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落木萧萧下,临夏的深秋已是细雪纷纷,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走在冷风中,总是想着能快点回到家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搅团,才能抚慰在凌冽寒风中饥肠辘辘的肠胃。

搅团虽做法简单,其中却也大有乾坤,是十分考验制作者眼力、体力的一道美食。水烧开后,将面粉细细均匀撒入,搅棍用力搅拌,边撒边搅,直到搅到没有干面粉结成一团为止,然后再倒入适量的开水,用文火慢熬,有少许冒泡时,用力搅拌,直至均匀无颗粒,全部熟透。正如那句俗话“搅团要好,七十二搅,搅团要然,勾子抡圆”,这样反复不停的搅动之下,才能有一碗劲道、绵软、滑溜的搅团。
这样一碗搅团,当然是用最传统的吃法。临夏的老搅团,一般是浆水作配,绵软弹牙的搅团从锅里舀出,用勺背压窝,在浇上提前准备好的浆水酸汤,加上油泼辣子、蒜泥、咸菜,一口下去搅团光滑细腻,香辣酸爽,还有一股豆香萦绕口中,回味无穷。临夏花儿里唱的“油泼辣子油泼蒜,辣辣的吃上些搅团”,说的不正是这样吗?
当然,搅团也不止步于一种吃法。搅团的味道取决于臊子,各种臊子也成就了不同味道的搅团,搅团是百搭的,正如西北人的豪爽随和。而搅团也是专一的,无论味道变换,那一口吃到嘴里的绵软细腻总是不变的,就像我们爱的这方土地,广袤无垠,也细腻深沉。
临夏作为面食大乡,而搅团却在众多面食中依然屹立,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之甚。搅团诞生于这片黄土地里,在困难时期,一锅搅团,是一家人冬天里的火炉,而到了现在,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冬天,寒风吹过时,搅团依旧在我心里,点亮了一盏灯。
来源:临夏市文旅之声
编 辑:马云山
总编辑:顾楚波
总监制:马可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