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1月26日,山东省青州市人民法院依法举行公开听证会,审理王磊等33个黑手党组织的案件。图为审判现场。
山东省潍坊市王磊案的刑事情节,在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揭露的涉及黑化腐败的腐败和"伞"和"伞"典型案件中,尤其令人关注。
报道称,自2006年以来,王磊涉案黑组织以承包海水养殖的名义,成立"海上巡逻队",对当地渔民强行收费,利用暴力手段驱赶不付渔民,实施捣乱、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以该组织实际控制海域时约占潍坊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同时,王磊还通过经营一些黑色相关人员成为国有企业的公务人员。
在潍坊以北的这个地区,王磊领导的"海霸"为什么如此猖獗?在渔民的黑手背后,谁在支撑平台,提供庇护?
"如果我不开心,不想在山东吃一口好海肠"
记者注意到,在王磊49万字的黑色判刑案中,一种叫海肠的海鲜被提及了1700多次。
海肠,环刺猬的名录,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只有中国渤海湾生产。根据《渔业法》的规定,未经国务院渔业管理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水产苗种资源保护区内从事捕捞活动。
2006年成立"海上巡逻队",对当地渔民强行收费,在敲诈勒索的基础上,2012年在相关公职人员的帮助下,莱州湾单环刺猬近江牡蛎国家水产苗种资源储备,以养护、科研、捕捞承包的名义,通过海产品贸易商组织渔船非法捕捞肠道, 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海产品市场秩序,破坏了海洋生态资源。
为防止海船藏匿肠道,该组织采取辱骂、强行搜查等手段,对进入其控制水域的渔船进行严格"管理",甚至将捕捞作业中产生的碎海肠向渔民招揽,强行出售给海鲜商贩,对潍坊海肠的生产和销售形成绝对控制。王磊甚至大喊:"如果我不开心,就不要说潍坊,整个山东也不想吃好海肠。"
控制海鲜市场只是一个方面。检方称,该组织利用设立空壳公司登记等方式办理海域权,在一些公职人员的帮助下,海域面积迅速扩大,案件时该组织实际控制了海域面积超过68万亩。该组织还以海滩养护的名义指挥"巡逻",通过捆绑船只、碰撞等手段,胁迫渔民正常生产向他们付款,并任意定价,挤压渔民的生活空间,导致渔民从"海边吃饭"变成了"看着王磊面朝下吃饭"。
"该组织利用暴力威胁开展了137起违法犯罪勒索活动,受害者多达200人,为了争海、取胜、稳固地位,在潍坊北部海域开展10多次违法犯罪活动,挑起事端。广大渔民向组织不敢说出来,无奈只能逐渐屈服。"案件官员告诉记者。
王磊的野蛮成长,离不开"伞"庇护。潍坊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原党委书记、主任、二级督察徐润琦就是其中之一。
经调查,2013年至2018年,许润琦担任潍坊市海洋水产局党委书记、局长期间,曾受理王磊赠送的礼品,以及王磊置换房产,从中获取差价;徐润琦最终因贿赂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零六个月,并处以罚款70万元,赃款被没收并移交给国库。
黑人相关成员披上国有企业员工外衣,打着国有企业霸道市场的旗号
组织起来通过违法犯罪活动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是王磊涉黑组织的典型特征。
检方称,该组织自2009年3月正式成立后,以"场地费"、"资源补偿费"、"罚款"的名义强行向渔民收取290多万元的非法利润8000多万元,通过虚构材料、欺诈性国家燃料补贴、贷款贴现利息总额超过1500万元, 通过伪造国家机关文件、招投标等手段非法承包工程,非法利润8000多万元 通过虚开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1200多万元的国家税。
为了更好的"赚钱",该组织还利用对公职人员的掩盖放纵,为其组织的一些成员披上了"所属企业员工"的外衣,既为组织成员和企业"洗白",又在"国有企业"的旗帜下继续欺负渔民,挤压竞争对手,大力扩大势力范围, 对当地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他因在潍坊滨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前党委书记、董事长中担任"重要角色",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零六个月,并被罚款80万元。
据发现,2013年至2018年,在滨海旅游集团任职期间,于传奎以国有企业名义与王磊的实有控股公司组建了合资公司,由王磊负责具体操作,部分黑人相关人员成为各自单位的国有企业官方人员。翟传奎还收到王磊送来的财产,为王磊谋取利益,并通过王磊从事营利活动。
以非法营利性活动为例,2016年1月,于传奎接受王磊申请使用3万余亩海域权,通过下属安排并持有海域使用权,王磊当年支付了海域使用权31万元, 同时默许王磊将海域承包给外界。2016年5月,余传奎通过下属以个人名义代办的银行卡,向王磊收取了45万元。
不仅如此,在2017年初和2018年上半年,于传奎曾两次收到王磊派来的国内知名画家的高山杜鹃花画和美兰竹菊花画集,以及生肖牛、黄道十二宫马画各一幅。确定除一幅画外,所有画作均为真品,总价值为7.6万元人民币。翟传奎也接受了王磊的越野车,交给了他的妻子和弟弟使用。
在多家高端酒店设立定点接待处,与渔业部门轮流使用海上执法船
记者发现,除了许润琪、于传奎,为王磊提供庇护或非法帮助的人数仍然很大。
在昌潍市潍坊下,原渔站站长王兴军、原站长马连茂等公职人员,因违反王磊养殖渔船、捕捞、贝类生产作业等审批程序,为其骗取燃料补贴提供帮助,被中央纪委揭露。其中,王兴军还违反了诚信纪律,在他调任后,违规给原管理客户王磊借了一辆车并长期占有。
"王磊受益于他与王室的关系,并将大部分收入用于维持和经营与官方法院的关系。据王磊的妻子万丽坦白,王磊每年通过公司向当地海洋、陆地等单位的相关人员发送海鲜,为海运许可证向特定业务人员发送购物卡,甚至经常从其经营玉石店的玉石手镯、吊坠等相关单位人员向相关单位人员发送。
根据检方指控,该组织为了寻求庇护或非法帮助,购买名人画、高档车辆、昂贵的烟酒等物品,用来招揽,腐蚀国家工作人员,并在多家高档酒店设立定点接待处,其中购买名人画花费2000多万元, 高端烟酒支出490多万元。
"此外,为了展示其'海上力量',该组织在一些公职人员的协助下,与渔业管理局轮流使用渔业执法船只。这艘船有时用于渔业管理中的海上执法,有时用于该组织的海上巡逻,这在地面上产生了非常糟糕的社会影响。"案件官员说。
深入推进"破伞",67名党员干部得到处理
2019年12月30日,山东省青州市人民法院对王磊等33个黑手党组织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其中,王磊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并因组织和领导三合会组织等11项罪名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扫黑杀"在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破网雨伞"也在向前推进。
针对案件涉及行政区域、行业体系广,潍坊市纪委按照"一条主线三条支线"的案理念,一方面突出"一条主线",深入分析王磊黑组织坐拥趋势轨迹,积极寻找破案的突破口;截至今年8月底,共查处党员干部67人,其中纪律处分47人,留置权6人,移送审查起诉7人。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案件暴露出少数党员干部利用岗位设施和机构监管漏洞作为"伞形"问题,潍坊市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案件单位建立制度,对案件进行管理,对案件进行推进改革, 推动案例建设,扎实"后半篇"。
王磊涉黑组织倒闭后,潍坊海恢复了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图为潍坊滨海区的渔民正在将新收获的梭鱼运上岸。胡伟照片
据介绍,潍坊市纪委向市农业和农村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海洋渔业局党组发出纪律检查建议,督促他们落实治理党的主要职责,全面检查行业诚信领域的风险点, 系统进行专项整治,彻底铲除恶势力滋生的土壤。
(资料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