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负面频发、新三板摘牌,旗下14家子公司注销,狗不理包子要凉?

作者:王晓搞笑短视频
负面频发、新三板摘牌,旗下14家子公司注销,狗不理包子要凉?

文 | AI财经社 杨俏

编辑 | 杨洁

3月18日,天眼查APP显示,天津狗不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状态已于3月17日变更为注销,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据了解,天津狗不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为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彦森。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注册资本为50万元,主要的经营范围包括餐饮管理、餐饮服务、会议服务、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批发零售。

经AI财经社与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系,对方表示,天津狗不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达不到营业预期,只能关闭;此外,集团运营一切正常。而天津狗不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官方联系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狗不理节节败退

这已经不是狗不理集团旗下第一家注销的企业。天眼查APP显示,包括狗不理连锁餐饮(北京)、天津狗不理快餐、天津狗不理东湖大酒店、天津狗不理津龙炖品大酒楼、天津狗不理人力资源管理、狗不理和平里(北京)大酒楼等近14家公司,都已处于注销状态。

狗不理集团拓展多元化的道路是从2005年开始的。2005年,狗不理集团从国有转为私有,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1.06亿元拍下了天津狗不理集团公司国有产权及其对子公司所持股权。

此后,狗不理的经营理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一边开设分店,一边上市速冻产品,将速冻包子打上“狗不理”的招牌运往全国各地,业务线也逐渐拓展至高档酒店、咖啡品牌等。

2012年,狗不理带着其多元化业务向资本市场冲刺,欲登陆A股,但在2014年7月,狗不理集团的IPO状态变为“终止审查”。当时有业内人士指出,盈利不稳定、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等,是老牌餐饮企业无法通过上市审批的重要原因。

随后,狗不理转战新三板“曲线救国”。2016年,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它作为狗不理集团的子公司,由后者持有99%的股份。同期,天津同仁堂也在新三板挂牌。在这之后,天津同仁堂将持有的狗不理集团股份进行了转让。截至2016年末,天津同仁堂不再持有狗不理集团的股份。

在新三板挂牌后,狗不理的营收虽然逐年增长,但其净利润却并未呈明显增长。2017-2019年,狗不理的营收分别为1.08亿元、1.29亿元和1.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20.82万元、2068.49万元和2424.58万元,增长速度始终有限。而在这三年中,狗不理的毛利率分别为39.8%、39.26%、37.99%,逐年下滑。

狗不理将自身定位为“速冻食品行业的生产商和销售商”,除了餐饮店之外,从2016年起,速冻包子逐渐成为其主要的营收支撑。在2019年,速冻包子的营收6398.62万元,在总营收中占比超过四成。其次是酱卤肉制品,营收3007.46万元,占总营收的19%。

狗不理更是在财报中透露,公司产品的销售额及经营成果有65%来自于天津地区。产品单一、严重依赖区域化经营和旅游消费的狗不理,虽然享有老字号招牌的名誉,但在挂牌之后,并没有实现多大的增长。

最终,狗不理的新三板之路迎来了终点。2020年5月,上市不到五年的狗不理从新三板正式申请终止挂牌。对于这么做的原因,狗不理解释为“根据业务发展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需求,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及实际经营状况,申请终止挂牌”。

而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同仁堂已于今年再度启动IPO,欲冲刺创业板,目前已经处于上市辅导阶段。根据天眼查APP显示,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是两家公司的大股东,持有狗不理集团55.5%的股份,以及天津同仁堂41%的股份。

老字号不管用了?

作为老字号的狗不理,曾经进行过一系列转型的努力。

2014年,狗不理拿下了澳大利亚咖啡连锁品牌高乐雅在中国的永久使用权,尝试卖咖啡。2017年,狗不理还以扩展大健康战略为由,收购过保健品和益生菌企业;甚至试图进军美容业,卖起了面膜、眼罩等产品,但均没什么效果,很快就没有了下文。

狗不理还是很早就试图“触电”的老字号之一。在2015年,狗不理相继入驻了京东、天猫、每日优鲜等电商平台,玩起了生鲜电商,之后还尝试过电商直播。但电商渠道的销量却始终没能形成对其经营的有力支撑。

而与此相比,在社交平台上,狗不理包子“又贵又难吃”的负面评价却一直存在。在2020年9月,一则美食博主探访北京狗不理包子王府井总店的视频,又让狗不理陷入了舆论风波。王府井狗不理店认为该博主的评价侵犯了店方名誉权并报警,引起了轩然大波,狗不理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也遭到了央视的批评。最终,狗不理集团宣布,解除与该店面加盟方的合作。

狗不理集团在声明显示,北京原有的12家加盟店已收回11家,王府井店是狗不理此前在北京市场"硕果仅存"的一家加盟店。这也让狗不理的经营问题更为外界所关注。

目前,AI财经社了解到,狗不理在北京已无加盟店,只剩下一家狗不理前门店的直营店。

负面频发、新三板摘牌,旗下14家子公司注销,狗不理包子要凉?

狗不理的境况令人唏嘘。但目前面临着转型和增长难题的老字号,也不只狗不理一家。例如北京的老字号全聚德,从2017年至2019年,营收分别为18.6亿元、17.8亿元和1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7304.2万元和4718.7万元,业绩连年下滑。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对于老字号而言,最大的问题是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制约了其在产品创新层面的迭代升级,这也就意味着老字号企业需要思考,其整个组织架构是否有能力去匹配目前高度开放的竞争环境。

此外,老字号的发展也逐渐不适应目前市场情况。凯珩资本CEO吴志伟在接受AI财经社采访时曾表示,老字号们“仅有品牌没有热度”,品质下降、品牌的投入度低,都很容易让产品被市场边缘化和遗忘。此外,国内老字号企业众多,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稀缺性,企业光凭一面“老字号”的招牌,是缺乏竞争力的。

他也表示,对于老字号发展而言,线上渠道、线下专卖、运营团队等因素也很重要,很多企业以上三个维度都没有做好,盈利性自然很差。

但目前,仍然有为人熟知的老字号们,在试图冲刺资本市场。400岁的刀剪界老字号张小泉、300多岁的餐饮界老字号德州扒鸡都在准备上市;100岁的五芳斋也第三次更换上市辅导机构,准备再次冲刺A股市场。

老字号企业能否继续焕发生机、在资本市场立足,“重点并不在于是不是老字号,而在于企业真正值得投资的部分究竟在哪里。”投资人张平向AI财经社表示。但能在其中起作用的,显然并不仅仅是老字号上寄托的怀旧“情怀”。“情怀是在赚到钱的基础上抒发的,如果生存都成问题,有情怀又有何用。”张平说。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