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邻窗户蛋(仿古木窗、油、有机玻璃)李青
象征着现代设计摇篮的包豪斯建筑,一个带有海灯的临时帐篷,是艺术家李青建造的"乌托邦"。"两个世界,一个背鞋迷宫,承载着纪念碑般的宏伟叙事,是包豪斯的摇篮,也是卡巴科夫飞向太空的隐喻;另一个由拱门连接的多层空间充满了废墟中的漂流,反光地标,草坪上的橙色帐篷和现实的镜子交换,这些都是李青创作的典型特征。展览策展人崔灿灿说。9月12日至10月27日,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李青:灯塔与摇篮"展览在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出,展出了李青的《窗户》、《人人皆找》、《同一毁灭》等系列,以及他在2021年的新作。展览以《灯塔与摇篮》为隐喻,隐喻几个系列的开始与出发、理想与到来,重新开启了李青自2005年以来从未中断过的作品故事。
在展览现场,来自老房子废墟的地毯,与"欧式风格"混合的杭州房屋的面孔,杂志的面孔和艺术家的旅程,两件废弃冰箱的巨大作品将观众的目光吸引回重叠的世界。图像、符号和现实在这里交织、隐藏和交替,这些作品也展现了李青创作线索和愿景的丰富性。他的绘画不局限于画布的有限空间,不断延伸绘画的外层空间和观看形式。在《人人找我》系列中,李青通过画两幅相似的画,做了细微的改动,让人们的观看风格从欣赏到反复认知,让大家不自觉地判断哪一幅更接近真相。
"窗户"系列将绘画与从拆迁现场收集的旧木制窗框相结合,以表达中国大城市的快速中产阶级思维。李青还是在窗格的背面绘画,或者嵌入在实际空间的表面,使窗格在作品中具有"可视性"的空间感。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不可能同时出现的场景在真实环境中结合在一起,正是通过这种强调事实和矛盾的实践,艺术家表达了经济与身份之间的差异。"我们在李青的绘画实践中探索了许多认知路径,它们之间没有矛盾,也没有固定的逻辑和秩序。这与其说是绘画认知体系的建构,不如说是绘画本身智力能量的解离。"艺术评论家陆明军说。
来源: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