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克孜爾水庫增殖放流4.2萬尾扁吻魚

11月17日上午,新疆水産研究所所在地新疆白城縣克孜勒水庫對4.2萬條扁吻魚進行了增殖和釋放。這是自治區連續15年在克孜勒水庫開展人工增殖放生活動,新疆斑吻魚累計放生數量達到126.2萬尾。

這種擴散釋放是有史以來最高的擴散和釋放規格。在這個釋放的42,000條扁平吻魚中,大小分為兩條,一條是10厘米的20,000條尾巴,另一條是40厘米-45厘米的22,000條尾巴。在魚苗放行現場,地區農業和農村局、白城縣農業和農村局、克孜勒水庫管理局随機抽樣了2000多條魚苗,對魚苗品質進行監督檢查,并出具了水生苗原産地檢疫證書。白城縣公證處對釋出情況進行了現場公證。

據悉,新疆扁吻魚在1988年被國家列為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第一級,是新疆唯一一家國家級魚類保護,與陸地大熊貓屬于同一級别,有"水大熊貓""魚活化石"之稱。為了保護這一瀕危珍稀物種,1999年國家在該地區設立了"中國新疆扁吻魚苗場",開始對新疆扁吻魚資源的調查研究與保護,重點對其采集、馴化、人工繁殖等進行研究。2015年,克孜勒水庫管理局投資200多萬元在新疆庫區建設平吻魚養殖基地,目前野生親魚(種)10隻,以及平均重量約2公斤的儲備親魚200多條,以及每年人工孵化的新疆扁吻魚苗約10萬尾。

"克孜勒水庫新疆扁吻魚放行規格比較大,平均大小在300克~400克之間,也是全境排洩規格比較大的新疆扁吻魚的第二代。自治區水産研究所進階工程師張濤說。

張濤說,近年來,在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水産研究所、阿克蘇地區農鄉局、白城縣農鄉局的大力支援和幫助下,自治區水産研究所采取了對扁吻魚和魚進行人工馴化等多種措施。 人工繁殖,以及增殖和釋放活動的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來,它将確定擴散和釋放活動的連續性,更好地保護新疆的扁吻魚。(蔣曉軍)(中國日報新疆新聞台)

來源:中國 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