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早上,我通读了微信集,看到《人民日报》4月7日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人民日报草稿|如何提高我们的科学质量?》。这是一份手稿,开头的第一段是: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很难建立一支高素质创新的大军,就很难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广泛的科普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回想起这些年来我在互联网上的所见所闻,我觉得社会上没有多少人有科学素养。比如,我记得几年前,当我看到百度投上"你相信转世吗"的投票时,结果是86%的人认为转世存在。而我最近写了一篇关于气功的科普文章,"我曾经是气功迷,最后发现气功是假的",不出所料,几乎所有的读者都相信"外在性一定存在"。这说明迷信的力量还很大,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升级,国家科学素养实在令人担忧。

这样的气功其实就是一种表演
有人会说国家科学素养几乎无关紧要吗?当然可以。科学是民主的基础。科学也可以影响决策。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普遍具有非常低的科学素养,那么在许多决策中将走上迂回,邪恶的道路。
举几个例子,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当地政府正计划建一个蓄水湖,因为长期干旱,但由于当地人民比较迷信,认为建一个蓄水湖会激怒神灵,所以集体坚决反对。最后,泰米尔纳德邦什么也没做,粮食生产很严重。中国在贵州省闽南埠苗族自治州开展了一项重大项目,建造一台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可以探测脉冲星,对科学家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非常有帮助。这种设备被称为"中国天眼",在贵州省建设中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天文交流中心,成为世界天文研究中心。施工于2011年3月25日开始,计划于2014年初完工。但令人吃惊的是,当地的山民以建筑的"风水破坏"为由,经常阻挠施工,甚至直接阻挠施工车队。由于这些负面干扰,施工只能间歇性地进行,直到2020年1月11日。
王牌
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说明为什么1月20日离任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气候协议和防疫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做得如此糟糕,以及为什么他个人的科学素养如此之差。一个公开雇佣巫师作为顾问在白宫"作恶"的人能达到多高的水平?在美国,有多少人因为一开始就没有做出科学决策而死亡?特朗普的前任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科学素养也较差,在他任职期间,NASA的研究经费削减了不到十几次,导致许多科学项目停滞不前或直接消亡。即使是密切监测太阳系内小行星和彗星的小行星预警中心,也削减了很大一部分资金,提前几周预测了小行星等物体与地球相撞的风险。
因此,我们能否尊重科学,决策者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决定一个国家乃至人类的兴衰。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我们的科学质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什么是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不等于学历、职称,甚至科学知识掌握了多少。科学素养实际上是一种认知方式。或者,科学素养是一种人造的真理。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新的科学知识正在涌现,没有人能做任何事情。我们也不需要对科学素养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以前曾列举过一些知识点,说只要公民掌握了这些知识,他们就有科学素养。于是,"阴阳五线"的上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如果我们真的想列出一些知识点,那就是很多谈话。但我认为,其实给知识点并不是最重要的,掌握某种理解方式,或者理解人生的真相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我再说一遍:科学素养是最好的认识方式,是做人的最佳方式。
请问,一个人只有初中学历,他不是在科研机构从事科研,那么他能有科学素养吗?
反过来,问,一个人是大学教授,甚至做过这个级别的院士,著作等等。但他崇拜南淮作为老师,也是迷信的所谓"量子佛教",他是否有科学素养?
朱青
答案是:这个人受过初中教育,只要受过思维训练,同样能有优秀的科学素养。他甚至可以在几秒钟内杀死他身后的院士。
迷信使你成为鬼魂,科学使你成为一个男人,一个好人。
为什么一个初中学历的普通人能在几秒钟内杀死一个家伙?因为这个人已经掌握了理解事物的正确方法。
世界非常复杂,各种谎言、迷信、谎言交织在一起,很多伪高手也会假装是科学,一个人怎么能"不怕云遮住眼睛,自我施暴至上"?他必须首先牢固地确立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即确认"科学结论是单一的"。除了科学结论之外,没有其他结论得到认可。比如,除了科学之外,还有宗教、哲学、形而上学、巫术等等,这些都是理解事物的不同方式,但在知识领域,我们必须坚持科学认知是获取知识的最好途径。科学不求真,真理是宗教范畴,但科学方法是最可靠的。科学在一个知识领域的结论是最可靠的结论,而就其他领域而言,它不值得关注。
让我以一种简化的方式总结一下:除了科学结论之外,没有结论。
不仅科学结论是一元论的,而且我们也必须承认,即使是哲学也是相对低级的。我从来没有支持过普通人专攻什么哲学。因为没有必要。哲学并不重要,因为哲学本身不具有经验功能,哲学从定义上看需要经验。当科学进入一个原始哲学思维的领域时,哲学就会退缩。到19世纪末,哲学已经跟不上科学的发展,这种趋势将进一步扩大。哲学的短板太大了。现在,唯物辩证法已成为哲学发展的顶峰。后来,如果哲学接受科学化,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但目前哲学已经"消亡",甚至谬论大多是错误的。事實上,我們看到,在許多社會問題上,哲學是反動的,具有高度的誤導性。例如,一位迷信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直主张"坚持哲学"而不是"坚持科学"。反转基因活动人士在互联网上提出的所有"不安全"例子都被科学界驳斥了,他们再也无法提及任何例子,因此他们想从"哲学"上反对它们。比如在桃法自然界,那么我们应该抵制转基因吗?那是你的文化太了,我揭示了一种胡说八道的妄想哲学。
我这样概括:任何在文学系的人,包括哲学,如果他试图把他与科学分开,哲学就必须反科学。
我想,只要你掌握了以上两种认识,即使你具备了合格的科学素养。
另外,我还说过,科学素养也是懂得生命的真相。
为什么科学素养与"做人的真理"有什么关系?
我的观点:警察应该捍卫日本的核污水,731吗?本文解释道:
科技gm改造的目的不是向人们推广产品,鼓励大家吃,而是提供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让更多的人接受科普宣传,从狂热的"转向责骂",变得冷静理性,学会独立思考:"为什么部分媒体和主流科学界说截然相反?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权威都对通用汽车说好话?我应该拭目以待吗?等到其他科学结构的结论?您是否与生物分子育种科学家进行交流?我不能再随便责骂科学家,万一我错了,误伤了拳击的心,向国家的好人汇报怎么办?"通过这种方式,科学的目的得以实现。科学不是强迫你什么知识,而是要教你少一些盲目的听话和冲动,要做一个心地善良、懂得独立分析的人,会在混乱的舆论中冷静地看着,怕伤害好人的理性绅士。換句話說,科學就是要讓好人變得更好。
以上说明,一个科学素养较好的人,他不能理解某方面的科学知识。例如,他不能知道gmus是100%可以留给繁殖的,他不能知道杂交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的区别,他不能知道自然界中的跨物种转基因现象已经大规模了30多亿年,他不能知道草甘膦的使用比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提前20年, 他不能知道全球科学界对转基因安全性的集体共识,他不能知道20年前中国政府原来严格颁布了强制性的标签清单,他不知道如何正确查询SCI论文,他甚至不能懂外语,不会去谷歌学术。普通人并不总是需要这种知识,也没有必要。所有的人都不是不朽的,可以知道一切。
但是一个品德好的人,遇到一个有争议的话题,首先应该承认"我并不完全理解它",即使我心里有一些疑惑,也不能立即解决思想上的麻烦,出于对科学的尊重,还应该有一种心态——"等等,看, 等着瞧";所以我要更谨慎一点。这当然是真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使这个人接触到一些来自媒体的疑难信息,一时半会儿就会被迷惑,他会对事物有仁慈和宽容的看法,而不是马上含糊不清。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被欺骗的需要,并且不容易错误地伤害好人,特别是受人尊敬的科学家。
一个固执己见,听风是雨,从不怀疑不独立思考的人,我不认识他有健全的个性,我不认识他的通行证。科学素养,其实就是要让人们具备这样一种基本能力:懂得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合格的人。
伪专家
不仅要了解转基因,而且普通人满足高科技观念包装伪健康产品,也应该有这种态度。一个没有相关科学知识的老人,对于"专家"的话,一时不知自己说法的真相,但绝对不要盲目相信任何人,而是等待,然后问,不要立即掏出钱包,可以避免被骗。其他在"亲子灵性训练"课程上花费巨资的人也应该这样做。
我们反过来想,假设社会上所有人都不尊重科学,科学素养普遍很低,都是"听风就是雨",一比一我尊重,全都盲目狂妄自大,都在拿形而上学、哲学否定科学结论,科学家被打倒在地,最终会产生什么结果?那一定是:唯物主义,黑白颠倒,黑烟。
作者: 怀疑的寻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