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思思:时刻谨记“俏也不争春”

陈思思:时刻谨记“俏也不争春”

作为一名18岁的党员,歌手陈思思永远记得毛主席的诗句:漂亮不争春。18年来,她牢记初心,努力使自己名副其实"共产党员"称号。

从小到大,"党员"一词在陈思思心中一直神圣而庄严。进入火箭军文化劳动团(原第二炮兵文化工业团)后,作为党的活跃分子,他三次向党内写申请。

18年前,她举着右手面对党旗宣誓,那一刻她泪流满面,"当党员,或许牺牲了名利,但你却获得了另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它存在。"

三次提交入党申请

北青日报:你最近忙什么?

陈思思:围绕建党百年主题,我们的文艺演出活动在全国各地非常多,我们中华全国总原创大型情景喜剧史诗《奋斗者之歌》正在全国巡演,第一站是上海,然后是嘉兴、遵义,然后是井冈山、延安、 西柏坡等革命圣地表演。

北青日报:你入党前后还记得哪些故事?

陈思思:我是2003年6月30日入党。事实上,我之前和之后一共提交了三份入党申请。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入党之前,我去云南丽江拍摄了一部名为《走进丽江》的作品。当时,我去了海拔4800米的玉龙雪山,但没想到下午5点就赶上了暴风雪,设备埋在雪里,拿来的服装也特别薄。虽然是六月天,但很冷,雪很厚,还有高原反应,缺氧后晕倒了。

然后我们互相扶着走进休息室,住了一整夜。当时只有一个氧气瓶,救援可以在黎明后出现,所以每个人都感到焦虑和茫然。

我们的主任是一位老党员,我对他的行为很感动,他说:现在我们处在关键时刻,党员同志请举手。

我躺下,只看到一个党员举手,就是老导演。后来,他请盟员同志举手,我也举手,有5名团员和1名党员。他说我是党员,氧气瓶先给其他同志。这时,我感受到了一位老党员的凝聚力和意识——虽然他已经快60岁了,但还是把别人放在了自己前面,所以我对党员的钦佩在当时升华了。

回到北京后,歌队队长告诉我,茜茜你被批准入党,并于6月30日宣誓入党。当我骄傲地举起右手面对党旗宣誓时,我真的泪流满面。

佩服郭兰英的认真和坚持

北青日报:文艺界哪个共产党员对你影响最大?

陈思思:我最尊敬、最爱的老师是人民艺术家郭兰英。成为党员后,我与郭兰英老师有过工作接触和对话——她出生于1930年,现在已经90多岁了,但她为人民歌唱的信念从未改变。

有一次我们参加了一个叫《黄河之歌》的民歌节目,有幸同时和郭兰英一起当评委。评委们的工作很重,当时郭兰英老师已经80多岁了,他和我们一起坐了几个小时。老师很执着地说:我必须认真听每个歌手的表演,然后做出最中肯、最客观的评价,同时还要引导和帮助这些年轻歌手。我钦佩她对工作的认真和奉献精神以及她的平易近人。

"以天为帘,以大地为平台"

北青日报:作为从业者,您个人对行业健康发展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陈思思:党员文艺工作者与非党员文艺工作者的区别,观众或读者可能不是特别了解,但其实作品的性质和面对的受众可能还是不同的。

像我们一样,我们更多地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和公益表演。过去,在军队中,我们每年在部队下有100多项表演任务;现在就像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化劳动团每年都会去全国各地的生产线和国家重点工程的前线,比如为矿工和建筑工人表演,包括我们最近向快递兄弟的哀悼,很多时候都是以天为拉的帷幕, 地面作为舞台,环境非常艰难,没有绚丽的舞台,灯光绚丽,而且为演出所穿的服装也不是很亮美。此时此刻,我们都是冲向最前线的党员同志。

今年,在很多演出任务的情况下,我们几乎所有的党员同志都在其他地方表演,去他们需要去的地方,一路奔跑,把歌声和笑声带给观众。你看到的可能是一首三分钟的歌,但整个准备过程非常复杂——在炎热的天气里,演员需要穿棉质衣服;没有换衣服的地方,一个演员可以演六七次,背景中没有遮盖,直接换衣服。在这个过程中,党员的领导作用将得到凸显:无论条件多么艰难,党员都要冲上前去;面对名利,必须有高姿态,这也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文章/记者 寿鹏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