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4岁的罗先生老家在贵州,家乡那边有吃蜂蛹等昆虫的传统。9月13日,闲来无事的他,就想着去山上弄点蜂蛹当下酒菜。一个下午,张罗来很多蜂蛹,罗先生又是油炸又是焯水,用各种方式做了一顿“蜂蛹宴”,就着白酒好好吃了一顿。然而,满足了口腹之欲,也把自己折腾进了医院,还险些丢掉了性命~

当天晚饭后,罗先生就出现了胸闷、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本想着熬一熬就好了,没想到越来越严重,症状持续了5个多小时后才来到安吉三院急诊科就诊。
安吉三院急诊科周翔医生接诊后,立即对患者罗先生进行检查,心电图显示罗先生出现阵发性的室性心动过速,低血压,并于入院后反复出现室颤,周翔医生初步判断罗先生为蜂蛹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立即与急诊科医护人员对罗先生实施抢救,多次进行除颤治疗,并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
紧急抢救治疗后,罗先生逐渐恢复意识。后收治进入ICU进行进一步治疗。目前,罗先生情况基本稳定。
罗先生在ICU进行进一步治疗
由于蜂蛹食用价值高,
很多人会食用蜂蛹,
但小最也要提醒大家
注意以下禁忌事项,
毕竟“ 美食固好吃,生命价更高 !”
1.野生蜂蜜蜂蛹中毒大多是由于蜜蜂采集有毒蜜粉源植物,如雷公藤、大茶药、昆明山海棠等。此外,花粉采自烟草、附子、洋地黄和某些杜鹃花科植物,其 蜂蜜、蜂蛹均可致食用者发生中毒 。
2.普通新鲜或活蜂蛹无毒,而 胡蜂或黄蜂的蜂蛹却含有神经性毒素 ,死亡时间较长的蜂蛹可能产生大量组胺等蛋白质产物或者被细菌污染,蜜蜂幼虫体内粪便也含有毒素,误食这样的蜂蛹就可能引起中毒。还有 萤火虫幼虫在蜂房中借巢孵化的时候也容易被误食引起中毒 。
3.野生蜂蜜蜂蛹中毒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伴低热、乏力、头晕、四肢麻木。轻者口苦、口干、唇舌发麻、食欲欠佳;较重者腹泻有血便,还可出现肝损害症状和肾损害表现;严重者出现寒战、高热、尿毒症,最后导致死亡。
4.食用野生蜂蜜中毒在 0.5~24小时 即可感到发病,食用蜂蜜蜂蛹的 中毒埋伏期为2至4小时不等 ,中毒严重程度与摄食蜂蛹的数目多少有关。
5.食用野生蜂蜜蜂蛹时应避免与酒类共同食用。
6.采摘、购买、出售蜂蛹时,要正确识别可食用与不可食用蜂蛹。食用蜂蛹要按正确的食用加工方法,剔除有毒部分并加工至熟才能食用。在加工蜂蛹时,要注意将蛹和幼虫分开, 幼虫必须用沸水烫后除去其体内粪便,方可与蛹合并油炸 。
7.另外蛹内蛋白质丰富,含有一些肽类胆碱及酶类物质,成分复杂,一次切勿食用太多, 过敏性体质者切勿食用蜂蛹 。
8.如果食用蜂蛹后出现中毒症状,应尽可能进行 催吐和导泄,并及早到医院就诊 。
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口腹之欲
而把自己推入险境
来源:安吉三院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