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作者:江小小蓠

01

始终“在路上”的文德斯

年幼的文德斯站在二楼窗户前,手中拿着刚拆封的8mm摄像机,镜头捕捉到人潮涌动的大街。

接着,他又极为兴奋地将摄像机往上移,拍下了蓝天白云里群鸟的流动。

尽管漫无目的,但这无知的举措却与日后他的电影风格不谋而合。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维姆·文德斯

文德斯的电影里总有大段景深镜头、非冲突性的情节和连贯的时间移动,这些都赋予了电影纪实效果。

就像一架摄像机架在角落,记录着主人公如流水般的平淡人生,不经过任何剪辑,便呈现在荧幕之上。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正如文德斯在其著作《文德斯论电影》中提到,电影拍摄其实就是“一场没有仪表盘的盲目飞行”。

卡特·盖斯特也在《世界著名电影史》中写道,“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的‘机位不变,保持足够的镜头长度,留下思考的空间’的调度方法是文德斯崇拜、迷恋的导演手法。”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电影《东京物语》,小津安二郎导演,1953年

时至今日,文德斯已经跻身世界一流电影大师行列,在三大欧洲电影节上屡获殊荣。

1996年,接替伯格曼担任欧洲电影学术学院主席;在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艺术总监马克·穆勒对文德斯赞不绝口,称他“是当今世界影坛最伟大的导演之一”。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但在获得这些殊荣之前,文德斯的导演之路并不平坦。

尤其在1976年,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科波拉邀请他为西洋镜公司拍摄一部恐怖电影《汉默特》,但却票房口碑接连惨败。

但文德斯并未放弃,他就像电影里的男主人公一样,始终都“在路上”,追寻着心灵的慰藉。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02

德式公路片:《德州巴黎》

1984年,文德斯的《德州巴黎》在戛纳电影节上映,夺得最高荣誉金棕榈大奖。

这部电影被许多影评人认为“标志着文德斯美国化倾向的高峰”。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文德斯作为二战之后废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德国青年,受到美国文化影响至深。

尤其把电影当做宣传工具“对抗共产主义和法西斯”的好莱坞电影,更是永久烙印在文德斯的记忆深处。

正如他曾说过,“我看到任何欧洲片前,就已看过四十部霍克斯与福特的电影。”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电影《疤面人》,霍克斯导演,1932年

《德州巴黎》讲述的正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霓虹灯、广告牌、弹珠游戏、点唱机、嬉皮士、流浪汉、西部牛仔和黄沙大漠。

在这里,巴黎不是法国的时尚之都,而是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人迹罕至的地点。

男主角特拉维斯正是从德州的巴黎,穿越公路之旅,来到灯红酒绿的洛杉矶,又驱车前往休斯顿,寻找失落的亲情和爱情,最终又孑然一身回到那个遥远的荒原。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公路电影”是美国类型电影的一种经典形态。

文德斯对这种类型片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不仅他的大多电影都可归于“公路片”,如《爱丽丝漫游城市》、《柏林苍穹下》等,就连他的电影公司,也以“road movie production”(公路电影制造)命名。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电影《柏林苍穹下》,维姆·文德斯导演,1987年

但无论他在美国呆了多少日夜,拍摄了多少电影,他始终都无法改变身为欧洲人、德国人的事实。

所以他的公路片并不是纯粹的美国风格,而是“德式公路片”。

在悠扬漫长的镜头下,显示着文德斯的欧洲血脉。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维姆·文德斯导演,1974年

03

文德斯的欧洲血脉

《德州巴黎》上映期间,曾发生过一件小插曲,由于导演文德斯与电影发行商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电影没能在德国上映。

据说当时很多德国青年聚集一起,踏上火车,从慕尼黑来到瑞士,赴一场电影朝圣之旅。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让德国青年们魂牵梦萦,正是因为他们能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男主角特拉维斯始终在漂泊,为了偿还年轻时因放纵埋下的苦果,他来到荒原赎罪;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他从黄沙大漠又回到废墟的城市文明,寻找离开的妻子;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隔着一面永远无法凿开的玻璃,听到妻子长达九分钟的独白,“在这里,我总是能听见你的声音,每个男人的声音都像你。”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但当他终于找到始终追寻的东西以后,他却毫无缘由地放弃了。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特拉维斯是典型的文德斯式的电影人物:一个神经质的男人,有着一段缺憾的过去,总是自言自语,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始终孑然一身,在流浪,在追寻。

这类人物也是二战之后德国青年的化身,他们在废墟后重建的钢筋混泥土中成长,在遥不可及的美国梦面前无所适从,他们都是孤独症患者。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我们说文德斯的电影仍属德国风格,除了人物的追寻与救赎可以再现德国青年的精神状态以外,其拍摄手法也延续了欧洲电影的纪实传统,捕捉一些看似无聊但却生活化的场景。

如特拉维斯在漫无边际的铁轨上行走,在阳台边不紧不慢地整理鞋子,和妻子长达数分钟的对话,好像岁月在电影中绵邈无尽。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正如文德斯在文章中写道:“绝不允许时间性有所颠簸”。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 电影分享

纪录片《皮娜》,维姆·文德斯导演,2011年

你好哇,这里是江蓠工作室,我是小江。(全网同号)

如果你能看到这段话,相信我们已经做了至少三分钟的朋友。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这个期限可以延长至一万年。

戈达尔说:“电影是每秒24帧的真实。”

川端康成说:“今夜,海棠花未眠。”

博尔赫斯说:“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蒲松龄说:“天地大矣,无所不有。”

每周我都会在这里,陪你一同聊文学、聊电影、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让我们在光影文字中做梦,一起逃离这个苦闷的世界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