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弘扬胡公文化 致力时代伟业《一带清风·胡公之路寻访记》首发

作者:浙江日报

16日晚,胡公书院灯火辉煌、书墨溢香,《一带清风· 胡公之路寻访记》首发式在此举行。《一带清风》由胡联章编著,是“胡公之路寻访记”系列的第一卷,它记录了胡公文化团队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间,前往金华各县市区和台州仙居、温州永嘉共11个县市区走访胡公文化的实况(包括文字笔记、摄影照片、联系公函、人员名单等)。

胡公之路寻访行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得到了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民宗局)、方岩风景名胜区、方岩镇、古山镇、市文联、市文广旅体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永康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市摄影家协会等单位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一路上,有关领导、参与寻访的队友还抒发了感言心语,敬勉励志。

寻访行动得到了各地的热情相助,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东阳市市长姚激扬等领导还亲自陪同,皆令人感动和难忘。

为了对胡公文化的研究、交流、传承有所裨益,胡公文化团队设想将有关探源胡公文化之行、之悟、之文,有所整理,用若干年的时间出品系列丛书《胡公之路寻访记》,《一带清风》是开篇尝试,希冀“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弘扬胡公文化,致力时代伟业。

弘扬胡公文化 致力时代伟业《一带清风·胡公之路寻访记》首发

胡公之路寻访记(总序)

胡联章

丽州神韵,人杰地灵。受到毛主席、习总书记赞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北宋名臣、永康先贤胡公(胡则),一生77岁,为官四十七载。他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两扶相印、历践要途,足迹遍及浙江、河南、湖北、山西、河北、广西、安徽、江苏(上海)、广东(海南)、江西、福建、陕西等地;曾两度出任江淮路发运使,两度担任杭州知州,两度履职计相(三司度支副使、权三司使);以宋知杭州府加兵部侍郎致仕,宝元二年(1039年)逝世,天子震悼,敕葬杭州西湖龙井源。

胡公出身寒素,不忘初心,立志高远。他献策镇西、遣返役夫、智去虎患、整治钱荒、睦邻怀远、重辟平反、力保庄田、治理钱塘、改革盐法、奏免丁钱、兴教重才、立训示后,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百姓感恩、敬之若神,尊为“胡公大帝”。范仲淹为胡公作墓志铭:“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胡公受到了宋太宗、元成宗、明太祖等历代皇帝的十二次封赏。

众愿通天意,民心书汗青。胡公是百姓心中的神,江南之星、华厦之祥。宋代,“浙水之东,祠宇相望”(南宋 陈宗仁《龙井源墓祭文》);元代,“凡村墟里社,必为祈报之所。故公别庙布满郡境,不啻数千百区”(元 黄溍《胡侍郎庙碑阴记》);清代,“浙东千里,几无一乡一邑无公庙”(清 应宝时《重建杭州龙井胡公庙碑记》)。民国时期,郁达夫到访永康,写下《方岩纪静》:“方岩香火不绝而又以春秋为盛,朝山进香者,络绎于四方数百里的山道上”。当今,胡公出生地永康古山镇胡库下村,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永康方岩胡公庙会,已有近千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6月13日,习近平同志视察金华磐安县,他在玉山古茶场说:“文物古迹中人变成神都是有功的,如永康的胡公、福建的妈祖…… 要保护好,要研究、开发、弘扬民族文化。”(《今日磐安》报)。

神州之东有永康,胡公文化源流长。永康是胡公故里、胡公文化的发祥地。为了进一步追寻先贤留下的足迹,探源千百年来百姓敬爱胡公的缘由,感受胡公作为一名勤廉爱民、善治益邦的古代官员,在精神文化、历史社会诸多层面留给后人的思考和启迪,在永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从2016年开始,胡公文化研究会、胡公书院联合有关方面(简称“胡公团队”),开展了“寻访胡公路 致力新时代”探源行动。

历史上胡公庙“布满郡境,不啻数千百区”。2018年统计,金华范围正式登记的胡公文化信仰场所就有90多处。各地的胡公祠庙与胡公文化活动,既是胡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功德的历史见证,也是黎民百姓对清官好官的敬仰期盼和美好生活之愿景的社会展示。

使命在肩,风雨兼程。胡公团队的同仁们奔走于峻山冽水、乡里村外,迎朝阳、送晚霞,用眼睛用耳朵、用笔头用镜头、用心灵用情怀,寻访记录了各地的胡公文化珍闻,获益匪浅:

磐安之行,幸闻了习近平同志2006年6月13日视察玉山古茶场时对胡公的赞评;

瑞安之行,亲睹了胡公当年印施的佛经真迹(明道二年,即1033年印施);

诸暨之行,喜见了毛泽东同志1959年8月21日在列车上接见永康县委书记(赞评胡公)之后接见诸暨县委书记的照片……

走进一座座历尽春秋的胡公庙,敬拜一尊尊庄严的胡公像,聆听一个个温热传奇的胡公故事,“寻访胡公路 致力新时代”探源行动也是朝拜圣贤之旅、心灵净化之旅、文化融合之旅、致力伟业之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胡公生前一心为民、敢于担当,身后为百姓称神、为历史称道,不愧是古代为官者的楷模、当今从政者的榜样。

古往今来,不胜枚举的同仁志士、乡贤后裔、专家学者皆在耕耘书海、寻踪史迹,研学胡公之“三立”(立德、立功、立言);探秘胡公之“三为”(为官、为人、为神)……

天耀中华,盛世书香。为了更好地研究、交流、传承胡公文化,我们设想将有关探源胡公文化之行、之悟、之文,有所整理,用若干年的时间出品系列丛书《胡公之路寻访记》,其中,第一卷至第十卷的书名大体拟为:

一带清风、二章和桂、三灵诞奇、四海名传、五言裁麟、六旬长喜、七里烟波、八典郡藩、九州施德、拾菌云外。

这些书名用语均选自胡公诗词和皇帝封赏胡公圣旨中的词句语境。

时光荏苒,其修远兮。寻访路上,曾经历漫天飞雪、倾盆大雨、山体滑坡…… 胡公团队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又欣闻: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毛主席、习总书记赞评的胡公精神持续饮誉九州、惠泽苍生!余不禁感慨:

胡公爱民万众敬,胡公忠良万岁情;

胡公之路万里行,胡公精神万年青!

且为序。

2020年6月9日

弘扬胡公文化 致力时代伟业《一带清风·胡公之路寻访记》首发

学习胡公感言选

一心为民

弘扬胡公文化,梦圆赫灵方岩。

——程学军(市委常委、方岩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胡公精神高山仰止,胡公文化源远流长。

——卢轶(副市长)

胡公赫灵,名则天下。

—— 朱彭年(市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局长)

“十岁上方岩,励志敬胡公”,是新一代永康人的必修课。胡公故事、胡公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永远求真向善、报效桑梓。

——童宇明(市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察委副主任)

胡公是为民办实事的好官,是以民为本、勤廉为政、敢于担当的优秀典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胡公精神,特别值得各级干部学习、领悟和传承,更好地为百姓多干实事、好事。

——厉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胡公服务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培养了一个又一个“胡公”。做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人,做对得起老百姓的人。

—— 黄立华(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为官心系百姓,功德鼓舞后人。

—— 胡培新(市文联主席)

秉承胡公精神,弘扬美丽文化。

—— 周晓青(市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