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这个位于鲁蒙山革命老区中心地带的小山村的名字九棚进入了我的耳朵,山东省摄影协会在这里举办了摄影函授讲座,并在这里建立了创作基地。后来,由于红色二代也是退役军官一世,越来越关注它的奇迹故事。它就像一块强大的磁铁吸引了我,决心亲眼看看这些奇迹是如何发生的。我们驱车两个半小时从泰安出发,沿G3向南行驶至曲阜以南进入G1511(紫兰高速公路),向梦山口高速南行进327国道约28公里,沿山水泥宽敞的盘山路进入九个棚屋景区。

在办公室刘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九个棚村副书记连世东。连书记热情而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过去的九大发展变化。艺术总监应邀陪同他参观了村庄。晚饭后,当我再次带着车头灯来到九个棚子拍照时,那种安静、清凉、那种凄美深深地打动了我。为了尽量捕捉当年的生活氛围,我在石屋里放了一盏灯,用大灯照亮了石屋的外墙。挂在墙上的玉米和辣椒让我真正感觉到我生活在一个刀与火的时代。
<h3>九个棚子的故事</h3>
说起"九棚"的起源,有一段苦涩的历史。传说,在清乾隆六年的时候,有一对刘姓夫妇为了逃避沙漠,来到龙顶山,发现了一个天然石棚可以避难,旁边有一个山泉喝水,然后住了下来。从这石棚当房子,石板当床,刀火,滋养。后来,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石棚被分成九个棚子,命名为"九棚"。此后,祖先在这里生活了200多年,直到1963年全部搬出石棚。
<h3>苦功</h3>
九个棚村位于山东省平义县东南部海拔640米的龙顶山上。过去的九棚、陡峭的山峦、四崖、贫瘠的土地、匮乏的水资源、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从1741年到1963年,九个棚子长期生活在石棚里,过着贫困和孤立的艰难生活。直到1983年,人均净收入不到100元,村里女生竞相结婚,村外女生不想嫁进来,当时村里有177人,有13个单身汉。九间小屋一直在努力改变家乡的面貌。从1984年开始,刘家坤作为村两委代表,带领全村党员建设电、修路、修水、果树,辛勤耕耘了五年,把穷落后的"干山"变成了"流明山的明珠",铸就了"团结拼搏、毅力、毅力、拼搏"的九棚精神, 成为全国农业战线艰苦奋斗的典型。
1991年,九家棚下山入城经营企业,在县内建有花岗岩厂、工程机械配件厂、塑胶厂等企业。1999年,刘家坤从北京大学学习两年后归来,带领九个棚屋开九个棚子。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历时13年,"金银花育种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九峰1号金银花。通过平义县九个棚、金银花卉专业合作社和六家子公司遍布全国,已在全国推广种植10万亩的九峰第一金银花卉。以金银花卉为主导产业,九棚收购齐黄中药片公司和山东大陆药业有限公司,新建大陆医药工业新厂区和金银花茶产业有限公司,初步形成了"好种子选择-推广种植-干花买卖-中药, 食品研发生产"的全产业链企业。
<h3>老革命区</h3>
九个棚村所在的天宝山区是鲁梦老革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期间,这是八路军第115师开辟的敌军基地,罗荣融、萧华等老革命者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至今,还保留了"天宝山战场"、"北海银行鲁南印钞厂遗址"等地的景观。许多淮海战役都拎着煎饼袋,从这里推着原军的独轮车,发动了战役的胜利。
<h3>现在有九个棚子</h3>
现在九棚景区已经是一个装备精良、路况平坦、信号覆盖、服务优良的成熟景区。这里50000亩果园连成一体,春秋四季宜人。特别是在三月,山中,鲜花盛开,色彩缤纷,置身其中,如在花海中,如在图片中。虎巢大峡谷、千年藤树、吊心、峰、张朗背姜山等景观,自然创世,鬼工。龙门、龙顶山天池、天坛水库、天湖水库、天水运河、环城公路一览无余。老房子保存完好,有着深厚的历史感。新景区现代舒适,特别适合自驾游。目前,九个棚屋景区已成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AAA级国家旅游景区"。
我见过《中国企业报》主编、新华社资深记者、研究员李进先生,明年春花盛开的时候,我将再次走进龙屋顶的九个棚村。
专栏作家: 史克威尔 更新: 2016.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