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圆梦小康丨广西桂林毛竹山村:小葡萄如何串起大梦想?

作者:人民网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原创稿

编者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国家发展大变革的雄伟交响曲,也是人民笑脸的生动故事。回顾2021年上半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当地视察期间走进野外车间,关心人民。通过对总书记考察的特色产业的回访,人民网记者描绘了各地人民用勤劳实现小康梦想、用手实现幸福的壮丽画面。

"你在这里专攻什么品种?"

"南方翡翠、红土、藤克。"

"价格怎么样?"

"最低可以卖3件,商品可以卖4件。

"每亩多少生产能力?"

"3000磅。

4月25日,习近平来到广西省桂林市泉州县菜湾镇毛竹山村,详细询问葡萄产量、品质、销售渠道、价格等情况。他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振兴农业的方针,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集产销一体化,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壮大, 并让农民分享更多行业的增值效益。

曾经的墨竹山村靠种植传统农作物谋生,生活普遍艰难,有民歌记录"摩梭山,泥瓦房,生活苦涩,南瓜汤,有不嫁给摩梭山的女人"。

如今,它已成为"魔竹山,葡萄香,每个家庭都生活在一栋楼里,共同繁荣小康"。

一串葡萄如何引发蝴蝶改变幸福感?

"2006年我刚来的时候,村里有很多泥房子,到处都是泥路。回想起从前的艰难日子,村民罗玲玲依然记忆犹新。

穷人有不同的想法。村里讨论了葡萄产业的发展。"葡萄种植成本不低,买膜,竖起水泥杆,架起脚手架,买种子,一亩会投资六七千元,管理也要求要精细,如果失败,钱是不会漂泊?起初,每个人都有顾虑。毛竹山村葡萄协会会长王海荣回忆道。

为了让村民放心,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毛竹山村党组多次组织村民外出考察葡萄产业,村里王海荣、王世谦、王福生等几位村民先试,成为第一批成功引进优质葡萄的创业领袖。

第一年种植50余亩,次年丰收,产值每亩8000多元。看到种植葡萄可以赚钱,村民们主动加入葡萄种植的行列。

经过几年的发展,毛竹山村的葡萄产业日趋成熟,特别是自中共十八大以来,该村成立了党群理事会和葡萄种植协会,实行"党群理事会基础农民"模式,建立了"试验田"葡萄园统一品种, 统一的技术,统一的销售模式,技术人员不仅用手授课,更坚持跟踪服务。

产业兴旺,村民富有。目前,毛竹山村种植葡萄320余亩,村内46户有葡萄园,十几亩,不到两三亩,人均年收入3万元。2020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万元。

圆梦小康丨广西桂林毛竹山村:小葡萄如何串起大梦想?

王海荣介绍了毛竹山村葡萄产业的发展情况。人民日报 沈全池合影

经常教授果农农农村综合开发中心水果生产技术推广科科长郑继祥告诉记者,村民们培育出的"南禺"葡萄品质出众,口感甜美,果香香香浓,售价高于其他地方。

富起来后,毛竹山村村民统一规划,拆毁旧屋,新建建筑,改善水电、道路、网络等公共设施。

如今,走在村子里,精致典雅的景观护栏,整齐划的房屋散落一地,干净整洁的乡间小路连接着整个村庄,还建起了文化活动室、体育场馆、舞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花园中,村民的富裕日子也越来越繁荣。

圆梦小康丨广西桂林毛竹山村:小葡萄如何串起大梦想?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摩苏山村建起了农场。人民日报 沈全池合影

通过产销、农文化旅游融合,村里发展壮大,游客参观越来越多。

"现在每天都有游客来村里,今年我们开了4个农场,乡村旅游也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毛竹山村所属南义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王俊荣说,该村距离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只有十分钟车程,参观后很多游客会去毛竹山村玩乐、吃饭。

近年来,毛竹山村深耕"绿水绿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垦林绿地430亩,发展葡萄采摘体验、农业旅游,促进村美与环境之美有机融合。

"看山看水,想家"的美丽乡村的梦想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好日子都是挣扎。你选择了种植葡萄的路,你一直在走这条路,现在你已经尝到了甜头,感觉有头,然后继续发展,发展得更好。"

总书记的话温暖了毛竹山村村民的心。

"总书记的肯定表明,我们村的路是对的,而且进展顺利!"王海荣坚定地说:"接下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引进葡萄新品种,提高种植工艺,打造品牌,努力把葡萄价格翻倍。"

"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委托和鼓励。王俊荣说:"我们要不负己任,继续努力,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积极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把葡萄产业做大做强,建设一个更幸福更好的家园。"

种植葡萄是为了使财富丰富。如今的毛竹山村民,正努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长征的动人故事。"葡萄将在八月成熟并上市,我真的希望总书记能品尝到它们。"王海蓉笑着说道。

(视频拍摄:严立正;实习生刘嘉颖也为本文撰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