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世界上有两种沙县小吃。
一个是你熟悉的"沙县小吃",另一个是沙县的"沙县小吃"。
你看过《沙县小吃》,大概是这样的:蒸饺、饺子、面条、炖罐头......
还有当地的"沙县小吃",但这里却是:豆腐丸、扁肉、混合面条、芋头饺子、烤肉、春卷、冻米、盘鸭......

沙仙混合面条。
沙仙小吃共有米饭、面条、豆类、肉类四大系列240多个品种,其中"中国名小吃"39种,"福建名小吃"63种。
一起去三明沙县,遇见正宗的沙仙小吃店。
沙仙寺门扁肉
圆润饱满的扁平肉。
一个2磅重的瘦肉,要做成扁平的肉馅,至少半小时。将扁肉装好,在锅下煮一会儿,等到扁肉漂浮在锅里,稍微膨胀一下,就可以把锅里捞出来,放进大骨头高汤里,放上盐、味精等调味料,撒上洋葱花,就可以结束餐桌了。煮熟的扁肉漂浮在高汤上,一个接一个饱满,薄馅,咬一口,味道酥脆,再用一口新鲜的汤头,那种味道就更不用说更美妙了。
沙仙锅酱
李济锅糊。
沙仙锅膏沙县最有名的小吃,用温水做皮,选用细肉加洋葱姜做馅,裹锅贴片薄,饱满,底平,形状如月牙形,油炸,加面粉水,成品口感清脆不失柔软,色泽金黄,香气四溢,成品口对口留下香味。
沙仙老情人豆干
工匠们正在制作干大豆。
老情人豆干是沙县农民的传统豆类食品,是当地人为传统节日食品,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采用优质大豆制成的游泳牛奶豆腐为原料,将免费的牛奶豆腐沥干后,用各种香料卤素制成, 成品味道浓郁,美味可口。
沙县豆腐丸
在锅里煮熟的豆腐丸。
沙县豆腐丸是沙县最有名的小吃,将游浆豆腐干燥水分,将肉末、香菇、胡萝卜等原料均匀混合,手拿出丸子,外观包裹在木薯粉中,蒸熟或煮熟,口感柔嫩,回味无穷。
沙县郑湖板鸭生产工艺
郑湖板鸭。
沙县郑湖村民制作的板鸭,至今仍沿用小竹条将鲜鸭敞开成盘子状,放在室外自然风干晾干,然后放入炉子里用木炭烤脱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沙仙小吃填补了食品饮料低消费的市场空白,走出了城乡居民增收之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共有门店8.8万家,其中沙仙老板3.2万人,员工6万余人,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2016年,沙县政府通过升级商业模式、加快品牌推广、延伸零食产业链等措施,推动沙县零食转型升级,向公司化、规范化、连锁化方向发展。
目前,连锁店的设立近3000家,转型后的平均店面业绩提升了50%以上。
此外,沙仙小吃也走向国外,走向世界,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56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都有沙县小吃的身影。
来源: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