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武圣王翦传:纪实历史小说 第一部 第二十三章 频山之神

作者:王根权讲书谱

武圣王翦传:王根权著

一部春秋战国史,

一部大秦帝国文明史,

一部王姓家族史。

版权所有,不得侵权,盗版必究!欢迎赞助!

发扬中华传统,弘扬文化国粹!

第一部王翦世家

第二十三章 频山之神

频山成就了王翦,王翦神化了频山。频山孕育了诸多王家将军,他们在中国统一战争中均建有奇功,故此频山被人们美誉为将军山。秦始皇帝统一中国,平韩、赵、燕、魏、楚、齐六国,夷吴、越两地区,王翦父子独平赵、燕、魏、楚、齐五国,夷吴、越两地区。频阳王翦,一家、二帅、三代、四将、五封侯。人民尊奉王翦为中华武圣,皇家敕封王翦为频山之神。

频山,屹于今耀州区与富平县境交界处。明《耀州志》记载:“将军山,王翦祠在焉。”王翦为频山之神,庙宇位于频山之巅。王翦庙宇,巨柏苍翠,郁郁葱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两千多年以来,频山远近闻名,王翦庙香火旺盛。中华尚武之士,不远千里前往频山,朝圣敬香。方圆百姓,顶礼膜拜,祭祀延绵。平素香客纷沓,适逢王翦诞辰之日农历七月初十,山上山下,人山人海。大戏连台,甚为热闹。两千多年间,王翦庙宇塌圯修葺,不知历数。宋时,庙顶被大风揭翻,椽上的浮席刮落山下。频阳乡民视浮席为神旨,在席落处又建一庙,再造王翦塑像,此乃九龙峪将军庙。

频山因王翦而名,多有美传。从山前入峪三里处的山岭上,有王翦坐骑的蹄印和王翦插剑的剑桩。向右高登二里,山腰有王翦淬剑池。水涌汪然,叮咚作响。再攀一段崎岖小道,有一处平地,横卧着一方巨石,上有平台阔数丈。此乃王家子弟与“鬼谷”徒儿频山演武,谈兵论阵、纵横捭阖、较长计短、指点江山之演武台。

频山除了敕封为将军山之外,人们还赋予了频山多个美名。频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怪石嶙峋,明月云渡。人们联想到王翦的武德,故此叫频山为明月山。频山古柏参天,林木苍翠,形如画屏,俨若拱障。人们联想到王翦父子的武功与大秦帝国的建立,又给频山送了一个美名叫锦屏山。频山雄伟多姿,高耸如云,伸向频阳的九座山峰,宛如九条巨龙。人们联想到在秦王扫六合的征战中,众多王家将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又为频山起了一个威武的名字叫九龙山。

赞曰:

武圣王翦,频山之神。

武功盖世,武德绝伦。

青山不老,芳华永存。

福祉洪荒,济泽万民。

懿美频山及频山之神的谮诗赋文,因年代久远,多从散落。石刻碑记,难以尽收。今仅收录部分,以饗读者。

王翦祠楹联

作者:杨爵

(一)

三秦成帝业灿然功绩在人间

六国尊王命伟矣勋名满天下

(二)

元勋开国允宜美应英雄事业壮三秦

明哲保身岂为良田儒将风流高一代

杨爵:字伯修,号斛山,陕西省富平人。生于1493年,卒于1549年,终年五十七岁。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后任山东道、河南道监察御史,擢御史。嘉靖二十年(1541年)二月初一日,天微雪,大学士夏言、礼部尚书严嵩等作颂称贺,取悦世宗。杨爵以非瑞称贺,直言极谏。”世宗览疏震怒,立下诏狱拷掠,血肉横飞,死而复苏。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给饮食,屡濒于死。主事周天佐、御史浦鋐上疏解救,先后杖死狱中,自此无敢言者。后又有工部员外郎刘魁、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五年不释。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八月,出狱。才十日复追捕。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释之。居家二年,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月九日逝世。著有《周易辨说》《中庸解》,又有《斛山遗稿》传世。杨爵去世20年后得以平反昭雪,隆庆初追赠为奉仪大夫、光禄寺少卿。万历时加追“忠介”谥号,令省、府、州、县为其建祠。杨爵与海瑞为同期铮臣,时有“北杨南海”之称。清康熙皇帝为杨爵题赠:“杨忠介公明代事,关西夫子清世称”。毛泽东点评《明史·杨爵列传》时写道:“靡不有初”。指出了封建帝王很少能始终如一励精图治的通病,赞赏了杨爵的谏言政见,为杨爵与嘉靖皇帝做了公正结论。

敕封频山神美应侯碑记

作者:杨恒

粤稽古有一代英明之主,必生一代明世之佐。元首股肱,相须以有成也。

仿之青史,班班可据。而秦自孝公强后,凭陵江汉,并吞六国。而崤函汧渭之境,邻国莫敢撄其锋。时有荆楚背叛,秦君召能善将;将择其姓王名翦者,有运筹帷幄之才,决胜千里之略。东征一举,而扫除六国,秦君诚知人也。允若此,则功烈满乾坤,忠贞贯日月,讵不可懋赏开?以故,秦君封美应侯者,高其爵也;赐美田千顷者,厚其禄也;厥配华阳者,施其乐也;择处频山之阳者,令其居也!

富邑刘侯,素慕忠良,躬亲庙所而往拜之。输银三两,以为新庙之资;削人一丁,以为招僧之计。又命富民李朝观、居士李时新,纠会人各输资材。于万历十二年间,鼎新庙宇,前增献殿三间。虽云众人所成,实刘君督责之功多也。

然忠臣烈士,精神万古不磨。前足以扶往古者,后亦可以扶将来;上足以安朝廷者,下亦可以泽百姓;远足以尊四海者,近亦可以保一方。若不重修庙貌,则前之功不彰;若不勒之金石,则刘君之心不著。而朝观、时新等之心,亦泯泯罔闻而已矣!慕忠良之心,亦何由白于后也耶!于是为叙。

杨恒:生卒不详,今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人。明嘉靖监察御史杨爵之孙,官至上林苑监丞。

频山神庙碑记赋

夷灭六国兮,一代元功。

厥配华阳氏,接踵娥英。

源远流长兮,支派分明。

云乃蔚起兮,瓜瓞向荣。

望古追踪兮,郁郁佳城。

牒垂奕叶兮,赫赫先声。

写于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秋月

题王将军庙碑五首

作者: 李因笃

史记将军,频阳东乡人。吾村在频山之下。古老相传,庙神将军为社神,山亦有庙,庙额曰美应侯。予少时读书山中,闻祈雨者挹水龙泉,数验如响,故又称将军为频山神。按是乡庙数十处,惟吾村以七月七日为将军诞辰,必大作社衎之至。将军所居名千口,葬到贤镇东约,咏其概云。

(一)

频山频水树森森,地托将军有故林。

断碣已随丹篆冷,荒台曾染翠华深。

村霞晚抱高峰落,碛月秋生古涧阴。

为溯枌榆通里社,沿公伏腊烈于今。

(二)

秦皇笑谈取群雄,一代宗臣首战功。

世远旗常征野老,兵余剑佩式风英。

新加大栋跻攀里,旧请良田指顾中。

过客不须论往劫,乡人岁岁荐歆同。

(三)

山灵神佑报祠长,梓里还留血食乡。

古屋塞雕愁自站,云旗风马怒来翔。

遗封第宅传千口,伏处松楸列五王。

大泽为陵陵是谷,间寻圣谠此褰裳。

(四)

山居滂沛颢灵偏,美应为霖俗并传。

避暑湾西遮虎阜,闻雷庙左带龙泉。

千家俎豆兼秋报,四野桑麻接暮烟。

欲问崇褒何代始,村翁不记汉唐年。

(五)

当时定非涧流南,六月佳城晓雾含。

贝阙珠宫移海市,雕戈铁马隐山岚。

长杨溜雨哀声合,老柏摩霄黛色参。

莫使墓田侵牧竖,清门连复起朝簪。

李因笃:字天生,号子德,富平县薛镇韩家村人。生于1631年,卒于1692年,终年61岁。8岁能文章,11岁入痒,苦学强记,博极群书,精古音韵,长于文学,尤于赋诗。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御试授翰林院检讨,未两月,以母老乞归,其终身不复仕。同顾炎武为至交。富平李因笃、周至李二曲、眉县李柏史时称“关中三李”,清初著名关学家。著有《受祺堂文集》15卷、《诗集》35卷、《汉诗评》10卷、《广正韵》10卷。

题王将军庙碑

作者: 路立孔

将军庙貌自萧森,奕奕层轩出故林。

碧瓦久飞山雨歇,朱甍常卧水云深。

凉风钟鼓吹秋爽,落日松楸入暮阴。

报祀不知几岁月,人传伏腊盛于今。

路立孔:生卒不详,字东山,今富平县薛镇人。天才英迈,嗜古工诗,不乐仕进,广游远方。归里与魏季始读书明月寺,老而弥笃。著有《春草堂》遗世。

过华阳原

作者:曹玉珂

荒村枯树春,平野临华渭。

青草分马首,当时锦幄地。

将军严北发,频阳摇旌旆。

前途逢翠华,翚车鸣瑶佩。

围毂驰红妆,彩映鹰扬队。

从官宣天言,遇处即赐配。

倏忽兵为城,中竖起绣第。

铁马也不嘶,歌吹遏霮霨。

晓起变发丝,仙芝赐天妹。

信宿到青门,六宫迎甥婿。

万斛主府开,阿房共壮丽。

祖龙多生疑,御府取若寄。

我叹古达人,身无难处世。

料主复审敌,居功安无忌。

杜邮与上蔡,嗜杀识先味。

将军惟谋胜,深绝长平事。

歌凯云梦回,以凤鸣哕哕。

迄今邑山祠,白髭朱颜丽。

香烟讥萧史,空嗟弄玉逝。

华阳人尚见,月明鸾鹤至。

曹玉珂:生卒不详,字禹疏,号陆海,富平县人。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曾任山东省寿张县知县,官至中书科中书。著有《缓斋集》。

将军山

作者:李世垣

将军山上将军庙,庙赛将军山此名。

山上将军今不见,庙前松柏自参横。

华阳锦帐人何处,美宅良田主几更。

日暮半岩云四合,雷殷疑是鼓鼙声。

李世垣:生卒不详,字星门,山东省德州人。清进士,乾隆十二年任职,以孝行著。莅官勤政,筹实荒供,军旅措置。

游显云台至富平将军山

作者:于右任

1921年元旦(正月初一)拂晓,出游显云台至富平将军山。山旧有王翦庙,今废矣!

昨夜不寐到今年,破晓寻春一泫然。

战垒回风吹野烧,麦畴残血露新阡。

将军山上围春鹿,祋祤祠中礼汉贤。

载酒江湖当日事,戎衣困顿误神仙。

于右任:生于1879年,卒于1964年,1964年11月11日逝世,享年八十五岁。三原县人,著名的革命家、书法家、诗人。曾就读于宏道书院、味经书院、关中书院和陕西中学堂。后因反清逃亡上海、日本,加入同盟会。曾创办《神州日报》《民吁报》《民主报》。历任中华民国政府交通次长、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上海大学校长、国民党政府检察院院长。

古迹

作者:李采白

余避乱居富平到贤镇,相传晋公子重耳去秦,曾经此地。该镇东门外二里,有王翦墓。

忽忽晋公来渭上,萧萧王翦卧频阳。

瓜分豆剖民憔悴,凭吊西风说断肠。

李采白:字同初,号望三堂主人。蒲城县苏坊镇后李村人。生于1874年,卒于1941年,享年67岁。17岁中秀才,厌八股,淡科名,执教多年。1925年历游洛、汴、京、津,聘以县长,辞而不就。后受杨虎城之请,任陕西省政府高级参议。曾为营救中共蒲城县地下党负责人周至仁多方奔走。著有《望三堂七绝抄存》。

王翦墓诗

作者: 纪子厚

1937年5月3日晚,读秦史王翦灭楚事。王将军系余同乡。当日逢始皇苛刻残暴之主,将军一武人能谦恭处之,始皇竟以六十万兵托之伐楚不疑。况将军能以功名终,子孙传万世,坟墓峥嵘浮原!吾富邑两千余年旧族如王翦者有几家耶!作王将军翦墓诗一首。

几朝兴盛几朝亡,多少帝王无下场。

今日临原东首望,高坟犹插子孙香。

纪子厚:小名彦坤,又名书元,字静一,富平县到贤镇新合村人。生于1879年,卒于1947年,享年78岁。清末秀才,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考学暇余,创作剧本10余部,诗词600余首,诗品极佳。

王翦

作者:许文蔚

华阳下嫁到富平,雄主遣将有权衡。

为灭六国建树勋,频阳将军负盛名。

许文蔚:富平县老庙镇上河村人,原富平县政协委员。生于1911年,卒于2000年,享年89岁。一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精通文史,善赋诗词。著有《咏诗三百首》《老庙文史资料》1-3辑。

登频山

作者:惠志刚

2002年11月6日,为采集王翦传说赴底店乡九龙村,瞻将军庙,登明月山(即频山),浮想联翩,感慨万端,遥望频阳,欣然命笔。

频山雄兀众峰端,俯瞰三秦冲霄汉。

九龙深处生灵气,将军庙里香火绵。

淬池书台记佳话,蹄印剑桩忆当年。

我欲梦遨千口村,似见耄翁在耜田。

写在《王翦评传》脱稿之日

频山多灵秀,王翦第一人。

忠心事四代,赤胆志不泯。

纵马剪群雄,横戈六合浑。

功高彪青史,德迈贯乾坤。

惠志刚:陕西省富平县到贤镇西仁村人,1940年10月生。执教22年,1980年后从事党务,曾任富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县政协第八届常委、学习委员会主任,兼渭南地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理事。著作有:《烈火无情人有情》《当代青年的光辉楷模——邵小利》《张义安将军》《杨昌年与富平东四团》《纪子厚诗文选》。主编《到贤文史》,主持编写《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富平县组织史资料(第三卷)》等。

登将军山

作者:王茂义

秦皇请将临美原,华夏一统两千年。

功成身退卸甲去,不见将军只见山。

报国报民鞠躬瘁,知进知退甚英贤。

端阳时节拜先辈,建设故里自扬鞭。

王茂义:富平县流曲镇昌宁村人。1949年生,1970年参军。复员后历任流曲、王寮、赵老峪、美原等乡镇团委书记、党委副书记书记、县计生委农办主任、富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委副书记、陕西省高建公路管理局处长。

过王翦墓

作者:李问圃

2002年孟夏,随富平人大常委会文物视察,组驱车过王翦墓,但见蓝天,白云,青冢,绿野,景仰之情油然而生,遂成小诗一首云:

横扫六合建奇功,伟业灿然垂大名。

惊天鼙鼓征尘远,映月刀弓清霜凝。

虎归平畴识进退,马跃沙场任驰骋。

今日将军墓前过,犹觉四野起雄风。

李问圃:1946年生,富平淡村镇禾嘉原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富平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会员。1995年至2002年先后任富平县图书馆、文化馆馆长,著有《李问圃文学艺术作品集》。

王翦赞

作者:王幽

王翦一怒灭六国,佳话流传两千年。

秦皇赐宴喜相庆,将军挥师凯而旋。

华夏由此趋一统,青史从新开纪元。

贤哲深谙文武道,功满卸甲归田园。

王幽:1940年生,富平县曹村镇大贾村人。先后在美原中学,曹村农中、曹村中学任教。

王翦墓

作者:王中陵

觅侯问舍耻当垆,破赵亡燕是坦途。

有“始”以来多好铁,为王勇作阵前驱。

王中陵:作者不详。

作者:易生

七雄争霸举征帆,内里秦皇志更坚。

四海承平怀往事,武成勋业耀尘寰。

易生:作者不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