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海军反舰导弹:从海鹰和上游,到鹰击的演变

作者:国平军史

中国海军的反舰导弹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引进SS-N-2反舰导弹的基础上开始逐步开始的,与中国海军的近海防御战略和其主要作战装备"空中、俯冲、快速"发展的方向不谋而合。

最初,仿制成功的"海鹰"-1反舰导弹,以三件装的形式,装备了中国海军的051系列驱逐舰;

中国海军反舰导弹:从海鹰和上游,到鹰击的演变

"海鹰"系列和"上游"系列反舰导弹,其形状、尺寸和技术性能大致相同,已成为中国海军导弹艇、驱逐舰、护卫舰等全水面作战舰艇的主要海上打击武器装备。

这些导弹在尺寸和重量上都极大,发射管采用摆动式双层和3件装,安装在原来设计的旋转鱼雷发射管位置,021、024导弹艇,采用苏联式单管固定向前布置。

中国海军反舰导弹:从海鹰和上游,到鹰击的演变

01型护卫舰,引进07型驱逐舰(原名雷电),拆除了原来的鱼雷发射管,安装了双装"上游"-1反舰导弹,从火炮鱼雷护卫舰和驱逐舰升级为导弹护卫舰和导弹驱逐舰。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海军先先在053H2护卫舰535上,装备了"鹰击"-8反舰导弹,发射管不再能够使用导弹起重机插上,可以反复重复使用的双或三摆动发射器,而是采取一次性升降在舰上,之后的反舰导弹, 发射管废弃导弹储存和发射一体化装置。

中国海军反舰导弹:从海鹰和上游,到鹰击的演变

"鹰击"-8,从设计之初,就兼顾海、空和一般,具有西方"飞鱼"反舰导弹的特点,中程反舰导弹,采用折叠机翼,减小横截面尺寸,

"鹰击"-8不仅体积小,而且重量轻,单枚反舰导弹的有效载荷条件仅为"海鹰"/"上游"的1/3,船上的设备适应性能,明显超过"海鹰"/"上游"。

中国海军反舰导弹:从海鹰和上游,到鹰击的演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鹰击-8反舰导弹开始广泛装备中国海军的053H2、053H2G和053H1G、052、051B驱逐舰、037G1/G2导弹护卫舰等新型战舰和老舰等护卫舰。

053H2护卫舰535最初由法国式肋骨箱制成,尺寸和重量更小,而相同类型的536和537被转换为无肋坦克,这有利于在单个支架上密集安装多个发射箱。

中国海军反舰导弹:从海鹰和上游,到鹰击的演变

此后,053HIG护卫舰将双装"上游"-1反舰导弹更换为两套四装"鹰击"-8反舰导弹,成为053H3护卫舰的标准反舰导弹,而053H2G护卫舰则采用了两套三件装"鹰击"-8反舰导弹,这在中国海军中非常罕见。

此外,中国海军051系列驱逐舰、109艘、110艘、165艘等,还将采用两枚三件装"海鹰"-1改装反舰导弹,取而代之的是四组4枚联合"鹰击"-8反舰导弹(后改为"鹰击-83")使用两层甲板装载16枚反舰导弹,使其成为中国海军中最强大的驱逐舰。

中国海军反舰导弹:从海鹰和上游,到鹰击的演变

鹰击-8反舰导弹,发射箱的开口,分别指向前方和侧面。而053H系列护卫舰后续改进,采用两个3连杆或4个装式前方发射器,让中国海军护卫舰反舰导弹从前四枚"上游"-1,增加到"鹰击"-8 6-8。

驱逐舰使用了两枚4件装或四件装发射器,从原来的六枚海鹰-1反舰导弹发展到8枚或16枚"鹰击"-8反舰导弹,海火打击明显增加。

中国海军反舰导弹:从海鹰和上游,到鹰击的演变

现在,中国海军主力的054/054A、056/056A护卫舰,装备有"鹰击"-83枚反舰导弹,052C驱逐舰装备有"鹰击"-62枚反舰导弹,部分改装升级的驱逐舰,如051B型167型、现代956E级驱逐舰136、137艘,装备了整个4马赫飞行的"鹰击"型-12枚重型反舰导弹。

作为中国海军新型052D/052DL型,055万吨大驱动,它配备了亚音速和超音速"双模式"飞行"鹰击"-18枚反舰导弹,并采用舰载垂直发射,提高了导弹对海上目标打击的响应能力。

中国海军反舰导弹:从海鹰和上游,到鹰击的演变

鹰击-18反舰导弹使用舰载垂直发射器进行储存和发射,明显领先于西方海军。目前,西方海军的反舰导弹,仍采用传统的舰甲板倾斜发射、单管、双连杆、四件装发射器。

中国海军反舰导弹从"海鹰"和"上游"向"鹰击"的演变,实际上是中国海军发射反舰导弹的过程,以及导弹性能的不断提高,也是中国海军反舰能力增强的标志。

中国海军反舰导弹:从海鹰和上游,到鹰击的演变

从摆动式导弹发射器到舰船固定水面式,再到导弹的储存和发射进入舰载垂直发射器,我国反舰导弹的发射方式实现了快速发射,提高了海战的综合能力。

在反舰导弹发射模式上,中国海军已经明显领先于西方海军水面舰艇,这一进步是巨大的,体现了对中国军工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最终结出硕果,无愧于中国军迷们由衷的高喜。

继续阅读