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淮悍将吕文德:路边丢弃草鞋而交了好运的大脚将军

作者:凤凰壹力

 京湖战区主帅孟珙出身将门世家,四川战区主帅余玠乃是书生投笔从戎。与他们不同,两淮战场上的大将吕文德原本是个樵夫,生活简单,每天上山砍柴、下山卖柴,他的生活与金戈铁马、荣华富贵本来一点边都沾不上,但他的一双大脚给他带来了好运。

两淮悍将吕文德:路边丢弃草鞋而交了好运的大脚将军

 吕文德的发迹很偶然,这还要从他的一双草鞋说起。一天,吕樵夫照常上山打柴,走着走着,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劲,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的草鞋早已破烂。吕樵夫每天要翻山越岭,鞋子穿得很费。好鞋他买不起,爬山也不方便,物美价廉结实耐用的草鞋是吕樵夫这类砍柴人的最爱。但再结实的鞋,也经不起磨损,总有穿坏的一天。吕文德看了看脚上的这双草鞋很舍不得,但也只能将之丢弃路旁。他没想到,轻轻一丢,好运就来了。

两淮悍将吕文德:路边丢弃草鞋而交了好运的大脚将军

 当时正是大宋绍定六年(1233年),时任淮东制置使的赵葵率军巡视城防,无意中瞥见路边的烂草鞋,不觉惊呼:我的天,好大的草鞋!这得多大的脚才能穿这么大的鞋。

 赵葵让人量了量,居然有一尺多长。赵葵吃惊不小,于是乎冒出一个想法,见见这位大脚好汉。赵葵派手下寻访当地居民,有人说这草鞋是一个卖柴的黑大汉丢弃的。赵葵巡视结束后就派一个小吏去寻访,要求一定要找到此人。

 薄暮时分,小吏终于找到吕文德住的破房子,正要敲门,忽见一彪形大汉挑担而来,不由大惊失色,原来大汉挑的竟是一只虎和一只鹿,那斑斓老虎看着似乎还未断气。大汉正是吕文德,虎和鹿是他当天的战果。敢情吕文德不仅砍柴,遇上猛兽就是猎户,人家是一身兼二职,樵夫、猎户两不误。

 小吏上前表明来意。当时天已经黑了,天黑路远,回城肯定来不及了,吕文德就留小吏在家住下。次日,二人一起来见赵葵,赵葵很欣赏憨实粗壮的吕文德,当即就把他留在帐前听用。

两淮悍将吕文德:路边丢弃草鞋而交了好运的大脚将军

 樵夫吕文德自幼过的是苦日子,没读过书,也不识几个字,平日就靠樵采、狩猎为生,但也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非常勇武威猛。

 吕家虽穷却是一个大家庭,兄弟很多,吕文德跟他弟弟吕文焕、吕文信,堂弟吕文福、吕文兴,儿子吕师夔、吕师孟,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夏贵等人,平日在乡里就结团抱伙,在当地小有名气。

两淮悍将吕文德:路边丢弃草鞋而交了好运的大脚将军

 吕文德投军后,衣食无忧,三餐管饱,对赵葵感恩戴德,平时干活也特别卖力。在与金军的几次遭遇战中,吕文德每次都是挥舞长刀冲锋在前,很是威猛。

 吕文德凭借战功,很快从普通一兵成了小军官。发迹后的吕文德不忘故人,将他的哥们儿、兄弟、子侄都招进军中。这帮人都是苦出身,质朴粗俗、无赖好斗、任侠尚义,如今从山野村民成了吃皇粮的官军,吃得饱穿得暖,一个个劲头十足,打起仗来个个奋勇、人人争先。

 吕文德带着这支小部队渐渐打出了名声,赵葵又有意提拔关照,没过几年,二三十人的小队就发展到了两三千人。

两淮悍将吕文德:路边丢弃草鞋而交了好运的大脚将军

 吕文德心气很高,一心要练就一支精兵。他的士兵跟他一样,多是身强力壮的农夫、樵夫、猎户出身,常年在野外干活,入伍从军后更是日日苦练,一个个晒得跟黑炭似的。这支部队很快就出名了,金军每次来,只要见到一群黑大汉向他们扑来,就大喊:“快跑,黑炭军来了。”

 1238年的庐州城下,前来救援的各路大军中就有吕文德跟他的黑炭军。

 黑炭军屡立战功,吕文德又是赵葵的亲信,朝廷论功行赏,吕文德的官升得也很快。淳三年(1243年)二月,福州观察使、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吕文德受命总统两淮兵马,开始独当一面。

————————————

摘自《最后的抵抗》

   45年,从联蒙灭金到崖山之战,抵抗的终点不是胜利,是尊严。

两淮悍将吕文德:路边丢弃草鞋而交了好运的大脚将军

作者:宿巍 太白文艺出版社 凤凰壹力

  从端平入洛到崖山之战,是什么支持着南宋政权在横扫世界的蒙古铁骑的冲击下坚持抗争45年?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

  本书细致还原了1234年—1279年间南宋、蒙古两个政权之间的生死较量。

作者简介

  宿巍,辽宁沈阳人,青年历史作家,精研宋史,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硕士学位,曾就职于北方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联蒙灭金写起,到崖山海战、文天祥就义为止。写了南宋和蒙古之间长达45年之久的攻防作战。

  13世纪中叶,蒙古迅速崛起,兵锋所向,东亚大地上的各个国家相继被并入蒙古帝国的版图之内。在蒙古灭金的之后,南宋独自抵抗蒙古军团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本书还原了两个政权之间的生死较量,这场断断续续打了四十多年的战争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故事和思考。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