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高祖刘邦为何要置安汉县(南充)?(一)韩信死了,范目、张良不辞而别(二)找个已死的人做榜样(三)为表彰纪信,建置安汉县(四)纪信的后人并没有得到实惠

作者:写乎

推荐:谁说《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没本事没心机?

文/李蓬

汉高祖刘邦为何要置安汉县(南充)?(一)韩信死了,范目、张良不辞而别(二)找个已死的人做榜样(三)为表彰纪信,建置安汉县(四)纪信的后人并没有得到实惠

(纪信)

【作者简介】李蓬,财政学学士,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小说故事写手、影视编剧。“70后”南充市国家税务系统的一名工作者,20多年来,创作的文学作品数百万字,在全国近60多家以上的报刊杂志发表过文章。2013年经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武侠故事集《温柔陷阱》,被列入“中国好故事”;2016年敦煌出版社出版武侠故事集《龙虎斗巴蜀》等;创作并编剧的一部以扶贫攻坚为背景的电影《县长当村官》已全线上影。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汉高祖刘邦为何要置安汉县(南充)?(一)韩信死了,范目、张良不辞而别(二)找个已死的人做榜样(三)为表彰纪信,建置安汉县(四)纪信的后人并没有得到实惠

(纪信将军故里纪念活动)

<h1>(一)韩信死了,范目、张良不辞而别</h1>

刘邦建立大汉政权之后,起初根基未稳,他最担心韩信起平造反。后来与吕后用计杀死韩信,再趁机作出取消异姓王的决定。

可是没过几天,先是张良不辞而别,接着是曾利用巴象鼓舞助他打败项羽的范目请求告辞。刘邦不愿范目离开,便用封他为三侯相诱。但范目去意已决。萧何觉得巴人习俗与北方不同,担心日久生变,也劝刘邦不如放他们走。

汉高祖刘邦为何要置安汉县(南充)?(一)韩信死了,范目、张良不辞而别(二)找个已死的人做榜样(三)为表彰纪信,建置安汉县(四)纪信的后人并没有得到实惠

(阆中巴人领袖范目率七姓巴人组成汉军前锋,助刘邦“还定三秦”)

范目走后不久,长安便传出谣言,说刘邦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自己得了天下,不是屠杀功臣,就是逼走人家。便连朝廷上下也是传言纷纷,甚至有人请求辞官,因为他们也看到范目回归故乡比留在长安更为有利。

但是大汉刚刚建立,百废待兴,许多事情都得有人去做,而一个朝代初创时最大的难题就是“领导干部”稀缺问题。若是大家都走了,他刘邦还不当真成了“孤家寡人”?刘邦当然不同意放这些人走,大臣们于是天天跑去缠他,刘邦就只好天天做这些大臣们的工作。

汉高祖刘邦为何要置安汉县(南充)?(一)韩信死了,范目、张良不辞而别(二)找个已死的人做榜样(三)为表彰纪信,建置安汉县(四)纪信的后人并没有得到实惠

(刘邦和张良)

<h1>(二)找个已死的人做榜样</h1>

时间久了,他也感到心烦。有次他找到萧何,要萧何想一个万全之策,好让天下人都服他。萧何想了想说:“现在就只有让大家树立一种意识,让他们真正感觉到陛下能够做到富贵共享,值得他们去拼命。”

君臣二人反复商量,最后准备选一个忠义之辈,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以表示刘邦重视大家的功劳。可是刘邦不放心这些大臣,想来想去,就想到了一个已经死去的功臣,这种人反正也不怕他造反。

这人就是纪信。

汉高祖刘邦为何要置安汉县(南充)?(一)韩信死了,范目、张良不辞而别(二)找个已死的人做榜样(三)为表彰纪信,建置安汉县(四)纪信的后人并没有得到实惠

(乘王驾,冒死诱敌的纪信)

公元前204年,纪信甘当刘邦的替身被项羽用火活活烧死,刘邦也因而逃出项羽的包围。刘邦树立纪信的忠义形象,也完全说得过去。

那段时间,刘邦除在朝中广泛宣传纪信的忠义事迹外,还派使者到纪信的家乡去找纪信的子侄辈,说是找到后便可以封他们的官。毕竟纪信的子侄辈没打过仗,即使掌权也不用担心他们造反。可是使者找来找去,就是没能找到纪姓人家。

汉高祖刘邦为何要置安汉县(南充)?(一)韩信死了,范目、张良不辞而别(二)找个已死的人做榜样(三)为表彰纪信,建置安汉县(四)纪信的后人并没有得到实惠

(纪信将军广场战马铜雕)

原来那个时候通讯不比现在这么发达,先是农民起义军造秦朝的反,接着楚汉相争,打来打去,老百姓也给搞懵了,即使在大汉统一后也不知道战争已经结束。纪信的子侄们见有官府的人找上门来,以为纪信犯了事要株连他们。虽然使者在不停地解释,可他们就是不肯相信。

刘邦为之愁眉不展,觉得标兵没有树好,大臣们依然不会相信他。萧何于是献上一计,劝刘邦册封纪信的故地。那样一来,大臣们还不服气?

一席话惊醒了梦中人,刘邦连连点头表示赞许。随后刘邦问萧何,取什么名好,萧何便说纪信忠义为主,实有安汉之功,不如就置纪信的故乡为安汉县。

汉高祖刘邦为何要置安汉县(南充)?(一)韩信死了,范目、张良不辞而别(二)找个已死的人做榜样(三)为表彰纪信,建置安汉县(四)纪信的后人并没有得到实惠

(刘邦)

<h1>(三)为表彰纪信,建置安汉县</h1>

很快地,安汉县建置了。随后,刘邦又派人四处召集那些不辞而别的老将领,但大家了解刘邦的为人,都不愿意出来,有些人甚至躲进了深山隐居,根本不知所踪。刘邦无奈,只好让萧何去召范目,让他出来起带头作用。没想范目说啥也不愿意出来,还说自己已经上了年纪,守在巴山蜀水更亲切一些。

刘邦虽然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好在范目临走前留下了巴象鼓舞,也不担心他会利用巴象鼓舞于朝廷统治不利。因为在过去,巴象鼓舞曾用于战争,一次是巴人用来助武王伐纣,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二次便是范目曾用来帮助刘邦打仗。之后,刘邦将之改为了宫廷舞,巴象鼓舞从此失去了刚猛态势。

汉高祖刘邦为何要置安汉县(南充)?(一)韩信死了,范目、张良不辞而别(二)找个已死的人做榜样(三)为表彰纪信,建置安汉县(四)纪信的后人并没有得到实惠

(巴象鼓舞)

<h1>(四)纪信的后人并没有得到实惠</h1>

一直过了许久,忽然有一群安汉县的老百姓来见刘邦。刘邦到底市井习气惯了,在这之前他就曾跑到老家丰镇,把那里所有的老百姓都悉数迁至长安附近居住,之后还经常与老家的老百姓裹在一起。他听说安汉县的老百姓跑来找自己,还以为是自己重视功臣的高尚品质传了过去呢,当即便笑咪咪地跑出来接见。

没想这伙人都自称是纪信的子侄,想刘邦封他们的官。刘邦问他们姓甚名谁,这伙人都说姓李,还说当年嘉陵江流域饱经战乱,前几年曾有两次官兵找来。他们知道纪信是刘邦亲信,以为是楚霸王要来追杀纪信的九族,便都改为了李姓。最近见那里置为安汉县,便猜想刘邦得了天下,于是找来了。

汉高祖刘邦为何要置安汉县(南充)?(一)韩信死了,范目、张良不辞而别(二)找个已死的人做榜样(三)为表彰纪信,建置安汉县(四)纪信的后人并没有得到实惠

刘邦知道这些人确实是纪信的子侄辈无疑,但他心想已经树立了纪信的“忠义”形象,可仍然没人肯出来入仕,看来是做了无用功,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封这些人的官,刘邦于是将他们赶了出去。好在刘邦倒也没有就此撤去安汉县的设置,其治所就设在嘉陵江畔,一直到隋文帝时才始改为南充。

有趣的是,王莽新朝时,忌讳该县“安汉”,于是改为“安新”。但他的“新”并没有安下去,各地都起来造反,后来公孙述占据成都称帝,他建立的国名叫“成”,倒也没有将安汉改成“安成”。

直到公元45年,刘秀将巴蜀重新纳入全国版图,才将安新县复改为安汉县。

汉高祖刘邦为何要置安汉县(南充)?(一)韩信死了,范目、张良不辞而别(二)找个已死的人做榜样(三)为表彰纪信,建置安汉县(四)纪信的后人并没有得到实惠

相关阅读:

施耐庵说:郭靖的祖藉在四川南充

图志丨重庆,永远的十八梯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关注、点赞、转发,欢迎参与评论,说出您的想法;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