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义庭:从神童到巨匠》第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十二章 一波三折

作者:象棋缘
《李义庭:从神童到巨匠》第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十二章 一波三折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第十二章 一波三折</h1>

老冠军杨官璘在威风了四轮之后,突然地放慢了脚步,第五轮拿先手负于了杭州的刘忆慈。可能是因为过去对刘忆慈少有败绩的缘故,杨官璘今番遇上这个老对手也就没甚在意,但当刘忆慈在开局布出新阵后,他就在不知不觉中吃亏了。下风中杨官璘尽管发扬了他一贯的顽强作风,这盘棋也从上午一直战至晚上,可是刘忆慈的残棋同样非常老练,杨的马兵象终于还是没能抵挡住刘的炮双卒的进攻,败下阵来。此时杨官璘的积分虽然仍领先于群雄,但毕竟折了锐气。

《李义庭:从神童到巨匠》第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十二章 一波三折

(象棋缘注:这是一则名局,刘亿慈以“天马行空”的布局击败杨官璘,对顺炮布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挥车过河急攻的变例逐步退出,马八进九的稳健变化逐渐流行开来。)

第六轮杨官璘看来是受到上轮失利的影响,被西安王羽屏逼和。而此时一直就紧追其后的李义庭、上海徐天利却分别取胜了对手,大势顿成三足鼎立了。

被李、徐赶上后,杨官璘心态似乎有些不稳了,第七轮又败给了东北小将张东禄。这张东禄虽是首次参加全国赛,但初生牛犊不畏虎,加之本来实力就不俗,因此给了老将们很大威胁。

与杨官璘在这一轮同遭败绩的还有徐天利,他是负给了广州的朱德源。而李义庭则顺利地击败了郑州毕铁珊,开始独自领先了。

七轮交锋后,大赛休战一天,11月28日重新开枰,李义庭的对手是另一名东北悍将孟立国,两人对杀的结果是平分秋色。杨官璘则轻取了毕铁珊。

此时,积分表上,李义庭积十二分,仍居首位;杨官璘、何顺安、张东禄积十一分同居次席。也是冤家路窄,李义庭下一轮将与杨官璘相遇。

李义庭对杨官璘一战高度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杨早巳享有泰山北斗的盛名,实力的强大自不用说,关键还在于李义庭对杨官璘的战绩一向不佳,临战每每不免心存忌掸。说来也怪,李义庭1954年在上海滩的一举成名天下知是从连胜杨官璘两局棋开始的,但在此之后,李义庭对其他的所有高手的总成绩都处上风,惟独对杨官璘,他始终是负多胜少了。因此,在私下里,在棋艺的造诣方面,李义庭最佩服的人,就是杨官璘。李义庭心里很明白,要想在全国赛上取得理想的名次,杨官璘这一关是务必得全力以赴的。

鉴于目前自己的积分领先,加之对手又是棋坛领军人物杨官璘,李义庭赛前为此制订的策略是以稳妥为上,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此基础上等待战机,能胜则胜,没有机会就不怕和棋。而杨官璘的情况则正好与此相反,因此他的战略思想也就是以力争胜利为主。从棋局的进程来看,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这盘棋由李义庭执先,他以中炮先锋马缓开车出战,避开了过去他与杨官璘对弈早早就出车的熟套,目的也是为了寻求一些新变化。杨官璘末出意料地应的是自己最拿手的屏风马,但随后的手段就显得特别强硬了。当李义庭变换次序先出左车时,杨官璘来了个右炮压住下二路,把李义庭的大车封得死死的;而当李义庭再出右车时,他又左炮挺入上二路,再度封车,其强烈的争胜欲望真是跃然抨上。

李义庭的双车被钳制,固然有不利的一面,但这也并非没有补偿,那就是也同时牵制住了杨官璘的双车双炮。李义庭靠马炮在前方效命,吃掉了对方的中卒,杨官璘也十分机警,趁捉炮之机,联车生根,扩大自己的空间优势。其后,李义庭中兵衔枚疾进,渡河作战,直奔敌方九宫而去,但杨官璘的右马也借势扑出,占据象头好位,双方各有所得,形成了互有顾忌之势。李义庭的过河兵毕竟是心腹之患,杨官璘硬是要除之而后快,他终于达到了这个目的,不过付出的代价是让李义庭的右车得到了解放。

局势就这样一直在平衡中发展,尽管和棋不是杨官璘心中理想的结局,而且他也总是在竭力挑起战火,但李义庭却始终弈来不急不躁,老练深沉,不抱幻想,不受诱惑,有机会兑子就兑子,绝不犹豫。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官璘也无可奈何了,只得面对现实,于是双方几经兑子,形成了均无力再战的局面,最后便签下了和约。

《李义庭:从神童到巨匠》第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十二章 一波三折

面对最棘手的劲敌,李义庭这一仗在战略战术的运用上都非常成功,顺利地实现了赛前的预想,这不免使他在思想上有所放松,对后面战斗的残酷性认识不足,结果导致他在“闯过了大江大河”之后,却在“阴沟里翻了船”。

保持不败的李义庭在第11轮上与温州沈志弈相遇,原以为李义庭会顺利过关,却没想到成为了他的“麦城之战”。这沈志弈在棋坛名声并不显赫,上一年才参加全国赛的角逐,但这次却突然发威,以“黑马”姿态出现,在前几轮即力斩数员大将。尽管沈志弈已有不俗表现,然而在李义庭的眼里,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李义庭下棋的一大特点就是遇强愈强,而碰上名气一般的棋手,反而不自觉地出现轻敌思想。像第一届全国赛上他负于北京侯玉山就是一个例子。

对沈志奕的这局棋,还有个背景导致了李义庭的自信,那就是由他握有先行之利。他摆上了中炮,对方则是顺手炮。沈志弈斗顺炮也是巧于心计之举,李义庭这一年出版了著作《巡河炮对屏风马》,棋界谁都知道其武器库里最具威险的就是这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了,而沈志弈以顺炮相迎,正是在于避开李义庭的杀手锏“巡河炮”,战略思想无疑很高明。见对方应以顺跑,李义庭倒并不以为然,他在第二回合就抢出横车,是力争以我为主的打法,因为顺炮横车也是他最熟悉自信的布局之一,胜率很高。

李义庭的横车直插对方士角,使的是一种叫作“单边封”的战术手段。这是最凶悍的下法,也显示出李义庭想拿下这局棋的强烈愿望。他当时的想法是,现在有好几个人同时领先,如果这盘棋能赢下来,说不定就把别人结甩开了,主动权就可以握在自己手中。而沈志弈面对拥有“小神童”盛名的强大对手却毫不畏惧,尽展“黑马”本色,与李义庭展开了硬碰硬的对攻战。

客观地说,进入中盘之后,李义庭已失去了先行之利,久缠下去并无益处,但毕竟有些轻看对手,早早收兵心有不甘,因此在有机会跃边马简化局势的时候,却硬着头皮弃掉底相,以兑边兵的手段进行大出车,还想仗着自己深厚的功力在混战中觅得胜机。这种不明智的抉择在对方有条不紊地控制下付出了越来越大的代价,结果李义庭不得不再弃一相。但一切都已无济于事了,沈志弈后面的手法非常老练,利用巧妙的兑子战术得一子。失子失势,李义庭已无力再战,只得停钟认负。他的不败纪录被打破,也失去了领先位置。

《李义庭:从神童到巨匠》第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十二章 一波三折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