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华才女陆璀在城楼上亲历开国大典,享年101岁,丈夫是饶漱石

作者:刘继兴

1949年10月49日,陆明与蔡昌、邓英超、康克清等人一起站在天安门广场的楼上,经历了举世闻名的新中国开国典礼。

此时,陆明,历任中国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书记、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常委和国际工作部长等职务。

卢俞书石的丈夫是我国党的高级领导人,在担任华东局和华东军区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革命军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时,他身居要职。两个月后,饶树石还担任了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

在老一辈女革命家中,陆铭的学历是最高的。

清华才女陆璀在城楼上亲历开国大典,享年101岁,丈夫是饶漱石

陆明,1914年出生,浙江省吴兴县(今湖州市吴兴区)人。她曾就读于苏州振华女子学校和东吴大学,之后进入北平清华大学。

在那个时代,能够进入清华大学的女学生人数很少。

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学数千名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反对华北自治,反对日帝国主义,要求维护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了民族抗日救国的新高潮,被称为"十二九"抗日救国运动。

毛主席后来对这场运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这是抗日动员运动,是思想干部准备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在清华大学就读的陆明,是清华大学学生救助委员会的成员,享有"美女"的美誉。她不仅积极参与了"129"抗日救援运动,也是组织者之一。

1935年12月,在上海《大众生活》杂志第1卷第6期的封面上,刊登了一张当天的照片:一个女人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喇叭,向周围的人群发表讲话。

照片中,和英子说话的女人就是陆明。

清华才女陆璀在城楼上亲历开国大典,享年101岁,丈夫是饶漱石

1936年,卢烙任全国学生救助总会宣传部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她被全国学生联合会派往日内瓦出席首届世界青年大会并发表演讲,将"129"精神带给世界。

受该组织委任,卢炳炳长期在国外工作,曾参与编辑巴黎的《救国时报》和纽约的《华侨时报》,宣传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的反日政策和政策,为中国的抗日事业筹集资金。

在巴黎编辑《救世时报》时,卢遇到了救世时报的创始人饶树实,并爱上了他并嫁给了他。

饶树石出生于1903年,比陆璎大11岁。他来自江西省福州市临川县。

临川这个地方很强,自古以来,风力旺盛。早在唐初的名作《滕王阁序列》中,作者王波就发出了《光向四川笔》的赞美。到了宋代,也因为分支连杰,被誉为"人才之乡"。王安石、于侃、余数、唐贤祖等人才,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饶树石出生于一个开明家庭,父亲饶思成是著名的民主人士,也是南昌八一起义的参与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江西省副省长多年。

接受过好导师的饶树石,高中毕业后就读上海大学,是我们党的高层领导,学历较高,也是临川真正的人才,精通英语和俄语。

早在1923年,饶树石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革命资历不浅,担任中国共产党代理书记、满洲省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委书记。中国红色工人国际代表。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饶树石曾两次出国,足迹遍及俄国、英国、法国和美国,宣传我们党的抗日救国思想,从事国际统一战线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解放战争期间,饶树石成为华东战略区的第一任领导人,职位高于陈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陆文婷多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

清华才女陆璀在城楼上亲历开国大典,享年101岁,丈夫是饶漱石
清华才女陆璀在城楼上亲历开国大典,享年101岁,丈夫是饶漱石

1952年,她的丈夫饶树石移居北京,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

不久之后,饶树石因工作问题被停职,后来又卷入潘汉年事件,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卢的悲惨命运开始了。卢某因参与饶树石案被逮捕两次,入狱七八年。

无奈之下,陆璋不得不结束与饶树诗的婚姻,重返单身,然后与当时担任秘书的朱子琪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朱子琪,湖南省漳州市泸城县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

自1978年以来,陆璋曾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和中美关系副会长。人民友好协会。

2001年4月,享年87岁的卢还写信给党中央,要求重新解决饶书市问题。但问题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最初的结论。

2015年2月16日,卢璇病逝世,享年101岁。

饶树石和陆氏只有一个女儿,名叫饶兰轩。

Rao出生于1938年,当时他的父母在巴黎为该党工作。

清华才女陆璀在城楼上亲历开国大典,享年101岁,丈夫是饶漱石

出生后不久,她的父亲饶树石和母亲陆明奉命前往美国开展国际统战工作,年幼的饶兰轩被寄养在她出生的医院附属婴儿房,并由中国共产党巴黎支部的同志临时照顾。

1939年,饶树石、陆明和妻子从美国回国参加抗日战争,想带巴黎带回女儿饶兰轩,出人意料地离开了,二战爆发,海上交通中断,他们不得不改道回家。

而饶兰君不得不留在法国,一家人就这样待了将近10年。

直到1947年,当卢被派去巴黎的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工作时,这对母女才得以见面。

1949年,卢某离开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将卢阎带回中国,当时饶渝炳11岁。

饶宗锜成年后加入外交部,曾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工作。(刘继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