要解决孩子具有的一些潜在的不良问题,只靠老师课堂上的说教是万万不行的,只有家庭和学校共同作用才能让孩子早日纠正问题。

<h1 class="pgc-h-arrow-right">家庭是一所独立的小学校,社会是一所复杂的大学校,社会影响着学生</h1>

如果学生只是身处学校和家庭,那么无论这两个地方多么糟糕,他多少还是被保护着,所接触的也是比较纯洁向善的人和事。但是家庭身处社会之中,父母的人际交往与处事方式都深深影响着正在成长的学生。

查拉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他家的楼上就是斗犬与赌博的场所。里面有一个男人有可能是他的爸爸,查拉问过他是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男子说不知道。父爱缺失,母亲又没有能力照顾他,他只有自己坚强起来才能勉强维持这个家。

《飞不起来的童年》:十一岁的不良少年,担负着三十一岁的责任家庭——学校——家庭,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不亚于学校家庭是一所独立的小学校,社会是一所复杂的大学校,社会影响着学生当父母不负责任,社会充满不良诱惑,老师是归正学生人生道路的最后一道力量

不在学校的日子里,查拉也大多不会回家。他会一个人站在楼顶训练他的鸽子,有时候沿着火车轨道或者在街巷中游走。老师和朋友都不喜欢他训练战犬,可他不能放弃,这是他和妈妈赖以为生的活路。学校里的人以为他是被楼上那群赌博的人教坏了,其实他只是为了活下去而已。他分得清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而且那个可能是他爸爸的人虽然不承认,但是也一直在暗中照顾他。

查拉在一次气极之后藏起来了母亲的毒品,这导致母亲差点丧命,并被强制戒毒。如果母亲成功戒毒,也许查拉后面的生活会好一些。可是她失败了,偷偷的跑回了家,像个孩子一样选择了放弃与逃避。查拉知道,母亲吸毒不过是为了逃避责任与残酷的现实问题罢了,他看着疲倦不堪的母亲最后什么也没有说。

《飞不起来的童年》:十一岁的不良少年,担负着三十一岁的责任家庭——学校——家庭,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不亚于学校家庭是一所独立的小学校,社会是一所复杂的大学校,社会影响着学生当父母不负责任,社会充满不良诱惑,老师是归正学生人生道路的最后一道力量

少年查拉就像深陷在一个泥潭当中,他无论如何挣扎都不可能干干净净、轻轻松松地挣脱出来。他既不能抛弃母亲,又不能不继续训练战犬,更加没有来自父母深沉无私的爱。由于年龄不够,哪怕他退学都找不到一份工作。在这个污浊的社会,他要学着生存,他能做的只有尽量让自己变得别太坏。

<h1 class="pgc-h-arrow-right">当父母不负责任,社会充满不良诱惑,老师是归正学生人生道路的最后一道力量</h1>

查拉在学校里有一个喜欢的老师,她叫卡米拉。卡米拉早就应该退休,但一直在教学。当学校决定将查拉送去劳教所时,卡米拉据理力争,她的固执惹怒了许多老师,招来很多不满,甚至被逼强制退休。在最后的会议上,卡米拉这样说:

"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需要4样东西:家,学校,严厉和爱。但是走出校门,就要面对社会百态。作为一个老师需要知道,外面有什么东西正等着他们。过去生活比现在简单多了,我也清楚地知道给学生们准备什么,但现在,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别给他们准备什么。"

卡米拉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她见过太多像查拉一样的学生,也深知一旦送去劳教所,也许就意味着查拉再也不能走到正常的人生道路上。

如果你想要一个少年犯,就用对待少年犯的方式去对待他。

《飞不起来的童年》:十一岁的不良少年,担负着三十一岁的责任家庭——学校——家庭,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不亚于学校家庭是一所独立的小学校,社会是一所复杂的大学校,社会影响着学生当父母不负责任,社会充满不良诱惑,老师是归正学生人生道路的最后一道力量

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好像一直没有定论。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虎妈猫爸、赏识教育、溺爱教育和否定式教育等形式。在学校也存在着自由教育、自然教育、专业教育等形式。但是无论哪一种教育,都没有说要把孩子往"少年犯"的道路上引导。

查拉一系列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他无可奈何、无法解决的残酷现实问题,如果学校在此时选择放弃他,把他转到劳教所,那就是在他已经十分不幸的人生当中又将他往深渊中推了一把。这些绝对不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飞不起来的童年》:十一岁的不良少年,担负着三十一岁的责任家庭——学校——家庭,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不亚于学校家庭是一所独立的小学校,社会是一所复杂的大学校,社会影响着学生当父母不负责任,社会充满不良诱惑,老师是归正学生人生道路的最后一道力量

老师应该在学生的人生中点燃一盏明灯,所照亮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方向。

什么"优秀的学生"呢?也许他应该是成绩突出。但是,教育一开始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考高分。窃以为,只要教育能够让一个人会思考、不无知、不作恶,那么这个学生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培养一名优秀的学生,绝对不能仅仅依靠老师,家庭和社会也是关键因素。好比最近热映的电影《误杀》中有一句台词:"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少年素察在邪恶之路上一步步堕落,这与他失职的父母和贫富悬殊、公权滥用的社会脱不开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