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宫下公园:商业街区内立体公园的新生

项目介绍

基本信息

甲方:三井不动产

设计施工:竹工社竹中

建筑设计:日建设计 NIKEN

什么时候:六月2018到四月2020

土地面积:约10,740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46,000 m2

地点: 日本东京涩谷

公司介绍

日建设计是一家拥有120年历史的公司,总部位于东京,承接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其他领域的项目。他们以"通过有价值的工作为社会做贡献"的理念,致力于建设一个舒适美丽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代表日本银座东雨塔,苏州现代媒体广场和西班牙新诺坎普体育场等作品。

Takeaka Corporation是日本五大综合建筑公司之一,成立于1909年,目前总部位于大阪,代表建筑作品,如志田松下体育场,T-site等。

位置和历史

宫城公园位于东京都涩谷区,以其繁华的商业而闻名,年轻人的流行文化被称为"亚洲时尚中心"。在这样一个以商业为主的商业区域,公共空间是稀缺的。整个场地长约330米,夹在JR山手缆车和明治关之间,涩谷的黑暗运河穿过地下。1953年,公园在宫城县地区建立,毗邻前皇家住所。它于1966年开发为"东京第一个空中公园",拥有溜冰场,停车场和其他设施,为涩谷居民和游客所熟知。在重建之前,由于地基主体结构老化,公园抗震性不好,无法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灾害问题。此外,该站点的公共和商业功能混乱,没有成熟的无障碍系统,迫切需要升级。

日本宫下公园:商业街区内立体公园的新生
日本宫下公园:商业街区内立体公园的新生

设计分析

想法

设计团队希望通过整合园区周围的设施,兼顾商业和基础设施需求,在商业区创造一个高品质的公共休闲空间。在有限的占地面积内最大限度地利用功能,以满足绿化需求,同时确保两侧交通线路的安全。此外,设计团队希望通过使用强烈的形式语言为涩谷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符号。

结构

由于城市用地紧张,转型仍采用立体公园模式。立体公园系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下沉广场、屋顶花园等,而是各种复合功能系统在三维空间中穿插在一起,有机融合而成。该项目接下来的四层是停车场和商业空间,而顶层是城市公园。由台阶,下沉式广场等组成的步行系统穿过较低的四层到顶层花园,连接基础设施,商业和公共空间。通过视线、室外空间连通性等实现公共与商业体量的互动

日本宫下公园:商业街区内立体公园的新生
日本宫下公园:商业街区内立体公园的新生
日本宫下公园:商业街区内立体公园的新生
日本宫下公园:商业街区内立体公园的新生

动态线条和布局

整个项目分为南北两个街区,四层楼由屋顶花园连接,确保了330米公园的连续性。除了南北两端的出入口外,人们还可以从南北街区连接处通过两边台阶进入商场楼层,然后沿着宽阔的梯子上到公园,不仅保证了交通的便利性,而且对小区路上的行人也很友好。拱形的林冠从南北两端逐渐上升到中间,这里完全向天空敞开,有大台阶和附近的休息室座位等,形成了一个开放舒适的聚会和交流场所。每个南北向街区都有一座人行天桥,穿过明治关,一直延伸到场地的西侧。

南北小区在风格上也不同:南邻紧邻同一个"青年街"原汁原味,风格更年轻更有活力,一楼有停车场,店铺以文化品牌、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为主,相应的四层还设有多功能体育场馆;

日本宫下公园:商业街区内立体公园的新生
日本宫下公园:商业街区内立体公园的新生

公共和商业

从周边地区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步行系统轻松到达公园。商场的出入口台阶和室外空间提供了交通,也使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之间自然过渡。顶层设有大草坪,多功能运动场和发达的公园基础设施,连续的拱形檐篷覆盖了整个公园区域,给人一种强烈的区域感。在这个商业区,宫城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放松空间,并为涩谷的标志性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

该项目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商业量。重建工程整合了一个四层商业空间,一个18层的酒店和配套基础设施,如停车楼。为了更好地与园区融为一体,最大化公共空间,商场基本采用玻璃平开门,开放式室内外视野。人们在宽敞舒适的客房中俯瞰户外公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日本宫下公园:商业街区内立体公园的新生
日本宫下公园:商业街区内立体公园的新生
日本宫下公园:商业街区内立体公园的新生

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考虑到树木倒塌给JR山地手线等交通造成的不安全感,设计团队决定使用拱形的"森林冠"来满足公园的遮荫需求。如此坚固的连续拱形结构也成为涩谷的新象征。整个街区是立体绿化,在减少建筑覆盖量的前提下,减轻了热岛效应,真空降噪效果好,公共区域不需要使用空调,符合可持续施工的要求。

日本宫下公园:商业街区内立体公园的新生
日本宫下公园:商业街区内立体公园的新生

数据公园总结

此次改造是始建于1664年的宫城公园的新生机,不仅融合了商业功能,而且在认真考虑减灾、可持续发展等要求的同时,开辟了宝贵的优质公共空间。此外,强烈的符号语言使出口大量国内外流行文化的涩谷有了新的符号,为涩谷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