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天行程:江大县-长城-梧栖县,全程:320公里,车程约6小时30分钟。住宿:乌子县。
自驾路线及路况:317国道、停车路。
海拔变化:3100-4240-3800米。
此行亮点:雪山,沿途风景如山。
今天的行程是安全顺利抵达乌子县。上午9点.m,我们沿着317国道向梧栖县方向行驶,因为我们不着急,所以我们开得很慢,不时停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

江达县清晨,街道安静,行人稀少
路边人烟稀少的317国道一路很美
俯瞰雪山风光
俯瞰大雪皑皑的山脉,317号国道穿过群山
雪山沿岸的风景
舍吉拉山位于西藏江达县同浦乡,是川藏北线进入西藏后317国道上的第一个高山河口(矮拉山是进入西藏后第一个穿越的高山河口,海拔4245米,现已开挖隧道),海拔4240米。
雪姬山口路标
沿途风景
沿途峡谷风光
俯瞰寺庙
沿途的果岭就像绿色一样
经过近七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于.m下午5点10分到达西藏东部被称为"小瑞士"的乌岐县。乌孜藏语的意思是山,它的山地景观与阿尔卑斯山相当。
第4天行程:乌子县级-定庆县,全程约:145公里,车程约3小时。住宿:定庆县。
海拔变化:3800-4652-3912米。
亮点:卡玛多塔林,布托湖国家湿地公园,沿途。
从Uzi出发,我们沿着317号国道向西行驶17公里约22分钟,然后到达Kamadotalin。
卡玛多塔林寺
卡玛多塔林位于乌子县317国道右侧,整个塔林建在山上,方正寺就在路边,只见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卡玛多他林
卡玛多塔林有各种形状和大小,早期宝塔的四个正方形堆满了木条和泥土,在藏语中被解释为房屋般的塔楼。这些古建筑建于800多年前,原本有130座宝塔,经过破坏和人为破坏的时间,经过重建后只有108座修复,这108座宝塔已经洗礼了半个多世纪依然屹立不倒,斑驳的塔体记录了岁月的痕迹。
蓝天中的卡玛多塔林
玛尼石堆放在卡玛多塔林前
感受卡玛多塔林面前岁月的沧桑
站在塔前仰望塔楼,抚摸着泥土、砖石和木头,四个正方形的造型实在是和房子一样,它们现在经常看到的圆形白塔很不一样,感受更多的艺术美感。
卡马多塔里马尼堆
塔林周围有一个巨大的摩尼堆,上面刻着六个字的真理和佛像。
看完卡玛多塔林后,我们继续沿着317号国道前行。
加拉山坡山口上被风吹得五颜六色的通道
斜加拉山脉穿过倾斜的加拉山,位于梧栖县和定清县之间,海拔4652米。
沿途有奇怪的山峰和岩石
沿途的大地色令人惊叹
我们于.m中午12:35抵达定庆县,在县内午休后,驱车前往布托湖国家湿地公园。
布托湖国家湿地公园之门
从定庆县到布托湖国家湿地公园约38公里(不是百度百百科介绍的距县城约25公里),可以使用高德导航带,但导航只能走16公里左右,道路可以继续沿着公路向前攀登,这条路基本上是满油路,在通往大坡路段的路上有两条狭窄的路段, 只能通过一辆车(一边是路边的山,另一边是悬崖),狭窄的道路比较危险。完成系泊路后,大约需要3公里的泥泞路才能到达布托湖。布托湖目前不收取门票费用。
布托湖国家湿地公园介绍卡
波托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7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位于西藏自治区长城县定清县东北澜沧江支流澜沧江支流源湖流域,属西藏自治区定庆县布托村、中白村。
布托湖景观
布托湖是两个不同的高山湖泊的统称,布托措清和布托措贫,位于定清县以北约38公里处。是澜沧江支流上游的两个东西向高山湖泊,海拔分别为4560米和4600米,两个湖泊相距约5公里。
布托湖介绍卡
东边是布托措差,也就是刚进门的布托湖公园就能看到湖面,面积约6平方公里。
西面是布托措清湖,湖长6.4公里,平均宽1.4公里,面积约9平方公里。
乌云倾泻在布托湖上空
在布托托佐贫困和布托佐绿地周围是白雪皑皑的冰川,它们融化并成为湖泊的主要水源。湖水在11月结冰,次年4月开始融化。湖中鱼类丰富,周围环绕着天鹅,野鸭和其他鸟类栖息。湖水开阔,水草丰富,是定庆县附近几个乡镇的天然夏季牧场。
云层下的布托湖景色
布托湖很美,但白天并不美。我们刚到湖边时会下多云的大雨,美丽的布托湖瞬间失去了色彩,我们只能坐在车里等待雨水清除,随着时间的流逝,雨水逐渐减弱,我们立即找个地方拍照,保留雨后布托湖的美丽风景......
然后雨又开始下来了...
在布托湖上昏暗的天空中,偶尔会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
雨中布托湖的风景
零星的白色帐篷散落在湖边
布托湖国家湿地公园在云层下
布托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
牦牛像黑珍珠一样点缀着湖边的草原
雨一直断断续续,我们只能在布托湖享受雨水,高原气候难以捉摸,没有游客的湖景让人失望,也担心下山的路上由于雨水的坍塌,考虑到安全,首先我们不得不依靠布托湖, 返回定庆县。
(感谢您的浏览,更多后续精彩内容,请注意木头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