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2021年7月30日至31日,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第四季《音乐∞》(Fun Infinity)系列,治愈音乐剧《如歌》,为观众和朋友们带来了三场演出。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每年举办"音乐∞(Music Infinity)"系列音乐会,以创新和跨界为主要目的,鼓励跨界表演形式与音乐融合,提升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实践,探索音乐创新的无限可能。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演出由作家/导演/作曲家曲奕作曲,侯悦制作,演出特邀音乐人安莱恩、装置艺术家兼管风琴家Russ、"建筑与身体"设计顾问Jaksa Nikodijevic、现场乐队"BIT16+"等嘉宾协助,融合了冥想、诗歌、肢体语言、现场乐队、多媒体等艺术形式,为大家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沉浸式舞台场景: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固化的音乐

与传统音乐会不同,《如歌如歌》为音乐厅的B2空间量身打造了表演空间,以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将舞台"感动"给观众,从大厅延伸到大厅外,通过表演者丰富的肢体语言,音乐、戏剧和情感可以在空间中自由流动和变化。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观众沉浸式体验之旅从入口通道开启,进入曾经熟悉的B2音乐立方体观众等候区,并已进入新媒体装置《声光联觉之门》,伴随着电子管风琴巴赫《赞美诗前奏曲》BWV690的现场表演,可以感受到拱门内外多彩的两个世界。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沉浸式"主题"首映:

赞美"和平"和"大爱"的治愈诗歌

在剧院内,一部分观众坐在中央舞台周围,坐在周围的被褥上。伴随着歌手"陈红玉"在台词中的缓慢旁白,演员们通过诗歌和肢体语言将剧情逐渐推向高潮,通过诗歌和肢体语言将现场乐队BIT16+推向高潮,并在特邀音乐家安莱恩的温暖治愈的歌声中将剧情逐步推向高潮。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现场演员通过丰富的演绎,有时是浅薄的吟唱,有时是情绪爆发,有时是无声的冥想,有时是温暖如歌......在充满幻想气质、充满理想主义的《如歌》的光芒下,讲述了年轻音乐诗人和独立创作歌手的故事,他们用走路和歌唱的方式,探索了后疫时代对"真、善、美"的内心向往。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互动新媒体艺术装置:

音乐、感官和视觉的新连接

这场音乐会以新媒体视觉作为主要视觉呈现,取代了传统的空间建筑和舞台美学。这场音乐会以管风琴演奏,大键琴和古代钢琴演奏为特色,三件巴洛克乐器首次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演出接近尾声时,在演员的带领下,观众们举着象征着海浪和鲸鱼的艺术装置《漂浮的鲸鱼圣歌》:塑料海洋在观众头顶上空形成巨大的波浪,气球代表着爱丽丝,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爱丽丝,每个人都迎接海浪,最后把爱丽丝带到更广阔的天空。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南下走,继续前进,不要回头";"我在这里,我去过,从来没有走得太远";这两条核心线,前者象征着追求,后者象征着伟大的爱情。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走进《如歌》,解锁音乐立方沉浸式打开新方式

建议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