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姜华:畅通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做好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者:伏尔加电影评论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姜华:畅通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做好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姜华:畅通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做好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蒋华 王晓伟/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

证券时报记者 王晓伟

"十四五"开局之年,以大中矿业在深圳联交所主板上市,以玉然牧业为代表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推动内蒙古自治区企业上市实现"开红"。如果说企业上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那么内蒙古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反映了新趋势。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该地区融资总额稳步增长,信贷年均增长超过1000亿元,2020年直接融资同比增长42%;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以下简称"内蒙古金融局")对当地金融发展近期形势做出的最新判断。

内蒙古在自然资源、生产成本和许多行业方面具有优势,但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市场规模、人力资源和资本市场基础薄弱等短板。内蒙古金融局是如何促进优势和规避劣势,使该地区的金融服务从跟随、同步引领转型,从一般服务向专业、精准、直接、高效的转型,在服务业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如何巩固质量和效率,继续打破新的发展模式?近日,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蒋华。

资本市场新突破

证券时报记者:内蒙古金融局在推动企业上市方面,近年来取得了不少积极进展,目前上市企业处于储备状态?哪些因素推动了这些突破?

江华:总体来看,区域推进企业上市形成了以公共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三个服务"为抓手,"企业主动性、政府推进、制度驱动、社会联动性"的工作模式和"储备一批、改革一批、咨询一批、申报一批"的阶梯式提升格局。

为加快企业上市进程,我区建立了推进企业上市的联合会议机制,建立了重点挂牌储备企业名单,做好精准聚焦、及时跟踪和全程保障服务的工作。针对重点上市企业,建立主机银行服务机制,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紧紧围绕党中央为内蒙古量身定做战略定位,我区对绿色特色现代企业、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优化升级的配套企业、农牧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骨干企业集中孵化上市。

目前,40个自治区重点挂牌储备企业,已在审查中报告3家企业,进入上市引导企业9家,入培育孵化企业28家。上市储备企业实现了12盟城全覆盖,大中型矿业成功上市,使巴彦嘎市实现本土企业零上市的突破,呼伦贝尔市、兴安盟2家上市企业空白盟城积极培育企业,力争实现"十四五"期间企业上市。

同时,自治区政府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制度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新三板企业上市。今年5月,自治区政府与国家证券交易所系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深化上市企业挖矿、培育储备资源、推进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区域资本市场呈现出国内外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良好态势,"主板新三板和区域股票市场"。

从驱动力来看,首先是研究启动"自治区重点上市储备企业保驾护航服务倡议",整合公共服务、金融服务和法律服务,汇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股权中心和证券交易所专业机构,共同为上市储备企业申报IPO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是向重点企业提供后续服务,更新自治区上市储备企业工作台账目,对重点企业挂牌牌照项目进度,重点推进。大中矿业、欧睿科技、新华社等多家企业涉及土地、房地产权证处理、国有产权历史等问题得到有效处理,有效加快了企业落地资本市场的步伐。

三是启动金融扶持自治区企业上市行动,推动亚银银行内蒙古分行等金融机构作为牵头银行服务自治区重点上市储备企业,确保主体产业在上市初期稳步发展。

四是加大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补贴力度,自2014年以来向全区140家企业拨出各类直接融资补贴1.12亿元,有效降低企业直接融资成本,增强利用资本市场开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它也是加强研究指导和培训,寻求国家政策支持和加强外联的重要推动力。

证券时报记者:在完善资本市场对内蒙古实体经济的支撑下,下一步是什么?

江华:同时,内蒙古还有上市公司数量少、规模小、发展不平衡、部分上市内生企业动力不足、规范化运作不够等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协调努力,共同推进企业上市进程。接下来,内蒙古财政局将重点从三个方面推动企业上市进程,加大资本市场对自治区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一是培育上市储备企业,完善阶梯,推进企业上市服务格局,做好"引领、推动上市、强产业",按照"打造上市公司、延伸产业链、扩产业集群"的路径,推动企业上市,利用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联合各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挖掘企业资源,动态更新上市储备企业梯队,继续深化与沪深证券交易所、全国证券交易所的战略合作。加大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与优质上市储备企业的衔接力,加快发展科技型成长型企业,早日进入资本市场。

三是充分发挥自治区在推进企业上市办公室与企业地域政府联席会议机制中的作用,做好企业上市相关公共服务、金融服务和法律服务工作,对潜在上市未偿储备企业进行联合协商,建立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目, 并有效、准确、高效地服务于重点企业的上市流程。

债券市场引领信贷环境

证券时报记者:内蒙古区域债券市场信用环境正在引领全国,哪些因素是应受此影响的?

江华:2018年至2020年,全国债券违约集中爆发,自治区加大债券市场信用环境建设力度,化解了债券违约、股票质押关闭两大风险。该司法管辖区连续三年未出现公开债券市场重大违约,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未强制平仓。在维护自治区金融生态的工作中,自治区金融局会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证监会、银保监局共同探索并形成了解决债券支付危机的有效途径。

一是协调银行"贷本债",企业即将到期债券,协调金融机构及时给予流动贷款支持,化解到期和还款风险,优化债务结构。

二是"流动性风险防控基金和银行贷款"全面置换,暂时解决企业流动性困难,及时协调和利用自治区设立流动性防控基金,同时支持金融机构贷款进行全面置换。

三、政府融资平台型到期债券进行有效处置的"政府应急资金和活力资产",在启动应急资金的同时,债券投资者达成延期协议,发行人主要及时存货资产,偿还应急资金并回售延期债券。

第四,借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中收购违约债券",如2016年博源集团30亿元债券违约,协调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购买债券,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违约债券转变为普通债务,保留所有债权的典型例子。

五是出台措施形成长效机制。自治区设立"双10亿元基金"(100亿元企业流动性风险防控基金和100亿元企业救助发展基金),化解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相关风险。同时,落实信用债务到期管理措施,加强债券支付工作监测和预警,推动各类债券按时支付。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区已支付债券2246只,现金7470.4亿元,资本市场有效回报环境良好:2020年新增债券融资2585.56亿元,同比增长43%,公司债券利率平均下降2%。

证券时报记者:内蒙古在当地商业银行股权登记托管工作也走在了全国前列,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

江华:股权登记和托管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辅助金融监管和地方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自治区财政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以银行机构为重点,以托管服务监管为重点,重点挖掘托管的价值和潜力,探索创新,进一步推进。

一方面,我们率先联合市场监管,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证监会、高院等五个部门出台了《关于规范开展非上市企业股权集中登记托管和股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在部门联动、登记和托管信息对接机制建设中, 农业信用社股权质押、基金财产共享登记试点等方面的创新。六部门联合出台政策,推进区域股权市场登记托管,在全国尚属首次,对股权登记托管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注重监管手段的推进,率先实现股权登记保管全过程,多维度服务监管,从而提前防范风险,及时预警,事后定期报告。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聚焦的地方商业银行,托管数量位居全国第五位,托管的好处也开始显现出来。截至2020年底,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托管企业488家,注册股东6.8万余人,股本总额约650亿股。其中:累计完成全区155家地方商业银行托管,地方银行数量位居全国第五位,除金融机构服务和金融监管外,股权登记托管也是企业开展股权转让和股权融资的重要保障。股权登记托管有利于规范企业股权管理,促进股权质押规范化,扩大企业股权融资规模。目前,已办理股权转让共约1000件,转让金额约15.92亿元,股权质押100余笔,质押融资金额约21.24亿元。

获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最后一公里

证券时报记者:在国内,内蒙古地方金融立法工作第一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是自治区地方财政领域的首批立法。

江华:2020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财政监督管理条例》,并于去年12月1日正式实施。非常重要。

《条例》注重强监管、风险防范和发展促进,不仅包括对"小金融"(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管,还包括对"大金融"(全口径金融)的风险防范和提升。系统化、系统化是《条例》最突出的特点和亮点。通过立法,确定了三级机构法律主体的地位,明确了各级监管部门的地方金融监管责任,建立了权责一致的监管体系、三级管理和统筹协调、分工协作的监管机制。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财政"十四五"发展改革规划,主要从指导、服务、安全等方面入手。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金融要素对生产要素的积极引导,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动态平衡牵引供给创造需求,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从"融资"到"融资,融资"转型,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处理经济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充分发挥金融"血脉"对经济"主体"的保护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加快资金返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是很多省市的方向,但一些省市也出现了精准滴灌难,落地显示滞后的新问题。内蒙古如何解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落地问题?

江华:内蒙古在2019年启动政商与金融企业协调开展的金融"保险项目、进园区、进企业、进农村"行动。自治区金融局、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和金融机构,通过公共服务协调、政融企业对接、金融服务差异化等措施,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围绕现代能源八大重点领域提供全面支持, 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营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对外开放,开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2020年,结合自治区实际工作,支持行动领域将进一步聚焦于乳制品产业、向日葵、土豆、肉牛等优势特色的农牧业。

"保险项目"的重点是确保自治区基础设施、现代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重大项目的融资需求;农村和农牧业可以带动精准扶贫领先、专业的合作社。

证券时报记者:这些举措有什么效果?

江华: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区融资总额稳步增长,信贷年均增长超过1000亿元,2020年直接融资较去年同期增长42%;全区金融服务从跟随、同步引领转型,从一般服务向专业化、精准化、直接化、高效化转型,在服务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2020年全年,金融机构大幅增加对"三农"领域的贷款,农业相关贷款较年初增加1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8亿元。以"下农村"为例,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成立产业扶贫强龙板,帮助农牧企业债券筹集8975万元。2020年自治区扶贫小额信贷将达到32.3亿元,住户7.3万户,创历史新高。其次,金融机构正在竞相赶上日益增长的氛围。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开展"千乡千亿村"财政扶持脱贫专项行动,向全区旗县、村镇驻驻1265人,累计贷款415亿元一品"项目,按当地机构设立、网络分布、人员配备、 产业基础、政策扶持、金融生态等不同情况,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在边境牧区铺设移动服务车辆,将金融服务送入加查,送入牧民家庭,填补金融服务缺口,畅通边境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证券时报记者:这方面有典型的案例吗?

江华:为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振兴乳品业的决策部署,2020年我局以精准服务实施乳业振兴专项行动,通过制定专项方案,设计专项产品, 提供专项名额、开放专项渠道、聘用专项人员对接、年底设立专项考核等创新"六专"服务模式,形成一套工作方案,推出一系列专属产品,打造"大草原特色金融服务"模式,实现金融专业化, 精准服务转型。截至2021年4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整个乳品产业链提供了520.67亿元的资金支持,贷款余额为320.80亿元。

在此过程中,我们推进了领导演示并提供创新服务。以巴彦加尔杭进旗后,兴安盟分行右前旗、呼伦贝尔阿荣旗为试点,组织金融机构重点对乳品产业链的堵点、疑难点、精准推广、先试。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成为国家建设银行体系内的试点,力争政策倾斜,设立振兴金融服务乳业专项班,与呼伦贝尔市签署乳品产业全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将呼伦贝尔分行列为"振兴金融服务乳业模范分行",设立振兴分行阿荣旗的乳品行业。

接下来,按照"明确不良、增加贷款、扶持领头羊、以小农户、强产业"的思路,我们还计划从乳品行业补充链条、强链条、延伸链条等各个环节给予有针对性的支持。一是力求信贷资源倾斜,力争在三年内实现乳业信贷增速明显高于企业信贷平均增速,直接融资占比逐年明显提高,融资环境明显改善,融资成本逐年下降。二是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金融机构重振牧场基础设施建设等乳品行业重大项目,加强协调,通过银团贷款支持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按揭贷款和活畜质押贷款,依托蒙牛、伊利等龙头企业,运用供应链融资模式减轻上下游企业融资负担。

党建引领新思路

证券时报记者:从内蒙古财政局的经验来看,把党的建设落实到行动中,融入到工作中,有哪些好的做法?我们应该如何发挥党的建设的主导作用?

江华:党史学习教育发展以来,我局注重"办实际",努力"开设新局",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地方财政工作的动力。

党史学习教育发展以来,我局开展了向人民问、向人民问、向人民提问的"三个问题"活动,致力于解决困难问题,办实际事情,解决人民最着急、最期待的财务问题。经过初步研究,我们制定了年度财计实际规划,公布了财政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名录。下一步,积极回应群众关注,畅通赌点,解决问题,向社会传递金融服务,增强公众获得金融服务的意识和满意度。今年要重点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深入金融"保险项目、进园区、进企业、进农村"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疑难问题,做实事,着眼做好金融工作的新篇章。

在聚焦"开新局"上,要建设农牧业特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农牧业特色金融,建立金融机构"牵头主行"制度,先试部分特色产业。推动金融机构组建农牧村振兴专业化团队,继续推进优势领域专业分支机构建设,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探索信用保险加资金的可复制模式。

我们还将加强对"技术发展"的财政支持。推动金融机构积极与科技部门、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对接,围绕稀土新型材料、大规模储能、节能环保等探索差异化金融服务。

证券时报记者:下一个优先事项是什么?

江华:一是加强发展的整体推进协调。在党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坚持统筹考虑和统筹推进,加强各部门、中心协调,坚持日常融合,抓常规,切实实现党史学习教育, 结果,并改进。

此外,还要坚定不移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着眼于为群众办实事。在继续开展"三问"活动的基础上,梳理细化"实事求是"的内容,细化措施,对人负责,落实清单计划,切实做好事,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财务问题,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 并向党的成立100周年致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