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家书》“谕纪泽·作文作诗均宜心有摹仿(咸丰九年三月初三日)篇”
学习有没有捷径?
我不知道。
如果有,那么“模仿”一定是捷径之一。
1.原文小记
小儿写影本,肯用心者,不过数月,必与其摹本字相肖
不特写字宜摹仿古人间架,即作文亦宜摹仿古人间架。
尔以后作文作诗赋,均宜心有摹仿,而后间架可立,其收效较速,其取径较便。
2.二三小言
“间架”本指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后常用来比喻文字、书画、文章的结构和布局。
曾国藩在这封家书里说,小孩子如果用心临摹字帖,不用几个月,写的字就能和字帖里的字有几分相似。
不仅仅是写字这样,写文章也是如此。
曾国藩说,写文章、写诗词都应该用心模仿,就能较快学会文章的结构和布局。
姚永朴说:有志学文者,其始必力求与古人相似,而不能不从事于模仿。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摄影博主黄一凯写的一篇文章,《模仿是最好的学习》。
他说:“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产品摄影师怎么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审美和创意水平?一般来说我回答都只有一个字,抄。”
然后,黄一凯就讲了一个自己模仿别人拍摄一个静物摄影作品的故事。
这个原作品如下图:
在模仿的过程中,他发现没有自己一开始觉得那么简单,遇到很多问题。
然后一一解决。
他后来成功模仿的图片如下:
有一个成语叫做“举一反三”,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是要被称赞的,而“举一反三”可以说就是模仿。
我觉得,模仿是能快速建立起概念、摸到门道的方法。让我们处在茫然无知的状态时,能快速找到方向。
“其收效较速,其取径较便”:这样学比较快,也比较方便。换句话说,这就是学习的捷径。
其实,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就是在模仿,我们的行为处事习惯也会在不自觉得模仿身边的人。
模仿是我们天生就会的学习能力,恰恰也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但是,有一点,模仿不等于照抄照搬。
无脑抄,不是捷径,是深渊。
3.今日小记
最近有尝试静坐,不过不是每日。
对收束心神、提高专注力很有好处。
不过坐的地方不宜太舒适,容易睡着。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