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作者:放开那历史

一个热气腾腾茶壶旁,两个国军将领围着一张桌子。对蒋介石亲笔手令,发表不同的见解:“要主动寻求战机,打出去,给林彪足够的压力?……蒋总统这是什么失心疯的命令?

现在让我们这群饿着肚子的兵,去牵扯林彪注意力,他可真是……”

“你说得没错,我们早已是弃子,可我们毕竟是军人……你们要和新七军一路,做一定程度突围努力,此外,你还要多加关注六十军内部情况……”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这是正在央视热播电视剧《大决战》中,六十军军长曾泽生与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一番心灰意冷对白。虽然当年,郑洞国布置突围任务时,曾泽生军长只是说,“部队士气低落,突围,我们六十军是没有希望了”,但是郑洞国可没想到,曾泽生早已打定主意,派人出城与解放军秘密联系,准备起义。

电视剧《大决战》最终曾泽生成功起义,不过任何真实的历史,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么,曾泽生长春起义,为何充满了惊险?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曾泽生将军)

事情起因还得从,刘浩奋笔疾书,求助东北野战军首长,林彪司令员一封急电,得到报告的毛主席,亲自起草一封回电说起。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毛主席)

1、毛主席延安点将

刘浩,原名刘健,化名刘若坚,云南人,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云南省宪兵司令卢国藩的女婿。一位出身云南的我党地下工作者。

刘浩也就是上世纪六十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反映长春和平解放红色电影,《兵临城下》片中姜部长的原型。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电影《兵临城下》剧照)

1946年4月26日,刘健夫妇,接到中央组织的通知,由朱德总司令带领,面见毛泽东主席,接受新任务。毛主席语重心长的说:“策反滇军,是一项最艰巨的任务,你们一定要做好”。

在上级领导安排下,刘健改名刘浩,一周以后,从延安出发,舟车劳顿,来到河北,我冀热辽边区。在当地我地下党组织安排下,刘浩乔装改扮成,一位进城农民的聋哑儿子,乘给国民党军送军粮的机会,混进敌占区。

与暂编十八师副团长,我党地下党员张士明取得联系,由专人将刘浩送往,驻防辽宁省抚顺市曾泽生第六十军军部。

此时,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我党地下工作者,第六十军副官处,上校处长杨重(真名杨滨),正愁新党员不能发展,情报没法传递,愁眉不展时,忽然一天,有位神秘人,走进他的办公室。

“杨重,你看我是谁”?杨重抬头一看,一眼认出,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云南罗平板桥,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刘若坚。欣喜若狂的他,站起身来,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接上关系以后,刘浩不仅及时传达中央首长的指示,更在杨重的安排下,化名赵振华,以六十军少校军需官的身份,开展地下工作,经叶剑英的批准,开始针对六十军策反工作。

1946年10月,曾泽生的第六十军,奉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梁华盛命令,前往吉林市布防。曾泽生军长苦心经营,命令杨重搞的吉林市城防计划图,在他的眼皮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到了刘浩手里。通过刘浩派出的秘密交通员,这份吉林市城防计划图呈送解放区,送到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的办公桌上。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陇耀师长)

2拒不接受

1948年,9月26日,28日两天,退守长春,被困几个月的六十军军长曾泽生军长,秘密与暂编第21师师长陇耀,182师师长白肇学等人会谈,决定举行起义。派出曾被俘我军释放回来张秉昌、李峥两人,带上白肇学亲笔手写,曾、陇、白三人签名的联名信,出了哨卡,找到解放军。

按照事先安排的联络办法,将联名信交到,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联络部,刘浩部长的手里。

于是,刘浩找到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并找来,原六十军海城起义部队184师师长,现任第一兵团副参谋长潘溯端,一起研究情况。

最后刘潘二人得出结论, :“六十军起义,时机成熟,顺理成章,应该马上派人联系”。刘浩更是胸有成竹地说,“必要时,他可以去长春走一遭”。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唐天际中将)

唐天际副政委,也点头表示同意,决定打电话给兵团司令部报告情况后,再确定下一步行动方案。

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电话打过之后,唐天际传来了兵团司令部,一个惊人的消息。

唐天际告诉刘浩,潘溯端,兵团司令部认为,“六十军起义有诈,突围是真。故意打马虎眼,迷惑我军”!

刘浩,潘溯端一下子呆住了。

唐天际还补充说,“兵团司令部刚刚得获的情报,长春的郑洞国守军,已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准备趁我军南下北宁线,攻击锦州之机,向沈阳、营口大举突围。

曾泽生等人联名信中,提议六十军起义成功之后,集中部队的地区,正是长春外围以东区域,我军主要堵截、阻击阵地。另外,前些天,六十军还参加了长春守敌的一次突围行动,虽然出动的兵力不多,但是炮火非常凶猛”。

眼看,将近两年辛苦工作得来的成果,就要泡汤,刘浩心急如焚。在唐副政委的建议下,以东北军区政治部,前方办事处处长的身份,直接向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写信,直接报告“兵团司令部和兵团政治部,在六十军要求起义,这件事情上,看法不一致,存在的巨大的分歧”。

刘浩派人当天坐火车,去哈尔滨送信后,就与潘溯端一起,马不停蹄,乘车直奔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部。

按理说,六十军要求起义,对围困长春的东北野战军部队来说,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但是,为什么,久经沙场的东野第一兵团指挥员,会认为“六十军有诈,突围是真呢?”

很少有人提及的历史细节证明,这个“误判”,跟当时东野围困长春部队,与困守长春郑洞国部队,在兵力对比上,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地说,就是当时长春城内城外,敌我双方兵力对比几乎相等。

本来,我军南下北宁线作战前,派出第十二纵加十二个独立师,围困长春,但是根据中央军委发出“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的电报指示,我东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全部调到锦州。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辽沈战役形象图)

只留下,第十二纵队与六个独立师的兵力,继续包围长春之敌。

锦州战役打响之后,为了加快作战进程,第十二纵奉命南下作战,围困长春的我军,一度只有六个独立师兵力。

在发现长春守敌,有准备突围的迹象后,急调第六纵队,赶往长春,计划依托烟筒山,四平沿线地区,准备对企图突围的长春守敌,采用层层设防,围追堵截的战术,一举消灭。

这也就是,为什么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指挥员们,大部分认为“六十军突围是真”的,关键原因所在。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1947年,肖劲光任辽东军区司令员时留影)

3请示毛主席

在急如星火,围堵长春守军突围作战军事会议,刚一结束,在一旁等候多时的刘浩,潘溯端二人,就将曾泽生等人联名信,交到第一兵团指挥员手里,意料之中事情果然发生了。

一位我军指挥员,看过信后,怒气冲冲把信扔到地上,大声喊道,“骗人,连个章都没有。对新七军的态度,半句话都不讲,什么意思?从兴隆山到石碑岭一线,是我军的主要阻击阵地。让六十军不用一枪一弹,开到哪里,接着突围吗”?

刘浩站起身,把联名信重新拾起来,交到肖劲光司令员的手里,用迫切期待的目光,看着肖司令员。

根据《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和《肖劲光回忆录》记载,早在红军时期,就有丰富政治工作经验的肖劲光司令员,向手下的指挥员们,摆手示意,让大家认认真真,听一下刘浩细致的汇报。

等刘浩详细汇报之后,站在一边的潘溯端进行了补充,指出国民党军队亲笔文书,通常是不盖章这个常识。并判断六十军起义的真实性非常大,自告奋勇,愿意冒险进城谈判。

听完报告以后,肖劲光司令员马上表态,“我同意刘浩和潘溯端两位同志的意见。从战场形势看,六十军欲求生存,除了起义,没有别的路可走。六十军若真的起义,不仅对解放长春有决定性意义,还将加速东北解放的战争进程。退一步说,就算他们耍滑头,真突围,没什么大不了的,顶多再多打几仗。锦州都已被我军拿下,主动权已经落在我军的手里了”。

就这样,肖劲光司令员别具慧眼,切中要害的分析,很快得到在场指挥员一致同意。于是,肖劲光马上派出第一兵团参谋长解方,与曾泽生派出联系人,商谈起义具体事情,要求六十军配合我军消灭新七军;同时将曾泽生联系起义,以及兵团处置意见,一同报告给东北局,东北野战军司令部。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林彪)

据史料记载,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接到刘浩,派人送来报告的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马上给第一兵团司令部回电,“应相信60军是真起义”。

向来,在战场处理事情非常果敢的林彪,还向中央军委发去一封请示电。这封十万火急的电报,很快飞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小山村,毛泽东主席的手里……

后来历史的进程的表明,林彪司令员这封请示电,以及对于六十军是真起义的判断,是对的。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毛主席)

4毛主席的急电

正当解放参谋长,与曾泽生派出的张秉昌、李峥两人商谈,确定初步方针,张李二人还未回城之际,曾泽生军长那里,突然出现了状况。

原来,郑洞国召见曾泽生,去兵团部开会,传达蒋介石突围的命令。虽说是有惊无险,但还是让人,捏了一把冷汗。

在曾泽生率部起义的一周前,蒋介石特别从南京,派来视察员李克庭,加上原来中统局长春区区长张恩明,军统局局长项乃光等一批国民党特务头头,隔三差五到六十军视察工作。以所谓征询对军事形势的判断,了解官兵士气为由,暗中观察六十军的一举一动。

一旦发现官兵们有动摇情绪时,就会马上采取行动,后果不堪设想。

曾泽生军长在听完,张秉昌、李峥两人报告以后,他果断派出李佐,任孝宗两个副师长,做为六十军正式谈判代表。二人带上从郑洞国手里搞来的,蒋介石手令,卫立煌指示信,亲自交给了第一兵团副政委任唐天际的手里,并转答了曾泽生军长的三点意见:

“一起义成功后,希望不要把部队搞散,

二起义后,六十军是走是留,请求明确,

三沈阳卫立煌的主力部队,已基本由廖耀湘带出增援锦州,建议解放军挥兵南下,直取沈阳”。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六十军)

据史料记载,经过了一个漫漫长夜,六十军终于等来东北军区转来的毛泽东主席,亲笔写的一封十万火急的回电。

在这封电报中,毛主席是这样写的:“东北局,林罗刘,你们两处铣电,及转来一兵团删电均悉,你们争取六十军起义的方针是正确的,一兵团对六十军的分析及处置也是对的,惟要六十军对新七军表示态度一点,不要超过他们所能做的限度……只要六十军能拖出长春,开入我指定区域,愿意加入解放军序列,发表通电表示反对美帝国主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就够了”……

毛泽东主席本来与六十军, 素昧平生,但是从这封匠心独具,将曾泽生军长,研究如此透彻的电文,不难看出,一代伟人事无巨细,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令人望尘莫及!

就这样,曾泽生军长和六十军起义获得了毛泽东主席的批准和支持。

新中国开国大将肖劲光将军,在其撰写的回忆录《解放长春》一书中,更是这样写道,“长春和平解放,归功于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部署。曾泽生将军深明大义,毅然起义为长春起义作出了贡献。郑洞国将军率部投诚,也受到人民欢迎。为人民解放事业做过好事的人,人民都是不会忘记的”。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5曾泽生率领六十军起义惊险成功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曾泽生长春起义,为什么充满了曲折?然而,更惊险的,还在后面。

根据最具权威性的史料,《新七军投诚》,1988年10月出版的《长春文史资料》记载,就在六十军曾泽生军长,命令扣押蒋介石的嫡系,暂编第五十二师师长李嵩,关押军统出身,第六十军参谋长徐树民之后,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暂编第五十二师的副师长欧阳午,假装答应听从指挥,赞同起义,从关押李嵩住处回到师部后,就趁机给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打了一个电话,密告六十军准备起义的消息。

为何欧阳午,要向郑洞国告密?这还得从他,喜欢吹牛的事说起。

尽管出身黄埔军校,但是身为蒋介石嫡系的欧阳午,却是个始终不被重用的军官。这与曾参加抗日战争,打过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等战役,当上暂编第五十二师师长李嵩相差过于悬殊。

李嵩,不仅得到郑洞国充分信任,负责监视六十军的动静,而且,蒋介石还专门派飞机为他空投药品、美国罐头、慰问信。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瞿秋白烈士)

而无人问津的欧阳午,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平常玩起骗人的鬼把戏,什么,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是他所在那个师逮捕的;毛泽东主席的三弟,革命烈士毛泽覃同志,是他欧阳午当营长时,在围剿红军游击队一次战斗中,XXXX。

虽然这只不过是,欧阳午信口开河的鬼话,根本经不起历史的推敲,但是,如此为自己脸上贴金的他,一想到,六十军决定起义后,自己的吹牛往事,日后一旦被追究起来,该怎么办呢?

于是,为了保命,欧阳午不得不向郑洞国告密。幸好郑洞国习惯地认为,暂编第五十二师,向来与六十军不合,既没有采信,更没有对六十军采取“任何”行动,直到收到曾泽生军长的劝降信,才如梦初醒,错过了时间。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看到郑洞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的欧阳午,不得不硬着头皮命令部队,随军部行动。六十军起义之后的欧阳午,接受批判和审查,被转到有名的抚顺战犯管理所。

上世纪六十年代,欧阳午以战犯的身份,得到了特赦。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最高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决定,“撤消之前的特赦决定,按起义人员待遇落实政策”。

撤销决定的理由是,欧阳午的告密行为,未能得逞造成严重后果,在发现告密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仍向部队下达起义命令,根据“宜宽不宜严”的方针,因此,按照新中国成立之前,参加革命的条件对待,享受离休老干部的待遇。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1948年,辽沈战役期间肖劲光(中)、肖华(左)会见率部起义的国民党驻长春的第60军军长曾泽生)

6人民不会忘记

1948年10月17日,六十军在长春起义已经过去整整半个多世纪,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荣的一页。抗日军队云南滇军第六十军的义举,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是我党我军的高级将领,仍然给予曾泽生军长的壮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长春解放图片)

新中国开国大将之一肖劲光将军,在其撰写的回忆录《解放长春》一书中,这样写道,“长春和平解放,归功于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部署。曾泽生将军深明大义,毅然起义为长春起义作出了贡献。郑洞国将军率部投诚,也受到人民欢迎。为人民解放事业做过好事的人,人民都是不会忘记的”。

开国上将肖华将军,编写的《长春起义》回忆录序言中,更是明确地指出,“曾泽生将军的起义,开创了在解放战争中,整军起义,实现大城市和平解放的光辉战例。这对夺取辽沈战役全面胜利,进而加速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进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蒋介石)

反观失败的蒋介石,至死都没有搞清楚,解放战争中188万国民党官兵,为何调转枪口,将他打败?还痛苦地哀叹说:“尤其使我痛心的”是,“许多受我耳提面命的高级将领被俘”,“而不能慷慨成仁”,许多中下级官兵被俘,编入解放军来打国民党军,这是“有史以来,所未有的奇耻大辱”,让人哭笑不得。

而曾泽生将军率领起义的第六十军,经过九台整训以后,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成为解放大西南的生力军,抗美援朝血战汉江南岸的英雄部队,永载史册。

60军起义被误解?刘浩求助林彪,急电飞到西柏坡,毛主席一槌定音

参考史料:《东北解放战争纪实》《肖劲光回忆录》《新七军投诚》《长春文史资料》《解放长春》《长春起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