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特别受欢迎的老戏"李大康"吴刚,当年小肉期和郭大洋磊演了一部小品《为米饭》。

最后小品吴刚推着郭达的自行车为他换米饭,他心里伤心欲绝,会把米饮料随着戏曲唱出来:"换米啊,为米啊,大家换米饭。
小时候,笔者学过一首歌,第一句话就是"小姑娘,早早起床,背着花篮去市场,穿过街道,卖花,唱花。
事实上,这两首曲子都来自同一首歌《花姑娘》,这首歌是根据韩国电影《花姑娘》改编的,该片在1970年代风靡全国。
第一,金日成在中国编剧
《花姑娘》原作是一部同名歌剧,构思于吉林监狱,创作首演于金日成编剧的东北曼辽江地区五个子村的三星学校礼堂。
金日成出生于朝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3岁为逃避日本殖民统治来到中国,17岁时因印刷反日刊物被张学良逮捕,在狱中他开始构思歌剧《花姑娘》,出狱后为纪念十月革命的胜利而首次亮相。当时,金日成用的笔名是"五家"。
金正日本人担任主任
金日成的儿子金正日痴迷于艺术和电影,他曾说过,如果他是一个正常人,他宁愿做一个电影导演或影评人。
金正日本人确实参演过很多朝鲜电影,他对镜头使用和表演技巧的指导非常专业,甚至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花姑娘》由金正日亲自挑选演员、歌手,并执导了演员的演技,他和电影的签约导演朴雪日夜讨论剧本,甚至手工剪辑了电影,考虑到他的地位和参与度,很多素材都会是《花姑娘》导演只写了金正日。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只是从镜头、台词、插曲等方面来看,金正日的导演水平相当不错,是一个非常成熟、非常有思想的电影导演,不是一张简单的票。
当然,《花姑娘》的高水平制作也与朝鲜经济腾飞有关,在电影上映的年代,朝鲜的人均GDP几乎是韩国的两倍,是我国的四倍。
三、《卖花的女孩》的故事
范妮的父亲早逝,母亲给白人地主长期工作还债,姐姐顺吉被地主的婆婆烧瞎了眼睛,哥哥生气却烧了地主的房子被送进了监狱,华妮去山上捡花买市场卖,攒钱给妈妈买药。
在范妮攒够钱买药的时候,母亲被房东逼死了,范妮把妹妹托付给邻居,邻居们去看望哥哥。没想到,哥哥在狱中"死"了,姐姐被迷信地主的儿子扔进了山沟里。范妮回家找白人房东结账,在木棚里被房东打昏了。
哥哥参加了革命,他回来动员群众杀了地主,救出了范妮,姐姐也被山上的老猎人救了出来,兄妹三人团聚。
在笔者看来,《花姑娘》与中国两部电影《少年彭德怀》和《白发姑娘》有着相似的情节,都是关于苦难、尊严、反抗和希望的故事,这部电影能在我国引起轰动的就是它在1970年代的共鸣。
一些年轻观众曾看过这部电影,但电影的情节却非常难以理解。比如,为什么妈妈不让范妮到房东家帮自己干活?为什么范妮不让她的妹妹在街上卖歌赚钱?
原因很简单,妈妈不想让托尼也成为地主的奴隶,范妮也不想让姐姐失去应有的尊严。这是穷人的自尊心,是悲惨生活中唯一能让穷人感到一线希望的东西。
四两个有功的演员
饰演"花姑娘"的花是朝鲜功勋演员洪英基,她出演影片时只有18岁,当时没有演艺经验,但导演金正日问女主角应该是没有经验的女演员,于是他选择了洪英姬,这也改变了她的人生。
洪英吉不仅被授予"人民演员"的荣誉称号,其花倪头的戏剧还印在朝鲜1元纸币上,显示了"花姑娘"的影响。
有趣的是,很多中国观众都以为洪英基还出演了电影《金鸡和银鸡的命运》,其实饰演金鸡和银鸡就是郑春兰,但当时华妮和金吉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
有两位演员扮演范妮的哥哥,其中成年哥哥是中国观众比较熟悉的金龙鳞片,他在片中出场的时候35岁,有些老了。
金龙琦出演过八九十部电影,其中最著名的是《无名英雄》系列,他在其中饰演男主角于琳。
如今,洪英基和余林都是韩国人民的演员,这是朝鲜艺术家的最高头衔。
五、《卖花的女孩》翻译
《花姑娘》在朝鲜上映后不久就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介绍,该片的译者是何明轩,她是朝鲜另一部著名电影《春翔传记》的译者,当时她用押韵翻译了歌词,被称为上帝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韩语中,洪英基饰演的女主角应该叫"花粉",何明轩译成更为贴切的"花"。
《花姑娘》的整个翻译过程只花了七天时间,这就给了女主角范妮的画外音是长片功勋配音演员于淑,她的信息作者就不重复了,只说了作者最喜欢的声音,来自华妮姐姐张慧君的声音。
张慧君的名气不大,但她的配音水平非常高,其最能代表的就是央视电视剧《红楼梦》薛宝轩,更多的牛,你看张慧君老师的幼年照片,其实和演薛宝君张丽有六七点相似,如果她二十岁,甚至可以直接演薛宝轩, 当然,也有人说赵金麦长得像她。
《卖花的女孩》插曲
《花姑娘》中有很多集,其中最著名的是同名电影《花姑娘》,由韩国人民演员金正日演唱,称其为"国宝歌手"崔山淑。
前纺织厂工人崔珊淑在一次文艺表演中被金正日选中,她和另外三位歌手试图演唱《花姑娘》,结果崔珊淑击败了另外三名职业选手,开始了歌唱生涯。
《花姑娘》在我国的歌手是朱凤波,她也是一位歌手,担任芭蕾舞团《白发女郎》主唱,其音色与崔三书也有相似之处,所以她重新演唱一经推出也风靡全国,《花姑娘》迅速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歌曲。
此外,《花姑娘》的同名歌剧和电影同样走红,曾多次在我国巡演,并访问过前苏联、法国、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全世界共演出1400多场,真正印证了这句话,民族也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