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杠子头火烧:一种以“硬”著称的山东美食

在山东寿光市有一种特色面食——杠子头火烧,其小名叫签子馍,也被称作小山东锅饼。

杠子头火烧:一种以“硬”著称的山东美食

杠子头火烧

这是一种用白面烤制的饼,直径大约十厘米左右,因在火炉中烤过的缘故,使得饼最外面的那一层呈金黄色的脆皮状,外皮脆硬,但里面却松软喷香。从中间掰开,立马能闻到一股诱人的面香味儿。

听到“杠子头”这个称呼,总是给人一种硬邦邦的感觉,而且,让人觉得这个词貌似要表达“刺头”的意思。好好的一个烤饼,为何要叫这样膈应的名儿呢?

要说这个名儿,它一者表示火烧本身的质地比较硬;另一者是表示这种小吃在制作的时候,因面太硬,需要用一根很粗的木杠压面,所以,起名为“杠子头火烧”,而当地人将其简称为“杠子头”。

杠子头火烧:一种以“硬”著称的山东美食

制作杠子头火烧

说到“面硬”,这也算是杠子头火烧的一大特点。之所以硬,是因为杠子头火烧用的面,在和制时用的水很少,和出来的面,硬邦邦的,要用手揉的话,费力气还成效差。所以,加工杠子头火烧的作坊里,肯定有一根一头被固定在墙上的杠子。通常,人们会在墙上挖个洞,把准备的胳膊粗细的杠子一头插在洞里。在洞前面摆放一张大案板,将面放在上面,手拿杠子另一头,一上一下有节奏地按压着面。而这个活儿,算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吃力的一步。

揉好的面团,只需揪成均匀的面剂子,将其在案板上擀成中间薄两边厚的圆饼,放在铁鏊子上烤熟就可以吃了。

杠子头火烧:一种以“硬”著称的山东美食

加工杠子头火烧的作坊内

烤熟的杠子头火烧,香气扑鼻,富有浓浓的面香味,咬一口,外脆内软,而且,因它含水量少,不易变质。因此,在过去,杠子头火烧被人们用麻绳串起来,在出远门时,背在行囊中,作为途中的干粮食用。据说,山东人当年闯关东,就曾带过这种食物。

如今,这种美食依旧是人们外出时常带的一种食品。而且,在人们的加工改良下,杠子头火烧,不仅变得更为美观,也更符合人们的口味。

现在的杠子头火烧,已经不单是一种地方食物,而且也成为了一种地域性文化符号,它那坚硬厚重的样子,也体现着一代代寿光人坚韧而刚强的的精神!

杠子头火烧:一种以“硬”著称的山东美食

新样式的杠子头火烧

不过,杠子头火烧从发明到现在,已经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但其不论如何改良,它那硬而香的特点依旧保留着。因此,对于喜欢吃的人来说,对其是爱不释手;而不喜欢吃硬食的人来说,第一口咬下去,就不再继续吃了。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种情况也并不能否定它在山东人心中的地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