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杨三喜
(作者杨三喜,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员;本文为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草稿,Lychee.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一位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组切尔诺贝利"打孔"照片,引起网友关注。一些人质疑这位博主没有穿防护服,称这可能导致误解,吸引更多的人去无缘无故的旅行,而另一些人则说,博主的照片增加了他们对切尔诺贝利的了解。
2019年,乌克兰政府宣布开放切尔诺贝利禁区,以创建一个"绿色走廊"作为旅游门户。但游客必须签署一份声明,承诺穿长裤,不触摸检疫区的任何东西,皮肤不会与地面,草地或建筑物接触。这表明,在隔离区内没有强制要求始终穿戴防护服,事故区域相对安全。
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充满了辐射。少量的辐射暴露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过度的辐射辐射暴露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例如,在切尔诺贝利辐射高净红冲点-摩天轮,为了个人健康,需要穿防护服。博主还回应说,大多数时候他们穿着防护服,穿着辐射水平低的便服拍照。因此,是时候穿上防护服了,这不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每个成年人对自己的健康做出的选择。如果你真的想死,那是自己造成的。
切尔诺贝利事故是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这场悲剧不仅当场造成31人死亡,而且在十年内造成17万人死亡。三十多年来,过量辐射的困难困扰着无数人。
随着相关美剧的火爆,景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遁展。其中,一些游客为了吸引眼球,故意拍摄裸照,行为不合时宜的照片。乌克兰向普通民众开放事故区是一个多重考虑的问题,但对很多幸存者来说,前核禁区已经成为一些人的"交通代码",可悲地成为别人的"净红牌",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一些游客的轻浮做法,不仅是对人类悲剧的消费,更是抹杀了开放事故区域的意义,让世人了解悲剧,缅怀悲剧。
因此,网友们认为,博主玩卡什诺比,核心问题是不穿,不应该穿防护服,但在这样一个悲惨的地方,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它询问了我们对人类灾难的态度。正如有网友所说,如果外国人这样到汶川地震现场,入侵中国、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等地方打卡、消费灾难,我们的心会怎样?
灾害的严重后果可能有国界,但面对灾害,人类的悲痛应该联系在一起。人生的悲剧,文明的灾难,不是热点,看到活泼的机会。記住災難,反思它們,對人類的痛苦抱有同情心和敬畏,我們可以避免重蹈覆轍覆辙。
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即使我们不能完全分担别人所经历的悲剧,即使我们不能完全理解这场灾难,至少我们必须尊重它的受害者,这是我们每个人应得的基本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