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点豆豆、木头人、老鹰抓小鸡……简单的民间游戏有着不简单的育儿价值

中国有着悠久的民俗游戏和文化传统。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激发民间博弈活力,重庆宇北青岭幼儿园,根据典型、适龄、趣味、教育原则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传统民俗游戏进行筛选和改造,开发了一系列有意义、童趣味、价值十足的幼儿园民俗公园课程,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动起来

民间体育游戏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来自生活,不仅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玩法多样,当地氛围浓厚,而且易学,适合幼儿的天性,不仅给幼儿带来运动的乐趣,还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和谐发展, 培训他们与同行合作的能力。

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分为装备和徒手,通过步行、攀爬、跳跃、投掷等活动,培养孩子的平衡性、敏捷性和力量。装备游戏包括高跷、尾巴、手部投掷、围攻、升降车、跳肋等,非武装游戏包括抓鹰鸡、灯架上的老鼠、芝麻开门、玩野鸭、斗鸡、抓四角等等。在户外活动中,选择一些大规模的运动,发展幼儿民间游戏的大肌肉运动,以及利用集体和分散的活动相结合。集体活动以玩运动器材、小型运动玩具和小游戏为主,如高跷、跳绳、滚铁环、摇竹等。分散的活动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寻找游乐伙伴,选择自己的玩具,选择自己的游戏或自己约定的游戏规则,如举起花车、花篮、占四角等。

例如,跳网格,最常见的玩法是根据网格内的数字,按照跳跃次数的顺序穿过所有网格。当孩子熟悉游戏时,可以根据游戏伙伴的要求选择数字跳跃,也可以选择跳单双数、一脚跳或两脚跳。在此基础上,游戏可以升级,选择一串瓶盖磨损的环在网格中,每次跳出网格之前将盖子踢入下一个网格,然后跳过去,将瓶盖踢出网格进行计数。通过改变你的游戏方式,你可以适应不同年龄的幼儿的身体发育需求。

二、民间娱乐游戏教幼儿学会遵守规则

民间娱乐游戏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氛围,趣味性好,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还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我们筛选了顶锅盖、点兵会、拉大锯、打大麦、推磨、打鼓花、成堆面包、张打铁李打铁、手柄、木头人、衣领、豆腐块、胖子等适合儿童情感体验和规则意识训练的娱乐游戏内容。例如,在民间游戏《点点会》中,两个年幼的孩子当将军,其余小孩子玩兵排成一排站着,将军从左到右读儿歌《点点会,指向谁......",每人读一个字给一个小孩子听,当读到"谁是我的虾蟹会""会", 为了确定幼儿作为将军的团队成员的选择,第二个将军重复该点的动作。孩子们期待参加队伍,一次又一次地点"军队"点"会"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学会来回站着,形成排队的好习惯。

三、在民间益智游戏中鼓励幼儿独立探索

民间益智游戏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感知、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操作能力。为了继承和发展民间益智游戏的教育价值,我们开发并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益智游戏,如捡小棍子、抓种子、翻转绳索、五块棋、跳棋、拼图板、黄道十二宫赛艇、斗鸡等。

为了增加游戏的乐趣,老师改编了益智游戏。例如,为一组2-3人选择一个小棍子原创玩法,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分开。游戏开始时,第一个孩子把冰棍放在手里,然后散落在桌子上,拿着另一根棍子把棍子揪在桌子上,但不能碰其他棍子,如果碰甚至输了。两人轮流玩,直到桌子上的小棍子被捡起来,数着谁选得更多,数字赢了。孩子们熟悉了游戏后,老师改变了玩法:增加红棍,捡到红棍代表5个普通棍子,最后挑选小棍子的数量多一些获胜;

四、民间手工游戏让幼儿学会创作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而丰富的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是中华民间文化,手工艺术包括剪纸、布艺、刺绣、印花、面塑、泥塑、脸影、影、风筝、藤条等,许多民间工艺品已被宣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虽然有些手工艺品还在流传,但从事的人却越来越少,为了更好地传递这些艺术,我们把一些民间手工艺品放进了幼儿园的游戏课程中。

在民间手工制作游戏中,我们选择了剪纸、泥塑、编织、折纸等代表性的民间手工游戏,并在内容、材质、玩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使其符合时代特征和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们为幼儿在民间手游中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素材和工具,让幼儿积极参与民间手工制作,在剪纸、泥塑、折纸等游戏中促进小肌肉和手部、眼球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审美品味, 审美表达,审美创造力。

五、民俗节游戏让幼儿建立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在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中发现,幼儿知道中秋节的饮食习俗是赏月、吃月饼等,当被问及为什么幼儿喜欢月亮、吃月饼时,只有6.7%的幼儿知道代表团聚,53.3%的幼儿不知道为什么, 30%的幼儿认为这是因为假期。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饮食习俗感受中秋节的文化氛围,对中秋节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认识,对中秋节的文化内涵还不清楚。因此,将民间节日游戏渗透到幼儿园课程中非常重要。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筛选适合3-6岁儿童玩节日活动和游戏,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传统节日,与幼儿一起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了解各种节日的特殊意义。例如,春节猜谜语、甘瓜、摇灯节、清明节放风筝、射柳、端午捉骡子、抓龙尾、中秋堆月饼、拉石等,让小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和文化。在"叠月饼"游戏中,小孩子读着"8月15日中秋节来临,满月饼快到了,我们叠在一起,尝到月饼味道不错;右手握着拳头,伸出拇指。第一人称伸展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当读到"吃大家笑"时,小孩子高兴地互相鼓掌。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唱儿歌了解中秋节与月饼的关系,了解节日的饮食文化,体验节日的欢乐氛围,初步建立对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可和自信。

相比于当今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动游戏、手游和娱乐设施,简单、传统的民间游戏通过老师的智慧,已成为幼儿增进知识、发展智力、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无与伦比的欢乐,为孩子留下难忘的童年回忆。

(邓学梅图德兰作者单位为重庆宇北清岭幼儿园)

人民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邓学梅图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