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唱家#
说起歌手胡松花,人们大概会想到他几十年前唱的《赞美诗》,以及电影《阿玛》中那首优美的主题曲。众所周知,胡松花的侄子是著名演员胡军。

但是,人们可能不知道胡松花家族中还有其他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他的妻子是舞者,两人在舞台上合作过很多次,他的弟弟也是歌手,也就是胡俊的父亲。
胡松花同时代的很多歌手都离开了这个世界,而胡松花今年已经90多岁了,可以算是高寿命。
也许更多的人不知道,胡松花最早应该成为书法家和画家,改唱歌只是一个意外。
01
胡松华1930年出生于北京,父亲痴迷于书画,受家庭影响,胡松花从小就学习书画,并多次获奖。大学毕业后,胡松华拿起画笔加入工作,准备在这条路上展示自己的技能。
1950年的一次经历改变了胡松华的选择。今年,他随队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收集风力调研,边疆的歌舞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对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即向当地群众征求意见,学会了如何说话。
回来后,胡松花决定学唱歌,即所谓的"从歌中扔笔",并找到了启蒙老师郭淑贞。后来,他系统地学习了美声唱法,进一步掌握了唱歌技巧。凭借民族歌唱的滋养和美声歌唱的加强,胡松华刻意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02
1963年,胡松录制了音乐故事电影《阿玛》中男主角阿黑的所有歌唱片段,其中最著名的是阿诗玛和阿海演唱的歌曲《马铃和玉鸟歌唱》。这首歌也让胡松花声名鹊起。
不过,全国人民都知道胡松花,还是通过明年的音乐剧舞蹈史诗《东方红》。兴旺发达的胡松花穿上蒙古民族服装,热情地唱了一首《赞美诗》,正是通过他的歌词和编曲。
03
事实上,这场演出最初被设计成纯粹的舞蹈节目,为了增强祝贺新中国诞生的庆祝气氛,领队决定加入男高音独唱的第一部分,最好采用蒙古音乐风格。
组织者得知,胡松花刚从内蒙古草原回到北京,创作了几首蒙古风格的歌曲,于是就把这个任务发给了他。胡松花不负众望,高质量完成了任务。
《赞美诗》于1964年首次演唱,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1984年胡松花重唱时,一些带有过度时代气息的歌词被修改。
04
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中期,胡松花为《阿玛》《啊,摇篮》等20多部电影录制了主题曲和插曲,并录制了20多张唱片。
胡松华这些年老了,但依然老壮,绝对属于健康的老人,2019年,他还和一些老歌手一起在央视春晚上演唱,今年90岁,还参加了央视灯笼晚会。
我们听过胡松花唱过那么多经典歌曲,在这里我们祝愿他健康长寿,始终保持艺术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