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那一年对于白薇来说犹如噩梦,后来虽然梦醒了,但伤疤还在。
白薇原名黄彰,出生于1893年的湖南省兴宁县。
白薇的父亲黄晦曾经留学过日本。按理说,黄晦应该思想开明,但上千年的封建思想太过顽固,犹如幽灵般在很多人的骨子里阴魂不散。
黄晦仍然主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女是没有权利做主婚事的。
16岁的白薇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了村里一个寡妇的儿子,这是她噩梦的开始。
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每一天都是煎熬。
这段包办婚姻让白薇痛苦,她的婆婆把这份痛苦的分量加重了一倍。
在白薇婆婆眼中,儿媳妇既然嫁进来了,就应该听她的使唤。
上世纪初,儿媳妇就是很多恶婆婆的压榨对象。如果有朋友看过萧红写的【呼兰河传】,肯定会对里面的小团圆媳妇印象深刻。小团圆媳妇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却一直饱受婆婆虐待,直到惨死。
白薇的婆婆把白薇当成了免费的苦力,白薇要负责种地、种菜、喂猪、做饭,洗碗等,她的丈夫却整日无所事事。
一旦婆婆心情不好,或者白薇的表现让婆婆不满意,白薇便会挨打。鸡鸭都是要拿来卖钱的,白薇的婆婆舍不得打,唯有白薇可以承受这皮肉之苦,打疼了打伤了,过几日也就好了。
白薇曾经被凶恶的婆婆咬断过脚筋,那一刻的痛不欲生,白薇多年后仍然心有余悸。

不甘心就这样过一生的白薇终于勇敢地从婆婆家跑了出来,那一夜,没有月亮,一片漆黑。白薇回头看了看那阴森森的房子,只觉得解脱了。
白薇跑回娘家后,却没有得到父亲的安慰。她的母亲心疼女儿的遭遇,不断抹眼泪。她的父亲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无论丈夫如何不好,都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不顾女儿的苦苦哀求,白薇的父亲还是把女儿送了回去。
不是所有父爱都如山。
白薇对父亲很失望,下一次出逃,她逃到了舅舅家,舅舅思想更开明,在他的帮助下,白薇去了长沙,就读女子师范学校。
白薇一直都喜欢读书,只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婚事,让她中断了学业,如今重拾课本,白薇的心是喜悦的,这种喜悦是踏实的。
1918年,白薇即将毕业,她的父亲突然带着许多亲戚来学校抓白薇回去。
白薇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再次成功逃走。
这一次,她逃得更远了。
白薇去了日本。
一切都是重新开始,贫穷的白薇在日本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她做过许多工作,只为了生存。
身处异国他乡,白薇是寂寞的。
白薇曾经主动追求才子凌璧如,却惨被拒绝。就在白薇情感失意时,一个名叫杨骚的男人闯入了她的世界。杨骚喜欢凌壁如的妹妹,但对方婉拒了他的表白。
杨骚和白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为失恋者,两人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情,进而变为了爱情。
这一年,白薇30岁,杨骚24岁。
杨骚是个文学男青年,说情话信手拈来,写文章诗情画意。白薇对他死心塌地,杨骚却人如其名,有一颗骚动的心。
被爱的人总是有恃无恐,杨骚后来多次对白薇提起,他仍然爱着凌壁如的妹妹。
白薇伤心过,懊恼过,但仍然坚信杨骚会忘记对方,完全爱上她。
然而杨骚和白薇谈恋爱的同时,还在追求其他女人。
1925年,杨骚不告而别,回到了中国。
当白薇得知杨骚在杭州的消息后,她也紧随其后,坐船回了中国。
杨骚逃,白薇追。白薇追得越紧,杨骚只想逃得更远。
白薇对他的爱让杨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杨骚离开杭州,又去了东南亚。
当白薇写了一封又一封情真意切的信给杨骚,杨骚却很少回信。
他后来在信中告诉白薇:
“我是爱你的呵!信我,我最最爱的女子就是你,你记着!但我要去经验过一百女人,然后疲惫残伤,憔悴得像一株从病室里搬出来的杨柳,永远倒在你怀中!你等着,三年后我一定来找你!”
面对杨骚的再一次不告而别,白薇似乎麻木了。她虽然伤心懊恼,却仍然在等着浪子回头。
单身的白薇把心思放在了事业上,她一直热爱文学,早在几年前便发表过文章。
白薇是有文学天赋的,1927年,白薇的作品《苏斐》在鲁迅主编的《语丝》上发表。
鲁迅第一次见到白薇时,笑着说道:“有人说你像仙女”,白薇听到鲁迅的赞扬后抿嘴微笑,长相秀气的她不缺人追求,奈何只对杨骚情有独钟。
随着作品的不断发表,她在文学圈的名气越来越大,她的未来是光明的。
1927年秋天,杨骚回来了。
白薇恨他的不告而别,又舍不得离开他。两人再次复合,这一次,杨骚似乎学乖了,和白薇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1928年,白薇和杨骚订下酒店,邀请众多好友来参加两人的婚礼。
婚礼的前一夜,心情激动的白薇睡不好觉。
白薇一直在等着成为杨骚新娘的这一天,当这一天即将到来时,白薇不禁问自己,这是梦吗?
是的,这确实是梦。
婚礼当天,杨骚忙着和另一个女人约会,竟然忘了自己的喜事。
好好的一场婚礼因为新郎的消失成了一个笑话。
一个人的痴情是有限度的,纵然痴情如白薇,在被杨骚一次次伤害后,终究明白了,杨骚并非她的良缘。
1933年,白薇把自己和杨骚多年的通信整理成合集后出版,书名为《昨夜》,和往事告别。
白薇曾经是一个有才华的作家,是文坛的新星,和杨骚正式分手后,白薇的事业也逐渐消沉。
她再也写不出好的作品。
1935年,林语堂向白薇约稿,她写了九百页的《悲剧生涯》。
这本倾注了白薇心血的半自传体小说,却被评论家评价为不值得一读,“ 九百页的豪气抒写,语言与结构却稍显粗糙,只是一味倾吐自己的苦闷,描写爱情的背叛,很多片段竟是雷同的。 ”
事业爱情都不如意的白薇变了,变得消沉抑郁。一段不成功的恋爱,有时给人带来的打击是致命的。
白薇身体越来越差,她常年生病,每天都要吃药。
作家郁达夫的夫人王映霞见过白薇,她说白薇得过肺炎、胃病,猩红热,风湿、霍乱等各种奇奇怪怪的疾病。
本就贫困的白薇把自己身上的钱都拿来看病买药了,温饱都成了问题。
年纪轻轻,她已经长了白发,容颜憔悴。
《妇女生活》曾经记载过白薇的生活日常:
“三五天的断炊是常事,有时突然发病,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不但茶水无人照应,并且还要等到偶尔来访的客人替她设法筹送药费。实在的,医药费对于她的负担太大,这重担快将她逼进坟墓去了。”
王映霞在自传中写道,她不理解为何白薇已经如此孤苦伶仃,仍然不愿意嫁人。
白薇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一段失败的恋爱后,大概对爱情已经心灰意冷了吧。
1938年,白薇重病,杨骚前去照顾。
杨骚在经历了很多女人后,才知道在这世上只有白薇能够对他无底线地纵容,他深情款款地表白:“往日全不知道爱你,现在才开始真正知道爱你了。”
这一次,白薇坚决地拒绝了他。她告诉杨骚:
“你现在变成一个完全的好人了,从此,你栽在我心里的恨,完全给拔掉了,你在我身上种下无限刺心的痛苦,已云消雾散了……我快乐,我将一天天健康起来!这不能不对你的转变作深深的感激!”
1944年,杨骚娶了一个新加坡华侨女子,两人育有三子,生活幸福。
白薇的余生在无边的孤独中品味着浓浓的哀愁。50年代,已经人到晚年的白薇主动申请去北大荒工作,她在北大荒工作了7年,在新疆工作了2年。
她专门去艰苦的地方,过着苦行僧一般的日子,似乎是为了惩罚自己。
白薇整日愁眉苦脸,做着最累的活,住着最阴暗的屋子,她的世界没有阳光。
晚年的白薇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这样的:
“而眼前的这位老人,头发稀疏蓬乱,脸上褐色老年斑像织了网的蜘蛛,眼睛被上下眼皮挤成一条缝,身上一件蓝布大襟棉袄,棉袄底边上白色缝线的每个针脚都足有半寸多长。尤其当她扶着两根棍子站起来的时候,不由使我想起风雪中乞讨捐门槛的祥林嫂。”
白薇这一生多病,加之心情长期郁郁寡欢,她一直认为自己不会活得长久,然而白薇虽然病多,却很长寿,真不知道这是上天的恩赐还是惩罚。对活得很痛苦的人来说,长寿有时候是一种折磨。
活不好,死不了。
杨骚死于1957年,白薇却活到了1987年。
1983年,杨骚的儿子杨西北为了给自己的父亲写传记,专门去北京探望白薇。
他不敢告诉白薇自己是杨骚的儿子。
他只告诉白薇,他来自福建漳州。
白发苍苍的白薇听到漳州这两个字后,思绪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她的脸上闪现了一丝笑容,接着是长久的落寞。
白薇缓缓地对杨骚的儿子说道:“ 我从前的爱人也是漳州人,我只有一个爱人”
1987年8月27日, 94岁的白薇走到人生尽头,没有亲人的白薇孤零零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白薇这一生就像她在生前留给自己的评价:“ 生无家,爱无果,死无墓。”
为了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白薇对自己最大的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