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月18日电(新华社周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18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不断发展,世界才能进入和平与稳定的新格局。他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捕手"有两大优势。
林毅夫在京东物流主办的2021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发表演讲。他说,第一个优势是在传统产业,中国有后来者的优势。
林毅夫指出,在传统产业中,中国与德国、日本、韩国、瑞士等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也可以利用引进消化吸收作为再创新的源泉。
他说,2019年,按购买力计算,中国的人均GDP将是美国的22.6%,相当于1946年德国和美国的差距,1956年日本与美国的差距,以及1985年韩国与美国的差距。
德国、日本和韩国的发展表明,它们都利用了与美国的差距所提供的后来者优势。其中,德国从1946年到1962年平均每年增长9.4%,日本从1956年到1972年平均每年增长9.6%,从1985年到2001年,韩国每年增长9%。
林强调,1946年至1962年德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8%,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8.6%;
这意味着,即使中国现在面临人口老龄化,"根据德国、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到2035年,我们也应该有8%的机会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林先生说。
中国的第二个优势,德国、日本和韩国在追赶美国方面没有的优势,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为特征的新经济。
林毅夫指出,新经济在产品技术研发周期中特别短,投资以人力资本为主,而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本,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再加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实体经济供应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新经济中具有变道和超车的优势。
林先生强调,他认为,到2035年,中国的平均年增长率应该达到8%,因为中国的优势是被后来的司机超越。
但林先生也指出,8%指的是潜力,而不是实际增长。因为中国要想在未来实现其双重碳目标,就必须解决共同繁荣等问题。但即便如此,到2035年,中国的平均年增长率仍可能达到6%左右。如果达到这样的增长率,到2025年左右,中国的人均GDP将达到14,535美元,使其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完整)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