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邪君最近被微博刷到的一组动图惊艳了。
评论中,也是清一色被神仙身材给惊艳的:
网友们口中的这位“神仙漂亮姐姐“”,名叫赛德·查里斯。
出演本片时,她已经37岁了。
可摇曳生姿间,依然有着少女一般的俏皮灵动。
举手投足间,又有着成熟女人的优雅妩媚。
尤其是那双价值500万元的玉腿,更是让人移不开眼睛,也难怪她有“好莱坞第一美腿”的美称。
米高梅公司曾为她的长腿购买达$100万美元的保险
自幼学习芭蕾舞,13岁就开始参加欧洲巡演的她,有着极其深厚的舞蹈功底。
25岁时她转投大银幕,签约鼎盛时期的米高梅,一跃成为公司舞后,参演了多部经典歌舞片,其中就包括那部巅峰之作《雨中曲》。
可以说,她见证了歌舞片最辉煌的年代,也目睹了歌舞片的终结。
动图中的这部电影,便是她在米高梅拍的最后一部歌舞片,也是“歌舞片时代的最后一部”,她也因此成了歌舞片“最后的女神”。
带着那个年代最后一丝浪漫主义情怀,这部电影有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
玻璃丝袜
Silk Stockings
片中与赛德共舞的,是当时百老汇、好莱坞双料舞王,“美国女人做梦都想与之一舞”的弗雷德·阿斯泰尔。
彼时已经53岁的弗雷德依然玉树临风,和赛德简直配一脸。
故事发生在浪漫之都巴黎。
弗雷德·阿斯泰尔饰演的史蒂夫是一位来自美国的电影制片人。
为了请才华横溢的前苏联音乐家博洛夫给自己的新片作曲,他亲自出山来巴黎找到了正在此演出的博洛夫。
为了把属于国家的艺术家请(押)回他的祖国,苏联艺术部也派了3个委员前往巴黎。
可惜3个委员很快就被史蒂夫“荼毒”,沦陷在资本主义的香车美女纸醉金迷中。
无奈,苏联艺术部只好派出了他们的杀手锏:妮诺契卡同志。
这位铁骨铮铮一身正气的女官,比男人还要纯爷们,16岁就杜绝了所有娱乐活动,18岁就当上了女子坦克队队长,心中只有国家利益和崇高理想,和之前去巴黎的三个“蠢货”完全不是一路货色。
刚到巴黎,她就对这里“腐朽”的一切感到不满。
门童要帮她提行李,她认为这是社会的不平等,坚持自己动手。
上楼要走楼梯不愿坐电梯,豪华的酒店套间也被嫌弃,还不如她住的工人宿舍。
看到橱窗里秀色可餐的女士丝袜,她更是充满鄙夷:这种文明是如何存活下来的?
很快史蒂夫就闻讯赶来。
针对博洛夫的回国问题,两人展开对峙。
妮诺契卡一本正经地要和史蒂夫理论:
我代表苏联,要求你严肃处理此事!
史蒂夫却油嘴滑舌地只想和妮诺契卡调情:
亲爱的,我们可是在正值春天的巴黎~
为了拖住妮诺,史蒂夫谎称博洛夫其实是法俄混血,要想领他回法国,得先问问他的法国父亲同不同意。可惜他父亲正在国外出差,一时半会回不来了。
他还主动请缨,要带妮诺探索巴黎的“欢乐之处”。
妮诺虽然对这种“挥霍的刺激”不以为然,但为了深入敌人,她还是答应了。
第二天清晨,酒店都没开始营业,妮诺就已整装待发,而这大概也是史蒂夫来巴黎后起得最早的一天。
史蒂夫想给她展示女人最爱的巴黎,于是带她去看钻石珠宝、美容美发、奢侈华服、高档餐厅。
妮诺却不为所动,相反,她只有在考察锅炉厂、钢铁厂、水泥车间和流水线上的工人时才会露出笑容。
妮诺还没有被资本主义引诱,史蒂夫倒是先沦陷了。
这个古板得像个机器人,荒唐得有些可爱的女人,让他着迷。
送她回房时,他甚至情不自禁地亲吻了她。
妮诺倒是很淡定,两人就情爱与享乐,展开了第二次交锋。
妮诺认为,生理上的吸引不过是有迹可循的电子化学反应。
史蒂夫却告诉她,爱就是爱,想爱的时候就去爱,这便够了。
在史蒂夫的带邻下,两人有了第一次共舞。
一开始,是史蒂夫全权引导。
慢慢地,妮诺的身体也跟着旋律不由自主地舞动起来。
一曲舞毕,妮诺陶醉了。
她明知应该抗拒这种“放纵”,却无法抗拒这种“放纵”带来的愉悦。
她不再认为跳舞是浪费时间,甚至口嫌体正直地主动索吻,只因为这让人放松。
就这样,苏联艺术部的王牌,妮诺契卡同志,也“沦陷”了。
她开始享受花朵的芬芳,享受鸟儿的歌唱,开始打开窗户,享受巴黎的春天。
另一边,史蒂夫为了说服博洛夫给电影配乐,决定使出杀手锏:美人计。
他把影片女主,著名美国女星戴顿小姐也请到了巴黎。
热情奔放的戴顿小姐把博洛夫约到高定秀场,边唱边跳边换装,又是上下其手,又是拨雨撩云。
腼腆内敛的苏联艺术家哪里见过这阵势,立马就被搞定了。
古板保守的妮诺也从没见过这阵势,本是来找博洛夫谈话的她,不禁也被这些珠光宝气的霓裳羽衣深深吸引。
回到酒店房间,便有了开头那段最为经典的独舞。
妮诺一件件褪去了沉闷的工装,先是小心翼翼地把那反着玻璃光泽的透明丝袜放在胸前比划,犹豫再三还是换上了。
接着她一一换上了藏匿在房间各处的轻盈睡衣、束腰、衬裙,带上了可爱的蝴蝶结礼帽、佩戴起闪耀的钻石,最后还登上了一双高跟鞋。
那一刻她终于蜕变成完整的自我,仿佛一只破茧的蝴蝶,第一次忘情地旋转跳跃。
第二天她就同意了博洛夫为史蒂夫的电影创作配乐的请求,还在史蒂夫的带领下参观了片场,共舞一曲。
情到浓时,史蒂夫向妮诺求婚了。
可还没等妮诺同意,两个人又因为观点问题闹掰了。
因为博洛夫发现,这帮美国人居然把他创作的高雅的古典乐,改成了“低俗”的流行音乐,这让他无法接受。
妮诺更把这种行为上升为“辱国”。
妮诺不愿再听史蒂夫的解释,强硬地将博洛夫带回了国,完成了任务。
回到集体的怀抱后,妮诺穿回了工装,变回了那个冷傲的女官。
可感情是不会骗人的,她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史蒂夫的来信,也会在读信时落下思念的泪水。
尽管那些信件的内容都已被安全部门删除,只剩下一个开头“我亲爱的,妮诺”,和一个结尾“你的,史蒂夫”。
博洛夫回国后,也爱上了那种堕落之曲。
他终于明白古典与流行二者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比起高雅晦涩的古典音乐,浅显通俗的流行音乐反而能给更多人带来欢乐。
另一边史蒂夫也保受相思之苦的煎熬,办不了俄罗斯护照的他,只好想办法让妮可回到巴黎。
他匿名给苏联文化部部长写了一封举报信,举报三个原本肩负着文化输出重任的文化部官员在巴黎不务正业夜夜笙歌。
果然,部长再次派出了得力干将妮诺。
只不过这一次,妮诺可能无法完成任务了……
和所有经典歌舞片一样,这部《玻璃丝袜》也充斥着让人眼花缭乱的美女华服和应接不暇的舞蹈。
那个年代的实力派们,跳的每一步都赏心悦目,唱每一句都声入人心。
毕竟在舞台积累多年的扎实功底和干练台风,是当今演员训练个一年半载,也望尘莫及的。
除了塞德那段惊艳的独舞,影片最后也专门为弗雷德量身打造了一段表演。
因为这也是弗雷德在米高梅叱咤16年的最后一部歌舞片。
这是一代舞王舞后的谢幕,更是一个优雅时代的终结。
除了欢乐的舞蹈,影片的台词对白也十分精妙,幽默搞笑又句句珠玑。
有对假想敌犀利的冷嘲热讽:
也不乏理性的反思。
妮诺和史蒂夫争论的这段话即使放在现在看也颇值得玩味:
抛开各种政治隐喻不谈,影片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刻画更为动人。
塞德那段灵动的独舞,不只是一场换装大秀。那双玻璃丝袜还唤醒了她对美的追求,对欢愉的探寻、对爱的渴望、以及对自我的解放。
咱们有句古话,叫“女为悦己者容”。
但这部电影却告诉我们,女应该为悦己而容。
玻璃丝袜才不是“应该消亡的文明”。
它代表着一种勇敢、一种热爱、一种自信:认识自己的美,大方展示自己、并且享受这一切带给自己的愉悦,从来都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