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新疆水产研究所所在地新疆白城县克孜勒水库对4.2万条扁吻鱼进行了增殖和释放。这是自治区连续15年在克孜勒水库开展人工增殖放生活动,新疆斑吻鱼累计放生数量达到126.2万尾。
这种扩散释放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扩散和释放规格。在这个释放的42,000条扁平吻鱼中,大小分为两条,一条是10厘米的20,000条尾巴,另一条是40厘米-45厘米的22,000条尾巴。在鱼苗放行现场,地区农业和农村局、白城县农业和农村局、克孜勒水库管理局随机抽样了2000多条鱼苗,对鱼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出具了水生苗原产地检疫证书。白城县公证处对发布情况进行了现场公证。
据悉,新疆扁吻鱼在1988年被国家列为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第一级,是新疆唯一一家国家级鱼类保护,与陆地大熊猫属于同一级别,有"水大熊猫""鱼活化石"之称。为了保护这一濒危珍稀物种,1999年国家在该地区设立了"中国新疆扁吻鱼苗场",开始对新疆扁吻鱼资源的调查研究与保护,重点对其采集、驯化、人工繁殖等进行研究。2015年,克孜勒水库管理局投资200多万元在新疆库区建设平吻鱼养殖基地,目前野生亲鱼(种)10只,以及平均重量约2公斤的储备亲鱼200多条,以及每年人工孵化的新疆扁吻鱼苗约10万尾。
"克孜勒水库新疆扁吻鱼放行规格比较大,平均大小在300克~400克之间,也是全境排泄规格比较大的新疆扁吻鱼的第二代。自治区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涛说。
张涛说,近年来,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水产研究所、阿克苏地区农乡局、白城县农乡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自治区水产研究所采取了对扁吻鱼和鱼进行人工驯化等多种措施。 人工繁殖,以及增殖和释放活动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它将确保扩散和释放活动的连续性,更好地保护新疆的扁吻鱼。(蒋晓军)(中国日报新疆新闻台)
来源:中国 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